世界盃變歐洲杯,將會成爲大機率事件

俄羅斯世界盃還有兩場比賽即將落幕,決賽由法國對陣克羅地亞,3、4名爭奪戰則是比利時對英格蘭,一水兒歐洲球隊。往回看一輪,8強當中除了巴西跟烏拉圭,剩餘6只球隊也全來自歐洲;再往回看一輪,16強當中的歐洲球隊多達10支。可以看出,隨著比賽的深入,南美球隊很難做到跟歐洲球隊分庭抗禮,加上非洲球隊的徹底沉淪,亞洲球隊雖有所起色但離出成績還差得遠,本屆盃賽正式由世界盃變成歐洲盃。

世界盃變歐洲盃,將會成為大概率事件

歐洲球隊,優勢明顯

將時間往前推40年,10屆盃賽中歐洲球隊奪魁6次;剩餘4次分別被巴西和阿根廷各拿2次(阿根廷分別於1978年和1986年、巴西於1994年和2002年奪得冠軍)。已經連續4屆賽事最終冠軍被歐洲球隊攬入懷中,歐洲球隊在世界賽場上的強勢越來越凸顯,終於在本屆盃賽達到頂峰:南美雙雄之一的阿根廷,連小組出線都磕磕絆絆,除了鋒線尚屬一流,中後場簡直沒法看;烏拉圭雖然憑藉強大整體(尤其是後防)衝進八強,但面對歐洲頂級球隊法國時,依然輸的毫無脾氣;巴西算南美的最強代表了,但打歐洲球隊並沒有體現太多優勢(其實小組賽對陣瑞士跟塞爾維亞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八進四對陣比利時也就是個五五開,最終比利時發揮更好將其淘汰。至於非洲球隊就更加不堪了,喀麥隆、科特迪瓦等老牌非洲強隊被擋在決賽圈外,繼任者摩洛哥、突尼斯、埃及等隊明顯實力不濟,甚至連亞洲球隊都打不過,尼日利亞、塞內加爾等球隊偶爾能拿下一兩場比賽,但缺乏後勁,最終連小組都沒有突圍,十六強中一支非洲球隊都沒有。亞洲球隊進步明顯,尤其是日本、伊朗等隊,跟二流強隊對陣中已能不落下風,但離更進一步尚有明顯差距。

世界盃變歐洲盃,將會成為大概率事件

南美才俊,鎩羽而歸

仔細分析主要球隊的人員配置,你會發現,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歐洲球隊依然會在世界賽場唱主角,世界盃演變成歐洲盃,很有可能會變成大概率事件。非洲、亞洲球隊,短期之內不可能會有大作為。南美球隊,巴西陣中的內馬爾、庫蒂尼奧等人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依然可以保持頂級水平,但其它位置並沒有絕對的突出實力;阿根廷,梅西已經31歲了,就算還能保持幾年狀態,但看看整個中後場,哪裡有什麼鮮活之氣?真懷念裡克爾梅、艾馬爾、達利山德羅這批才華橫溢前腰群啊!哥倫比亞、烏拉圭等球隊,本屆盃賽已經顯露出青黃期了,陣中讓人眼前一亮的年輕人少之又少。回過頭來看看歐洲球隊,法國的年輕強大就不提了,德國、西班牙因發揮不佳沒有更進一步,但實力還是有的,球員配置也合理,所需做的就是如何整合發揮出水平;加上英格蘭這一批近30年來取得最好成績的年輕人,比利時的阿扎爾、德布勞內、盧卡庫等核心球員正值當打,接下來的幾年內隨時都有可能衝擊榮譽;別忘了還有意大利跟荷蘭,相信經過短暫陣痛後可以強勢迴歸。

世界盃變歐洲盃,將會成為大概率事件

歐足聯,腰桿越來越硬

歐洲本來就處於世界足球生態圈的最頂層,隨著巴西、阿根廷等南美豪強的逐漸沒落,優勢越來越明顯。世界盃演變成歐洲盃,這是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