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谨防抑郁来袭 心理专家为您支招

人到了迟暮之年,容易出现孤独、抑郁、悲观的情绪。有些抑郁症十分隐蔽,很多老年人将初期的抑郁症状认为是心情不好,或者即便知道是抑郁情绪,也不愿治疗,进而延误了病情,给老人的身心健康和晚年幸福都带来了一丝阴影。

65岁以上老人,抑郁症患病率超4%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最新调查数据,全市65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4.4%,已接近国际水平。专家指出,目前,多数老年人在面对退休、空巢、躯体疾病、婚姻变故、子女关系等问题时,能够正确应对和处理,但是部分老年人需要帮助才能更好地适应。建立团结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属的陪伴和照护,是帮助老年人维护身心健康的良好方式。

老年人谨防抑郁来袭 心理专家为您支招

情绪大变可能患上抑郁症

王大妈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室,孩子们也十分孝顺,同一个小区的老人都羡慕王大妈衣食无忧的生活。可王大妈却自觉身子一天比一天差,浑身都不舒服,原本开朗的她变得郁郁寡欢。孩子们见王大妈天天喊难受,就把贵的好的补品都往家里搬。补品没少吃,医院也去了好几趟,却查不出病痛在何处。现在的王大妈逢人便落泪,刚开始儿子媳妇不断嘘寒问暖,久而久之,孩子们都有点怕见王大妈了。

张大爷今年60岁,半年前,张大爷总觉得人中的位置痛,跑了不少地方的医院,内科、耳鼻喉科都看了,症状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身体的困扰让张大爷变得不爱说话,没事的时候便躲在家里叹气。在一位专家的提醒下,张大爷到了心理科咨询,医生认为张大爷的症状由老年抑郁症引起,并非别的医生所说的神经衰弱症,吃了点抗抑郁的药,张大爷的病有了起色,人中部位不感觉痛楚了,情绪也有了好转。

老年人谨防抑郁来袭 心理专家为您支招

隐蔽的抑郁症极易误诊

专家指出,上述两位老人出现的情况是比较明显的老年抑郁症的躯体化障碍。抑郁症容易发生在人一生的四个时期:青春发动期、产后、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

在导致老人抑郁的各种诱因中,最常见的就是退休后脱离社会失去精神寄托、丧偶、长期患病和经济困难。

一般来说,老人在刚退休的5年内都还能适应退休生活,因为这时候他们还可能被返聘,可以买菜做饭照顾孙子,但返聘结束、孙辈长大上学以后,事情慢慢变少,孤独感、无价值感、无目的感都会袭击老人,使他们陷入抑郁。

丧偶是老年抑郁的一大显著诱因,配偶突然离世,老人心理遭受打击,更加孤独。调查发现,丧偶后有最多达14%的老人患上重症抑郁,丧偶之后第二年,老年人得各种疾病的机率也会增加一倍。

据介绍,近一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内科疾患,老年抑郁症患者通常首先感到的不是精神的低落,他们往往感觉胃痛、胀气等消化病症状,心慌、气喘等心脏病症状,这痛那痛等持续疼痛的症状……于是,许多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就诊于消化科、外科等科室,容易被漏诊和误诊,也因此耽误了抑郁症治疗的最佳时机。

老年人谨防抑郁来袭 心理专家为您支招

心理专家建议:老年人情绪抑郁超两周就应该到医院心理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判断如何治疗。在治疗方法上,老年抑郁与青年抑郁也有所区别,首要的原则便是用药量减半,其次要考虑是否会与其他药物产生反应,最后则是要考虑老年因素,比如老年男性普遍有前列腺肥大的问题,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加重症状。

专家强调,并非一抑郁就要吃药,如果仅仅只是抑郁情绪,可通过多出门锻炼,和老朋友聚会的方式改善心情。国外的老人喜欢到处旅游,实际上也是缓解抑郁情绪的一种方法。

老年人谨防抑郁来袭 心理专家为您支招

摆脱抑郁情绪要多锻炼,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老人自己的生活兴趣,增加对老人的关爱,让老人的抑郁情绪得到缓解,产生对生活的热情。

1、要多鼓励老年人参加集体活动

让老人和其他老年朋友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可以降低老人的孤独感,有助于调节老年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可大大降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几率。因此子女可以鼓励老人去参加一些集体的娱乐活动,例如去老年中心活动,外出旅游,或者鼓励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等。

老年人谨防抑郁来袭 心理专家为您支招

2、让老人培养更多的爱好

子女应该支持老人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例如唱歌、下棋、跳舞、绘画等艺术爱好;或者打太极拳、爬山、参加健身活动等等,这些爱好可以丰富老年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运动还可以强健老人体魄。

老年人谨防抑郁来袭 心理专家为您支招

3、子女多给予老人关爱

对于老人,子女也要多给予关心和理解,因为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可大大增强老年人的生活信心,尤其是陪伴,多抽出时间与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给予老年人精神寄托,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抑郁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