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偶遇與隨想

別用滄海桑田形容過往,雲煙縹緲的過分慾望總是捉不住的海市蜃樓。有時候用等待成全自己的希望,也許也能讓歲月靜好,再給心靈找個安放的地方。時光的腳步已走過半夏,忽爾回眸,光陰的故事太多需要用文字描述,然後去珍藏。

週末的偶遇與隨想

週末,微風,夏裙,我邁著輕輕鬆鬆的腳步出門,儘量讓心中充滿小確幸。在路邊,小商販擺著誘人的水果吆喝,走近看,一筐已是熟透的杏子,想起小時候為吃杏子爬樹的情景,想起那種酸澀就流口水,我忍不住買了幾斤,吃了起來,甜甜酸酸,兒時的味道似乎還在。

與一雙兒女去了圖書館。書香味,濃濃的,薰染著浮躁的心。土黃色的小實木圓桌,軟軟綿綿的沙發,我掉進去了。想起曾羨慕一段光陰,一間臨窗的茶館,一個悠閒的下午,一段緩緩低沉的古典小曲,把一本書讀到無字,把一杯茶喝到無味……而此時此刻,書香,茶香融進了我的骨子裡,做人間最愜意的惆悵客。

週末的偶遇與隨想

看書看累了,逛了一個小飾品店,清新的風格吸引著女兒流連忘返,我拒絕給她買單,因為雖然好看可愛,買回又無用,到最後只能當作廢物扔掉。我說:“可以買書,可以吃愛吃的,就是要把錢花在實在的地方。”不能太嬌慣她,比起那些貧困的孩子,她是幸福的小孩。

又逛進了一個服裝店,店裡的一顧客讓我心生憐憫,店主把一百六十元的一件衣服以一百一元賣給了那帶小孩的女子。女子帶著一個瘦瘦的小蘿蔔頭樣的孩子,兩歲像剛過一生日的樣子,夏日三十度的高溫,孩子穿了一套秋天的秋衣秋褲,外加一件小童爬服,腳上是春秋的厚棉襪,孩子怯怯的立在那裡。女子與女友挑選衣服,一邊挑,一邊嘟囔怕買回去老公不願意罵她,此時她的電話已經響起,外人都能聽得到的怒罵聲,女子偷偷地哭泣聲,女友也諾諾的回話聲,孩子輕輕的“爸爸”聲……男人嫌妻子買了一件衣服“超錢”了,兜裡銀子不夠再買其他。走後,店裡的三兩個人議論:“這是個男人嗎?小店裡的夏衣再貴也就二三百一件,連老婆穿衣都要管的男人是多麼悲哀的男人,這分明就不是男人,是家庭煮男。”

週末的偶遇與隨想

一個女人最好的姿態,就是有工作,有自己的收入,那是一種尊嚴。沒有工作的當下,站在男人的地盤,低三下四的圍著他轉,不是賢惠,是一種卑微。替那樣活著的女子心酸,這是店主幾乎以進價賣給她衣服的原因。婚姻是相敬如賓,是你對我好、我對你好的兩個陌生人彼此搭夥過日子的相濡以沫。

走出服裝店,炎陽已褪去了正午的躁熱。週末的光陰便在這偶遇裡遛走了,我用心記錄下這生活的滴滴點點,讓空虛落寞的靈魂隨著我的思緒跟了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