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房價走勢看,在二線城市買房的風險大嗎?

小益影視


感謝邀請。我個人的觀點是二線城市特別是二線省會城市可以上車,而且現在這個時間點也是未來五年二線城市購房最佳時機。



現在房子太貴了,買一套房不但要搭上自己全部的積蓄,還要犧牲父母未來的養老保障。但是房子你不可能不買,它不單單是給你提供居住,還給你帶來一系列價值或投資屬性。我們都知道,你不買房孩子就不能在你所在的城市讀書,且看病也貴。三四線城市一套房都要上百萬,一線城市買不起,三四線城市目前上車風險大,屬於高位接盤,未來前景也不樂觀。既然三四線城市買房壓力也大,何不到發展的更好的二線省會城市購房,如今二線城市發展的很快,經濟實力不錯,資源也是高度集中,對於我們未來很有發展並給小孩更優質的教育,這些因素都會是二線城市房價的支撐。


三四線城市這兩年雖然火爆,但由於經濟發展較慢,產業不強,人口還是持續流出的狀態,這並不能改變目前三四線城市與二線城市差距的預期!比如今年開始的人才落戶政策,二三四線城市都相繼打出人才新政,效果卻是截然不同。二線城市在短時間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過去落戶買房,而三四線城市大半年也沒見幾個人願意去,這足已證明二線城市的人口吸引人還是非常不錯的,未來房價也是可期的。如果有條件還是到二線去,實在買不起的可以挑選一些較好的三線城市先行購房,待有了一定收益夠後及時賣出置換二線城市房產,因為三四線最終還是留不住人的。


一二線城市的樓市調控政策真實意義是防止房價大起大落,通俗點就是保護房價不下跌,跌的太快漲的太兇會出問題的。而政策下抑制的需求會增加未來的供應壓力,因為城市人口一直是流入的,而城市供應是減少的,房價走勢基本清晰!


微量淺談


在二線城市買房沒有什麼風險,房價不太可能出現大跌情況。原因如下:

1、今年上半年二線城市限購政策頻繁出爐,打擊投機炒房力度空前,但依然沒能控制房價上漲,其根本原因在於,限購政策的目的是打擊投機炒房者,抑制房價快速上漲。

2、三四線城市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是人為製造購房需求,達到去庫存的目的,同時也造成了三四線房價快速上漲,其連帶效應也會導致二線城市房價上漲。

3、面對房價的快速上漲,地方政府政策出臺各種各樣的限購政策,只是從需求上進行限制,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抑制購房需求,不增加土地供應,供需不平衡始終無法解決,無法控制房價上漲。同時二線城市的“人才計劃”製造大量購房需求,使供需不平衡加劇。

4、儘管政府去槓桿的大基調不變,導致今年房地產商融資十分困難,特別是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出現倒閉現象,很多人以為房地產市場拐點已經出現,但我認為融資困難只會淘汰一批經營不善的企業,並不能決定房價上漲

5、貨幣超發才是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若貨幣政策不收緊,其資金依舊會源源不斷的流向樓市,導致房價上漲。儘管今年6月份M2增速創歷史降低8%,表面上看似銀根收緊,但是國家定向降準等措施也是變相寬鬆,故其屬於穩健的貨幣政策,所以房價在未來一段時間會跟著趨於平穩。


八戒論財經


感謝邀請。房產是商品,有漲有跌都是很正常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在買房的風險不是很大。房價上漲的天敵是誰?那是銀行加息呀,從前二輪房價下跌的週期來看,都是在銀行加息的末期,至降息初期房價開始下跌的。比如在1998年銀行開始進入降息週期,房價開始下跌至2003年。2003年至2007年開始進入加息週期,房價也開始連漲了五年。2008年銀行又開始了降息週期,房價也跟隨下跌,雖然近二年房價已經開始上漲,但也符合降息末期上漲的規律。在新的加息週期尚未來臨之時,房價下跌的可能性比較低。如果是在加息週期的末期,房價下跌的風險將逐漸增加,而現在銀行還沒有啟動過一次基準利率上調,也就是說新的一輪加息週期還沒到,所以說現在買房的風險並不大。


菜鳥財經78050741264


城市劃線很亂,有劃1.5線,有劃二線,有說新一線,有說準一線,究竟以哪個為準,其實,國家從來沒給城市劃線,都是商業機構搞的。姑且我們就承認所謂幾線,北上廣深算一線,那麼二線就是兩個直轄市和強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

你問我按目前的房價走勢,在二線城市買房風險大嗎?

你的提問有兩點我分開回答:

一、目前的房價走勢

首先,目前的房價走勢是什麼?我的判斷:整體價穩量跌。少數城市微揚,多數城市下跌,一般城市微成交。

1.一線城市只拿北京分析

分月參考均價(新房)分月成交套數

2018-6

50944元/平 1205套

2018-5

45156元/平 3474套

2018-4

43456元/平 1491套

2018-3

42653元/平 1411套

2018-2

47587元/平 1422套

2018-1

60561元/平 3104套

從以上看出,北京房市今年1月成交3104套,均價60561/平。6月成交1205套,均價50944/平。

結論:北京房市上半年量價齊跌。

2.杭州今年上半年房市

月份

參考均價 成交總量

2018-7

33467元/平暫無

2018-6

32904元/平 暫無

2018-5

31276元/平 9311套

2018-4

33230元/平 8061套

2018-3

32158元/平 6373套

2018-2

32487元/平 2143套

2018-1

32337元/平 4596套

結論:杭州今年上半年房市,價穩量漲。

這與杭州互聯網經濟過熱有關,各路資金都殺到杭州南京,杭州樓價控制還好,否則會步溫州後塵,當年明星城市溫州房價上天,結果十年下行腰斬,現在默默無聞了。

3.武漢

月份 參考均價

2018-7 18804元/平

2018-6 18580元/平

2018-5 18190元/平

2018-4 18664元/平

2018-3 18432元/平

2018-2 18575元/平

2018-1 18442元/平

成交:新房出售75563套 較去年同期下降24%

  根據武漢市房地產市場信息網數據,今年1至6月份武漢新建商品住宅成交75563套,而去年和前年,這一數據分別為99409套、152110套。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武漢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4%。

結論:武漢樓市,價穩量跌。

4.成都

2018-6

9010元/平 21526套

2018-5

9348元/平 19942套

2018-4

9085元/平 19676套

2018-3

9440元/平 15840套

2018-2

9328元/平 9099套

2018-1

9285元/平 13681套

結論:成都樓市,價跌量漲。

以上看了東中西代表城市,對當前樓市我的結論是:整體價穩量跌,極少數二線城市價穩量漲。

二、對二線城市的未來判斷

二線城市很多,也分不清是哪些,有強有弱,題主也沒具體說是指哪裡,我也只能簡單說說,以杭州為代表的極少數二線城市會瘋狂一段時間,瘋狂過後不排除一地雞毛,杭州樓市因為G20和互聯網產業和滬杭甬概念大炒,從元月份成交4596套到五月份9311套,成交翻倍,以杭州的經濟結構,這裡面有炒房痕跡和囤房現象,但杭州房價也沒啥漲幅。

以武漢、成都、重慶、長沙為代表的城市,價穩量跌,漲價乏力。

更多城市有價無市,成交慘淡。

三、二線城市購房是否有風險

回到你的提問,二線城市的房價,你也判斷不會漲,否則你就不會問我了,你是擔心風險。

風險有沒有?肯定有。大趨勢是:

1.國家調控不放鬆,銀行資金趨緊。房子是用來住的定調沒變。

2.房子總體供大於求,夠40億人住。

3.多數地方成交慘淡,說明剛需減少,外出進城人員也在減少,購買力減弱,購買能力(資金)也在減弱,隨便問問別人口袋的銀子,都比以前偏緊。

4.多空繼續博弈,房產商不想降價,非剛需不想出手,想出手的拿不出銀子,看誰熬的住。

5.大炮任志強前天又在放炮,說看不出房子以後會崩盤。我們知道任志強是既得利益者,他是高房價的受益者,但你分析他說的話,他也只敢說房價不會崩盤,他不敢否定房價會往下走,因為他也看到了房價的趨勢,當然,國家也不會允許房地產崩盤。平穩向下,這是大勢。

房價走勢也有周期,從08年至今,基本漲了十年。漲了多少倍?各地不等。我家有套房,08年初入手,在豐臺,13000/平,首付29,12年賣出得手300,然後貸150 在西城入手當時是60000/平花450,現在總價1200了,但是不會賣,因為是老房子學區房,出租了,租金正好還貸。我舉自己的例子是想說明趕上了漲價週期,最低點進來,一路上漲。

但有漲就會有跌,房價現在橫盤,不排除向下。

5.有人會說,北京房價與香港比還差一大截。他們忽視了兩點,一是兩地社會制度不同,很多人不懂什麼是社會主義制度,我不囉嗦。二是香港要填海,空間有限,成本巨大。而北京有京津冀,上海有滬杭寧,深圳有大灣區,各省會都有大量空間,再說,房子已經夠多了。前些日子李嘉誠說:內地如果繼續盲目建房,十年後內地房子不值錢。

我認為,現在房價橫盤,以後少數城市會微幅波動或者緩慢上行,多數地方進入下降通道。

所以你問風險,我只能說長遠看風險大於機會。

四、我的建議

你籠統的說二線城市,我不好具體回答。但已經炒高了的二線城市是有風險的,有些二線城市,區位好,吸引力強,潛力大,象武漢成都長沙等一城獨大發展勢頭也不錯的城市房價會相對安全。

如果你是硬剛需,等不起,那就出手,反正你是自住,房價漲跌與你無關。

如果你是自住但又能等,還是等等看。

如果你是炒房,那就去賭一把。

如果你是囤房,看你的資金情況。資金多,買上囤著,賠了也無所謂。千萬別貸款囤房。遇到漲價週期,貸款買房借錢生錢,賺得盆滿缽滿,遇到下行通道,貸款買房會讓你苦不堪言。

何去何從,你自己定奪。

五、為回答你這個問題,弄了一上午。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的房子而又不淪為房奴。

純屬非專業個人觀點,不夠成建議,不喜勿噴!




無語石1


分享幾個觀點:

1.在一個城市購買自己剛需首套房,是永遠不會有風險,因為意味著你可以享受這個城市的住房、教育、醫療、銀行貸款等城市配套,哪怕是房價不漲,也比存款好很多。如果下跌,你3銀行7共擔風險。

2.首付款如果全是自己的存款,沒有外借,沒有融資,基本沒有風險。哪怕是碰到房價回調,也只是短暫的認為自己買貴了一點而已,房價的大趨勢是長線上漲的。

3.城市還在不斷做舊城改造的區域,購房基本沒有太大風險,因為意味著這個城市還在快速發展,購房還存在大量需求。

4.任志強昨天在博鰲論壇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產市場!一個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市場,才發展20年,還有很強的後勁。

5.當然,如果把房產當作一種資產收益來測算,每個城市的房產投資收益比例會不一樣,下圖供參考!








貓叔探房


咱們就以百科給出的這個二線城市來看吧,雖然有一些分為了新一線城市,但還是先按照二線城市來看。

從這些城市名單中,可以看出有幾個規律;

1.城市基本是每個省的省會;

2.這些城市在錢兩年中,房價基本都普漲了一番;


3.我們叫的上名字的,一直呈現在公眾視野的城市,基本在新一線15箇中。

那麼基於以上三個規律,可以有如下的判斷;

1.二線城市的未來號召力,和城市發展一定要比現在的一線城市要快,新興城市所有東西都要快速建設發展,投入也很大,人才需求也很高,這些都會急速帶動城市發展。

也就是很多城市限購、人才政策、房價等等方面多次出現的緣故。

2.二線城市就是未來的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是老一線,以後北京、上海是超一線,其他的都是強一線,現在的二線就是未來的一線,多核心的城市群發展模式,未來會成為我國比較形象的特點。圍繞這些城市的圈子,有環京、環上、珠三角、中西核心城群等,會越來與明顯。

就在回到房價,現在的房價真的不高,只是長得有點快,大家有點接受不了,在實際上,還是不高。

未來會平穩上漲,有些城市還會漲幅較大。二線城市怎麼買都不會虧太多,但也分個別城市,如果未來沒有更大產業支持,那房價也就維持在這個地方了,經過更長時間的人口走勢看,流出的話就會帶動房價有一些回落,那時候,你都50多歲了,剛需的改善的,想這些又沒什麼用,那時候的事,那時候再說吧。


最美居委會劉大媽


二線城市一般是省會城市或沿海經濟大省的經濟強市,這些城市擁有較強的人口虹吸能力,在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有著省內普通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隨著近年房地產市場的快速增長,這些城市的房價翻了一番都不止,但行情一片紅火的背後,風險也在日益加大。筆者認為,現在全國各地房地產市場的差異日趨加大,二線城市的房地產行情也分化明顯,應當將二線城市根據房產泡沫的大小分開進行討論。

像前期漲幅過大泡沫嚴重的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已經脫離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現狀和居民承受能力,有些城市的二手房已經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買房的風險已經很大。像重慶,瀋陽等前期泡沫相對較小,又具有後發優勢的二線城市,風險就相對較小。


雨桐房產觀察


無論在哪裡買房,首先要明確自己要買的房子的性質,是自己沒有房子,需要購買一套房子來居住,或是現有住房太小,需要一套面積大的房子來改善居住環境,這樣性質的房屋就是我們所說“剛需”和“改善型剛需”。

剛需和改善型剛需一般短期內不會再換房子,所以不存在價格風險。既然題目中提到“風險”,那一定是投資型購房,也就是炒房子。

(圖片數據來源於網絡)。圖片所顯示數據為主要二線城市房價及走勢,受今年調控政策影響,今年上半年房價穩中有升。另外也因為今年的調控政策,房價與去年的房價相比沒有參考性,走勢沒有參考意義。

想回到前幾年買進房子就賺到的時代是不可能了。所以,如果不是剛需和改善型剛需,今年還是離房子遠一點。


不務正業的建造師


從問題上看,你是一個關注形勢,特別是對價格走勢做過作業的人。你對自己所在城市有一定的認識,你擁有購買資格,你唯一擔心的是在各種限制下,房價會不會降下來。

事實上,二線城市的價格漲幅超出了許多百姓的預期,許多沒及時上車的市民追悔不及。但是沒辦法,許多歷史機遇不是誰都能把握住的。就比如當年的老八股,就比如當年的小漁村,只要參與到其中,即便現在不能叱詫風雲,那也多半財務自由了。買樓,一樣如此。

二線城市相比北上廣深還是有許多優勢的。特別是生活成本,價格成本,用工用地成本上,一線城市無法比擬,要不然任正非也不會把華為從深圳遷出來。

一方面,二線城市正在吸引大量大佬級公司的入駐,另一方面,嫌棄四五線小城市生活的人口大量湧入,讓二線城市無論在就業渠道和人力資源上,都高於一線城市,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所有的繁榮景象,哪怕是假象,都不支持二線城市房價大幅下降。我的觀點還是以前一樣,有錢抓緊上車,無論是剛需還是投資,買房是最靠譜的理財方式。


板凳哥


謝邀。關於二線城市房價的走勢問題,是漲是跌及存在的風險問題,不是你我說著算。

就目前情況來看,估計應該沒什麼大的風險,雖然輿論上天天喊住房趨近飽和,很多二線城市實施限購等措施。但大部分二線城市在擴圍,採取多種措施招納各類人才和近期畢業的大學生落戶,況房地產行業雖過了黃金週期,存在崩盤風險可以講,很小、很小,不必為此操心。

奉勸你是鋼需住房抓緊買,不是鋼需可等等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