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变成“掏粪工”是一种什么体验?

上周,株洲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病房来了一位一周未解大便的男子,更为特殊的他已被确诊为艾滋病。经过检查发现,有大量粪便积聚在他的直肠末端,无法排出。

接诊这位特殊患者的是江细民副主任医师,科里同事都亲切称他为“老江”。临床经验丰富的老江考虑患者粪便嵌塞在直肠末端,如果不及时解除嵌塞,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如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出现直肠、肛门处损伤,甚至导致低位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由于粪便坚硬如石,即使马上进行清洁灌肠也不能软化粪便最终也不能排出粪便。

看着患者痛苦的表情,老江丝毫没有顾及病人已确诊为艾滋病,更没有怕脏怕臭,毫不犹豫戴上手套,用食指在患者肛门内轻轻按揉,并轻言细语的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经过近20分钟的努力,老江终于将患者肛门内坚硬的宿便松解,然后慢慢抠出粪团。

当医生变成“掏粪工”是一种什么体验?

而此时的老江已是满头大汗,看到患者自行恢复排气排便,腹胀得到有效缓解,他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当小编问及老江怕不怕感染艾滋病毒时,他淡淡的笑着说:当然怕啊,但是我们医生不去做,那该谁做呢?医生没有选择病人的权利,只要病人有需要,我们也会义不容辞为他们解除病痛。况且我们做好职业防护,艾滋病毒也没那么容易感染的。

很朴实的回答,老江的答案让我们想到了刚刚走入医学院校校门时候的誓言—“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就是这样平凡又伟大的工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这也许就是不忘初心。

当医生变成“掏粪工”是一种什么体验?

其实老江只是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很多医护人员都做过这样的事。这个“掏粪工”的活虽然很脏,很臭,还要面对病人这样或那样的传染病,但他们从没有畏惧过,更没有退缩过!

现在的从医环境其实并不乐观,医患之间的信任每况愈下,医患纠纷和医患矛盾层出不穷,一度让许多医护人员萌生退意。但每每想到这些暖人心脾的事迹,正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才坚定了医务人员工作的信仰,让他们内心充满精神的力量。

他们也相信,那些极端的医患关系只是个例,救死扶伤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患者有需求,医务工作者都会义无反顾。

在医院工作的他们,每天面对着悲欢、离别和生死,内心早已变得强大。

在旁人看来,他们可能有点冰冷,有点不通人情,但他们内心仍充满着信仰,时刻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病患,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承受着体力与精神的重重压力,只是为了病人的片刻舒缓、片刻轻松、片刻安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