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的菩提心的三种功德

净界法师

我们来看什么叫法身的菩提心。我们看,分证即佛。

什么叫分证呢?就是分破无明,分证法身,叫作分证。当然这个时候他的法身显现了,他不是在因地的只是随顺法性,他是有法身的妙用。这个地方包括谁呢?包括十地的圣种性及等觉菩萨。

我们知道,大乘的圣道跟小乘的圣道不一样。小乘的圣种性,他证得空观就是圣种性了。但是诸位!我们刚刚看过,内凡加行位虽然叫内凡,还是凡夫,但是按小乘的标准,这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是圣人。你看初住断见惑,七住断思惑,是不是?所以我们不要看,喔,这个是大乘的内凡,那是凡夫。不是啦!因为他没有证入中道的真如,所以叫凡夫。但是如果证得空性,他肯定是够了,要以藏通两教,他早就入圣位了,所以圣道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小乘的圣道,证得空性就是圣道了,入圣位了,就是分证即了。大乘的圣道,对不起!要中道的思想,要法身显现,你必须要即空、即假、即中,到了这个时候才叫圣位。

那么圣位为什么叫十地呢?这个地方它取这个大地有三种功德:

第一个,不动义。因为这个菩萨,从一种凡夫的有所得心叫随顺法性,到最后法身显现以后,他能够不动,

不为一切顺逆的因缘所动,他的菩提心就像大地一样的坚固。

第二个,能生义。他的整个菩提心,乃至于他所摄受的三昧神通的功德,入了初地以后,任运地增长,他不要作意了,就像船要驶向大海时,在这个船刚开始离开陆地的时候,地心引力会把它拉回来,所以它进进退退的很辛苦,但是一旦离开了地心引力,这个船到了大海,它自然地前进。它有能生义,就是大地能够生草木,就是说这个初地的菩萨那一念菩提心能够生起广大的三昧神通、无量的功德。

第三个,负载义。这个大地菩萨,就像大地能够负载一切的万物,不管你是干净的东西、脏的东西,大地是概括承受,就比喻大地菩萨这个大悲心平等地教化一切的善因缘、恶因缘的众生。

这指的是带有法身的菩提心的三种功德:不动义、能生义、负载义,所以叫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