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变局与负债业务重构(小编推荐)

去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银行体系理财业务发展面临重塑,在打破刚兑、严禁资金池和推进净值化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影响下,银行理财资金来源增长渐缓,此时结构性存款作为理财产品的替代品开始受到市场关注,并逐步成为银行资产投放的主要资金来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结构性存款面临的问题开始凸显,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和银行自身经营产生了影响。鉴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对结构性存款的快速增长、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并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调整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负债业务重构(小编推荐)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发展脉络

从货币银行学角度看,商业银行存款增长源于基础货币派生,银行获得基础货币后进行资产投放,最终会形成一般存款。近十年来,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内银行存款业务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外汇占款驱动基础货币和存款增长。自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际收支常年处于双顺差状态。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双顺差基本转化为外汇占款,进而形成基础货币投放。2002~2011年,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增长的主要来源,两者呈现较强的正向关系。这段时期,外汇占款增速基本维持在20%以上,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央行通过发行央票的方式回笼资金,M2和商业银行存款增速均值分别为18.18%和19.25%。总体来看,2002~2011年,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为基础货币的扩张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资金来源呈现“量高、价低”的特点,为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迅速扩张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M2和一般存款增长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见图1)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负债业务重构(小编推荐)

大资管扩容时期影子银行快速发展带动信用体系扩张。2011~2016年,外汇占款结束了高速增长态势,在央行总资产规模占比开始趋于下降,外汇占款驱动基础货币和存款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受此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驱动因素发生了质的变化,依靠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增加大资产投放提升信用派生的模式成为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商业银行超储率开始下降,货币乘数已被发挥到极致。

在这段时期,国内宏观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段,银行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均对银行盈利能力形成了严峻挑战,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开始降低,并在信贷规模和投向、资本充足率等领域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应对信贷门槛提升的创新型业务开始扩容,加之行业门槛不断放松和资源牌照放开,信托、基金和资管等影子银行得到较快发展,从传统意义上资产管理向通道性质产品延伸,资管行业在企业融资端形成了对传统信贷的替代。影子银行的膨胀使得资金在同业存款和一般存款之间转换,成为驱动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外汇占款增速放缓使得央行开始转变基础货币投放模式,2014~2015年央行先后多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创新SLF、MLF和PSL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占款下滑带来的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处于较低水平,资金成本和资产收益率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利差,刺激了金融机构通过加杠杆、期限错配等途径开展套利,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得到蓬勃发展,全社会信用派生能力明显增强。

“稳货币、强监管”导致信用派生明显减弱。2016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基调后,货币政策开始转变为实质稳健中性,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进一步加强了对同业、理财业务等拉长资金链条、导致资金空转等领域的监管。受此影响,商业银行开始主动压降同业业务,2017年理财规模基本实现零增长,大资产投放速度的放缓导致全社会信用派生能力明显减弱。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两个重要驱动因素——外汇占款和信用派生已明显减弱,在外汇占款增长依然乏力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增长高度依赖央行投放,M2首次进入个位数增长区间,银行存款增速较前期大幅下滑。此时,负债问题特别是核心存款增长的极度乏力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稳存增存压力明显加大,银行对于主动负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也为结构性存款的快速发展埋下伏笔。

结构性存款的快速增长、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结构性存款逐渐成为商业银行负债增长的重要来源

从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发展的演化脉络不难看出,银行存款增长经历了由外汇占款驱动到影子银行信用派生驱动的过程,但随着双顺差的结束以及金融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商业银行存款的内源式增长动力已显不足。在此背景下,结构性存款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主动负债,开始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末,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近9.3万亿元,较去年年初增长3.5万亿元。(见图2)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负债业务重构(小编推荐)

事实上,结构性存款并非全新产品,而是在金融市场不断深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的一种“存款+期权”的产品,主要针对风险偏好较高的高净值客户,规模增长相对有限,并未引起过度关注。结构性存款的快速崛起源于去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新规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在表内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在资管新规约束下,银行保本理财面临逐步压降,理财资金来源增长乏力和表外资产回表对表内流动性的挤兑,进一步加剧了银行负债端压力。与理财产品不同,大部分银行在会计处理时,一般将结构性存款纳入对公存款科目(少部分银行纳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FTP定价主要以Shibor作为基准利率再加上若干调整项。这样一来,结构性存款较一般存款在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既可以满足客户高收益需求,又可以规避资管新规的约束,短期内能够实现对保本理财的有效替代。

结构性存款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稳存增存已被提升至各家银行“立行之本”的战略高度下,结构性存款俨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结构性存款在快速增长过程中,自身面临的问题开始凸显,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结构性存款与同业资金利率持续背离。年初以来,尽管广义信用仍呈收缩态势,但货币市场利率整体稳中有降。与之相对应的是,结构性存款利率持续高位运行,截至5月末,股份制银行新发生结构性存款(考虑准备金因素后)与同业存单利差约为50~60bp(两者利差在3月中下旬一度高达100bp)。从性质上看,结构性存款大部分计入对公存款范畴,银行内部对一般存款的考核,使得结构性存款存在刚性增长需求,利率总体易上难下。在货币政策已出现边际放松的背景下,市场化资金利率趋稳态势已较为明确,结构性存款利率与同业资金利率背离态势有望延续。

二是结构性存款并未完全实现与衍生品挂钩。理论上,结构性存款的本质应为“存款+期权”,一部分收益为存款产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收益为与标的资产(汇率、商品、股票等)价格波动挂钩的浮动收益。但在实际运行中,结构性存款并未完全实现与标的资产的挂钩,即在期权部分设置不可行权条件,并通过提高FTP将结构性存款转化为高收益“类固收”产品,进而满足客户高收益和刚兑需求。在现有银行体系中,中小行是结构性存款发行主体,其共同点在于核心存款增长较为乏力,或缺乏衍生品交易资质和投研能力,对结存增长存在一定刚性需求。

结构性存款的发展趋势

对于未来结构性存款的发展趋势,预计短期内结构性存款仍将作为商业银行负债资金的重要来源,结存利率难有明显回落空间。一方面,近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正式将NSFR纳入监管指标范畴,并按照不低于100%的标准进行考核。测数据显示,大部分股份制银行NSFR安全边界较低,在核心存款增长依旧乏力的情况下,考虑到结构性存款对NSFR的消耗较同业资金具备比较优势,股份制银行对结构性存款的需求依然较大。另一方面,从目前的政策动态来看,监管层尚未出台针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方案,尽管相关部门近期已对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但各家银行的结存业务并未取消。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和过渡期内保本存量理财逐步压降,银行表内存款增长压力不减。

从中长期看,结构性存款快速增长态势有望趋缓。一方面,推进存款利率向市场化利率靠拢,是下一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方向,结构性存款与市场利率的持续背离不符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结构性存款属于理财产品向净值法管理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性产品,在当前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通过改变产品结构的方式变相实现高息揽储或将受到针对性监管。因此,从中长期看,结构性存款的发展或将与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类似,遵循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逐步取缔没有衍生品交易资格的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实现结存市场的规范化运行。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重构的策略建议

对于较为依赖结构性存款增长支持资产投放的商业银行而言,结存与同业资金利率的背离以及当前监管形势的趋严,对其经营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一方面,结构性存款属于无业务关系存款,客户配置结构性存款产品的主要目的在于享受高收益,而非用于日常资金结算用途。因此,结构性存款稳定性较差,特别是非标期限的结存,到期后可能面临流失。另一方面,考虑准备金因素后的结构性存款与同业资金利差高达60bp,尽管结存流失率较同业资金相对较低,但流动性达标成本过高,过度吸收会对银行息差产生侵蚀。针对这些问题和影响,商业银行要从基础源头和管理策略两方面入手,全力推动核心存款增长,夯实稳定负债基础,并通过优化负债管理策略,实现流动性与盈利性目标的兼顾。

全力推动核心存款增长,夯实稳定负债基础

近年来,存款结构恶化(核心存款快速下降,结构性存款增长较快)对商业银行盈利和稳健经营形成较大压力,需要全力推动核心存款增存工作,多措并举促进优化负债结构。

一是加大客户拓展力度。要持续推进客户拓展,将客户基础建设作为存款增长的源头活水,督促分行狠抓客户营销和新开户工作,提升客户的数量和质量。优化完善客户服务质量和客户财富管理能力,增加客户黏合度,沉淀核心存款。

二是建立分层开发经营模式,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应打造“分层经营、分级营销”模式:战略客户经营集中在总行层面,区域客户经营集中在分行层面,小额贷款和零售客户集中在支行层面。在分层经营、分级营销模式中,逐步打造不同层次专业团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及服务需求,不断提升营销效率。

三是信贷投放要兼顾收益和存款派生。在目前形势下,预计银行负债成本难现回落,贷款利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鉴于此,要加快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对存量规模的腾挪,降低表内压力,应对未来变化;同时,压降平台类贷款宜有序推进,适度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进而增强存款派生和提升负债稳定性。

优化负债结构,实现流动性与盈利性目标的兼顾

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的趋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出现明显压降,与1/3的监管红线保持了一定安全距离。考虑到当前结构性存款综合成本明显高于同业资金,商业银行可在满足监管要求的情况下,灵活调整市场化资金占比。对于流动性监管指标运行情况较好以及同业负债占比不高的银行而言,可采取退出部分结构性存款,并适度加大同业资金吸收力度的方案。为了简化分析,假设银行某时点初始负债结构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若采取等量对冲原则,即退出10单位结构性存款,并用同业负债进行对冲(同业活期增长2单位,其他同业负债增长8单位,从控制成本角度,同业资金期限均为一个月期以内的线下资金),将导致同业负债占比提升4%,同时对LCR、LMR和NSFR产生一定消耗,负债成本下降0.106单位。因此,这一方案只适用于流动性监管指标存在一定安全边界的银行。对于流动性监管指标安全边界较为薄弱的银行而言,可尝试采取超额对冲的方式,具体见表2。

仍以上述资产负债表为例,从兼顾负债成本与流动性指标达标的方向出发,一方面退出10单位结构性存款,吸收14单位同业资金(2单位同业活期、8单位1个月期以内线下资金,以及4单位6~12月期的其他同业负债),另一方面用4单位增量资金配置优质流动性资产,包括短期融出、货币基金、利率债及高等级信用债,配置方案及对流动性监管指标和成本的影响如表3所示。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负债业务重构(小编推荐)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负债业务重构(小编推荐)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负债业务重构(小编推荐)

从中不难看出,在四种配置方案中,超额吸收的增量资金用于配置利率债是一个相对更优的选择,在降低负债成本和管控流动性监管指标方面较为适中。由于上述方案仅仅是将增量资金全部配置某一资产,在具体的策略上,需要根据自身对盈利能力改善需求和流动性安全边界灵活调整,但在实践中需要的是,负债成本改善存在不确定性,后期面临更大滚动续作压力。从大环境看,2018年市场化资金利率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状态,但阶段性波动难以避免,特别是大型银行与中小行、非银机构流动性分化格局依然存在。如果超额吸收同业资金,将使得金融市场条线部门面临更大的滚动续作压力,需要在期限摆布上更加精细化,尽量绕开税期、月(季)末等时点到期,避免出现资金价格阶段性上行造成负债成本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