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億美元豪買,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發力新零售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佈,阿里巴巴已經簽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未來餓了麼將依託阿里集團數字經濟生態的商業基礎設施,與阿里眾多業務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成為阿里新零售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則表示,餓了麼成為阿里集團一員後,餓了麼與整個生態的聯繫會更加緊密,相互協作會更加高效,協同效應會更加顯著,餓了麼用戶、商戶和合作夥伴都將共同分享阿里生態帶來的巨大紅利。加入阿里生態,餓了麼的發展平臺將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95億美元不是個小數字,這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最大手臂現金收購,為什麼阿里要出如此重金豪買,收購餓了麼的全部股份?餓了麼加入後對阿里的新零售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在阿里的未來又會如何呢?

95億美元豪買,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發力新零售

一、95億買下新零售完整鏈條

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的發言中,提到了新零售戰略。

這個新零售是2016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來的,當時馬雲提到了五新,新零售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容。

之後,阿里巴巴集團又成立“五新執行委員會”,由CEO張勇擔任委員會主席,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菜鳥網絡等阿里生態體系內的所有力量將全力投入建設包括新零售在內的五新。

馬雲的新零售就是要用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零售業,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條這些互聯網發展出來的技術與傳統零售業的資源集合起來,將大幅度提升傳統零售行業的效率,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改變,造就偉大的企業。

在馬雲新零售戰略執行之後,阿里的業績立竿見影。僅僅兩個季度之後,阿里的GMV就開始大漲。本來隨著網絡用戶數的增長,一家電商企業的增長速度應該慢下來,而在馬雲新零售提出後,阿里連續多個季度GMV的增長都接近50%,阿里的股價也從馬雲提出新零售的100美元左右大漲至180多美元,在美股大跌前最高點達到205美元。

阿里的新零售逐漸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阿里電商C2C有淘寶、閒魚,B2C有天貓,線下有銀泰,大潤發海外電商有天貓國際,全球購,速賣通,還收購了南亞,東南亞各國的一大票當地電商。

而餓了麼在收購百度外賣以後,已經是O2O市場最強大的企業。根據Analysys易觀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餓了麼與百度外賣的交易份額總和達50.6%,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在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之後,餓了麼的2.6億用戶、200多萬商家和300多萬配送員全部納入了阿里的新零售體系。

新零售與餓了麼的業務結合起來,阿里的資源可以全面接入餓了麼的業務,完成消費的閉環,用戶可以在阿里的體系內完成日常消費,享受新零售帶來的高效體驗。O2O也進入了新時代。

大眾點評等最早的O2O信息匹配平臺可以視為本地生活服務的1.0版,外賣平臺和到店服務工具構成了本地生活服務的2.0版,在阿里收購餓了麼之後,在阿里體系內口碑+餓了麼為主體、以阿里新零售基礎設施為支撐的新體系把本地生活服務全面推進到3.0時代。

收購餓了麼,阿里掌握了O2O 3.0時代的入口,完成了新零售鏈條的閉環,這95億物有所值。

95億美元豪買,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發力新零售

二、張勇說的化學反應是什麼?

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的發言中,說到“化學反應”。這個詞是從NBA過來的,NBA球隊如果有新球員加入,配合默契,球隊打出漂亮的表現和好成績,大家就會說這支球隊發生了化學反應。

張勇說阿里和餓了麼的化學反應也是如此。

餓了麼擁有2.6億用戶、200多萬商家和300多萬配送員。寶貴的是,餓了麼的這些資源都是線下的,這對阿里至關重要。

阿里旗下的菜鳥物流一直在努力做門店配送,通過自營的盒馬生鮮實現“半小時達”和24小時家庭救急服務,通過線下的合作商家實現“天貓超市一小時達”和“線上下單門店發貨二小時達”。但是,線下門店的數量限制了這些服務的範圍。

而在餓了麼加入後,200多萬個商家就是200萬個前置倉,300多萬配送員就是300多萬兼職的快遞員。用戶的電商購物配送速度將大大提高。購物體驗的提升意味著更多的零售業務會進入阿里的體系。

對消費者來說,可以在阿里體系內完成一切生活消費.你可以用阿里旗下的飛豬旅遊去異地旅遊,而到了異地,餓了麼就可以給你送餐,同時你一旦忘記了什麼物品,要臨時購買,在天貓下單後,30分鐘,最近的前置倉就可以通過騎手把物品送到你手中。

這種化學反應一旦激發,用戶的衣食住行體驗都會在互聯網的技術支持下大大提升,而阿里會滲入每一個環節,獲得豐厚的回報。

95億美元豪買,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發力新零售

三、張旭豪或是下一個張小龍

在公開信中,張勇公佈了收購後的人事變動,餓了麼創始人兼CEO張旭豪出任董事長,並擔任阿里新零售戰略的特別助理。而前阿里健康CEO王磊將在交割完成後將出任餓了麼CEO。

由於新零售目前是阿里的核心業務,這個安排意味著張旭豪在收購後進入阿里的核心。

張旭豪創立餓了麼並最後走到成功絕非偶然。

張旭豪出生在一個商業家庭。他的祖父張韶華在民國時期是上海工商界的知名人士,從白手起家到擁有五家工廠,是上海灘的紐扣大王,張的伯父是“軸承大王”。張旭豪從同濟大學到交通大學讀研究生時,一次性就拿了家裡的10萬塊。

張旭豪創業時只是一家校園的小公司,又眾多的競爭對手,而後來無論是美團和百度外賣,都是遠比餓了麼強大許多的對手。而張旭豪充分利用了資本的力量,不計成本的擴張,最終笑到了最後。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對阿里來說,餓了麼的資源重要,80後創業成功的張旭豪同樣重要,年輕人進入核心層,將為未來的阿里儲備力量。

如今淘寶的總裁蔣凡加入阿里也不過4年,他也是自主創業後被阿里連公司帶人一起收購的。

幾年前,在騰訊遇到增長瓶頸的時候,被騰訊連人帶公司一起收購的張小龍打造了微信,讓騰訊再度雄起。

如今,被阿里納入旗下的張旭豪和當年張小龍同樣年輕,同樣朝氣蓬勃,他會為阿里創造未來嗎?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