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的菩提心的三種功德

淨界法師

我們來看什麼叫法身的菩提心。我們看,分證即佛。

什麼叫分證呢?就是分破無明,分證法身,叫作分證。當然這個時候他的法身顯現了,他不是在因地的只是隨順法性,他是有法身的妙用。這個地方包括誰呢?包括十地的聖種性及等覺菩薩。

我們知道,大乘的聖道跟小乘的聖道不一樣。小乘的聖種性,他證得空觀就是聖種性了。但是諸位!我們剛剛看過,內凡加行位雖然叫內凡,還是凡夫,但是按小乘的標準,這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是聖人。你看初住斷見惑,七住斷思惑,是不是?所以我們不要看,喔,這個是大乘的內凡,那是凡夫。不是啦!因為他沒有證入中道的真如,所以叫凡夫。但是如果證得空性,他肯定是夠了,要以藏通兩教,他早就入聖位了,所以聖道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小乘的聖道,證得空性就是聖道了,入聖位了,就是分證即了。大乘的聖道,對不起!要中道的思想,要法身顯現,你必須要即空、即假、即中,到了這個時候才叫聖位。

那麼聖位為什麼叫十地呢?這個地方它取這個大地有三種功德:

第一個,不動義。因為這個菩薩,從一種凡夫的有所得心叫隨順法性,到最後法身顯現以後,他能夠不動,

不為一切順逆的因緣所動,他的菩提心就像大地一樣的堅固。

第二個,能生義。他的整個菩提心,乃至於他所攝受的三昧神通的功德,入了初地以後,任運地增長,他不要作意了,就像船要駛向大海時,在這個船剛開始離開陸地的時候,地心引力會把它拉回來,所以它進進退退的很辛苦,但是一旦離開了地心引力,這個船到了大海,它自然地前進。它有能生義,就是大地能夠生草木,就是說這個初地的菩薩那一念菩提心能夠生起廣大的三昧神通、無量的功德。

第三個,負載義。這個大地菩薩,就像大地能夠負載一切的萬物,不管你是乾淨的東西、髒的東西,大地是概括承受,就比喻大地菩薩這個大悲心平等地教化一切的善因緣、惡因緣的眾生。

這指的是帶有法身的菩提心的三種功德:不動義、能生義、負載義,所以叫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