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面煎粿,專屬漳州街角的味道

漳州小城,一年四季溫暖潮溼,歷來以種植水稻為主,米飯從不缺席,勤勞智慧的漳州人善於生活,用米衍生了許多吃食,其中有一種米食“家族”格外龐大,我們漳州人稱之為“粿”,粿的種類繁多,有菜頭粿、龜粿、發粿、鹹粿…

“粿”在漳州人的生活中可是有著特別的地位,非日常生活所食,只有拜神祭祖、婚嫁子嗣、節慶等喜事才會精心製作,虔誠對待。“粿”的味道不盡相同,有鹹有甜,有一名為“面煎粿”的則鹹甜皆有,管你是“鹹黨”還是“甜派”都逃不過它的美味追擊。

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面煎粿,專屬漳州街角的味道

漳州面煎粿

所有“粿”的製作都屬於精細活,面煎粿也同樣頗費功夫,不僅考驗前期食材的準備,還對煎制過程中的技藝是否嫻熟有經驗決定著最後的成果。鹹面煎粿一般在原料中加入鹽等鹹口,製作中輔以蝦米、胡椒粉、香菇、蔥花等,當然各家的製作習慣不盡相同,口味也略有差異。

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面煎粿,專屬漳州街角的味道

漳州面煎粿

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面煎粿,專屬漳州街角的味道

漳州面煎粿

相比於鹹面煎粿,更多人喜歡的是甜面煎粿,或許這也算是符合南方小城溫柔細膩的性格。用料方面更加的豐富,單單餡料就有桂花露、芝麻、花生、冬瓜糖碎末等數多種,再加上各家獨特調製的醬料,口感細膩,滿嘴甜蜜,還有那大部分漳州人最喜歡的酥脆外層,新鮮出爐的面煎粿,香氣撲鼻,一口咬下去,滿足~

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面煎粿,專屬漳州街角的味道

漳州面煎粿

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面煎粿,專屬漳州街角的味道

漳州面煎粿

做一鍋麵煎粿可以切成幾十塊,遺憾的是我們無緣得見製作過程,只有那尋味而來的“饞人”。

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面煎粿,專屬漳州街角的味道

漳州面煎粿

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面煎粿,專屬漳州街角的味道

漳州面煎粿

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面煎粿,專屬漳州街角的味道

漳州面煎粿

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經濟水平的發展,各種飲食文化在小城中碰撞,沖刷著漳州人的飲食習慣,但這個味道早已深入漳州人的記憶骨髓,我們不僅享受舌尖的跳躍,還看到了無窮的漳州飲食智慧,從美食瞭解漳州,尋找遺落在城市街角漳州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