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精準扶貧縱深推進 合力攻堅幫助民富

張家川:精準扶貧縱深推進 合力攻堅幫助民富

天天天水網訊 據張家川縣政府網消息 張家川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全省深度貧困縣,現轄10鎮5鄉255個行政村,總人口33.95萬人;現有深度貧困鄉鎮2個,深度貧困村78個,是一個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縣。

2014年底,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15個,貧困人口7.71萬人,貧困發生率24.96%;2015年減貧人口1.7萬人,貧困人口降到6.01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9.45%;2016年減貧1.38萬人,2017年動態調整時增加貧困人口2102人,貧困人口增加到5.17萬人,貧困發生率為16.6%;2017年減貧貧困人口15370人,退出貧困村19個,現有貧困人口3675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1.74%。

張家川:精準扶貧縱深推進 合力攻堅幫助民富

今年以來,張家川縣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脫貧攻堅有關會議文件精神,緊緊圍繞全縣年度及長遠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精心謀劃部署,精細精確精微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緊扣民生工程,強化責任擔當,凝聚工作合力。

張家川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政治任務,保持戰略定力,提振脫貧信心,舉全縣之力合力攻堅。

一是廣泛凝聚共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時間傳達學習中央和省市脫貧攻堅重要會議精神、重要政策文件和重要講話等內容,並邀請清水縣土門鎮梁山村黨支部書記馮小明來到縣上,宣講了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成都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組織開展了專題調研活動,形成了高質量調研報告,進一步明確了全縣脫貧攻堅思路,堅定了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凝聚了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思想共識。

二是全面加強領導。嚴格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靠實工作責任,與相關縣級領導,各鄉鎮、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簽訂了《脫貧攻堅責任書》,層層傳導壓力,匯聚形成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行動自覺。

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深入開展“三帶頭三走遍”主題實踐活動,分管領導、包抓鄉鎮縣級領導深入鄉鎮和分管聯繫部門督查指導工作,確保“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2018年扶貧項目謀劃落實等當前各項重點任務落地生根。

三是科學謀劃部署。緊緊圍繞落實好全年及今後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先後多次組織召開縣委常委會議、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脫貧攻堅推進大會等相關會議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並制定下發了《張家川縣脫貧攻堅實施意見》、《張家川縣2018年脫貧攻堅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等相關文件,全面安排部署了全年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形成了一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政策措施“組合拳”。

縣上表彰獎勵了6個2017年度脫貧工作先進鄉鎮,獎勵資金30萬元,有效調動了各鄉鎮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積極性。

張家川:精準扶貧縱深推進 合力攻堅幫助民富

緊扣目標任務,強化攻堅舉措,全力推動落實。

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圍繞“六個精準”要求,深入研究謀劃,精準落實政策,堅持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資金,解決有限的問題、完成有限的目標,更好地推進脫貧攻堅的進程。

一是科學編制脫貧攻堅實施方案。根據中央和省市脫貧攻堅規劃編制相關會議文件精神,張家川縣充分考慮縣情實際和貧困現狀,緊扣全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短板弱項,在廣泛深入調查摸底、準確掌握髮展需求的基礎上,堅持高質量謀劃,分層次培訓,分階段推進,邀請省上專家教授培訓指導。

多次組織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縣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彙報會和推進會等各類會議討論研究,在多次徵求省市相關部門意見、反覆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層層審核審定通過,共涉及產業培育、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住房安全保障、易地扶貧搬遷、生態扶貧、兜底保障、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等到村到戶到人項目9大類44項,總投資10.7592億元。

張家川:精準扶貧縱深推進 合力攻堅幫助民富

二是全力抓好脫貧攻堅項目落實。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緊扣全縣脫貧攻堅實施方案,整合使用涉農資金,加大傾斜扶持力度,堅持到村到戶到人,重點用於攻克深度貧困鄉村脫貧攻堅任務。深入實施農民增收工程,下發了《關於大力發展畜牧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縣委“一號文件”),紮實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和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三大富民產業”提質擴量,累計發展清真餐飲經營店18850家、賓館1700家,從業人員達10萬餘人,年產值達120億元以上。

張家川:精準扶貧縱深推進 合力攻堅幫助民富

科學謀劃並全面啟動了2018年第一批10111萬元、第二批4648萬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現已栽植核桃5400畝、花椒200畝,種植馬鈴薯2000畝,購進基礎母牛594頭、膠原驢80頭、羊2647只、中蜂4053箱,全縣各類畜禽飼養量達103.46萬頭(只);大力發展烏龍頭、核桃等特色優勢產業,新增林果業2.58萬畝,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全縣1243戶農村C級危房改造已開工458戶,竣工261戶;易地扶貧搬遷完成住房主體178套,正在建設305套;1234個服務性崗位已全部配備到位併發揮作用;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等重點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全縣建制村通水泥路率達100%,梯田化率達96.6%,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通村率、供水保證率及自來水入戶率均達到95%以上,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極大改善。

張家川:精準扶貧縱深推進 合力攻堅幫助民富

三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切實加大控輟保學工作力度,堅持控輟保學工作“雙線三級”責任制,建立健全輟學學生零報告和動員復學制度,有效防止了輟學現象發生;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為1537人貧困家庭學生髮放助學金153.7萬元,為926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補助(免除)學雜費112.7442萬元。全力落實健康扶貧政策,深入開展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行動,救治大病患者3154人,簽約管理慢病患者3195人,年累計超過3000元以上部分,由民政部門通過醫療救助兜底解決。全面開展貧困人口“一人一策、一病一方”健康幫扶行動,開展送醫上門6181人次,開展送人就醫23人次,完成家庭醫生簽約6434戶35380人。

從嚴落實兜底保障政策,為9953戶36607名農村低保對象發放保障金4048萬元,為1114名農村特困供養對象發放保障金375.4萬元,發放臨時救助金161.15萬元,有效保障了特殊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

四是積極謀劃爭取幫扶項目。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對東西部扶貧協作以及中央定點單位幫扶工作的安排部署,今年元月份,由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隊,相關縣級領導和扶貧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組成張家川縣黨政代表團赴天津港保稅區、濱海新區塘沽街道辦事處、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就東西部扶貧協作事宜進行了溝通對接,就幫扶框架協議議定事項實、2018年幫扶項目計劃等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並與天津市塘沽街道辦事處簽訂了對口幫扶合作協議,協調幫扶張家川縣102.1萬元;落實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幫扶資金210萬元。

張家川:精準扶貧縱深推進 合力攻堅幫助民富

緊扣精準脫貧,強化精準管理,提升工作水平。

嚴格建檔立卡標準程序,精準識別認定扶貧對象、動態管理扶貧對象、嚴格退出扶貧對象,真正做到了識真貧、扶真貧、真脫貧。

一是精準管理扶貧對象。嚴格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評議五公示”識別認定方法,紮實開展建檔立卡動態管理、數據清洗、“回頭看”等工作,大力推行雙線排序比對法,及時將因災、因學、因病等返貧人口納入建檔立卡範圍,將不符合條件的人口從建檔立卡系統中剔除,全縣新識別23戶89人,回退17戶74人,返貧10戶52人,剔除不準重新納入7戶37人,自然增加5613人,自然減少3541人,實現了貧困人口有進有出、動態精準管理。

二是精細管理村戶資料。結合脫貧攻堅政策措施落實和各級幹部進村入戶開展幫扶情況,組織各級幫扶幹部準確填寫農戶“三本賬”、扶貧手冊等村戶軟件資料,及時更新運轉建檔立卡系統數據信息,確保各類數據資料真實準確,與村戶實際相符,與系統數據對應統一。健全完善精準扶貧工作臺帳,規範整理歸檔各類資料,做到了信息準確詳實、資料齊全完善、工作有據可查。

三是全力完善落實“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堅決貫徹省市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嚴格按照“精準再精準、聚焦再聚焦”的要求,採取先行試點、觀摩交流、督查驗收等多種方式,精心組織鄉村幹部和各級幫扶責任人深入貧困戶,緊扣貧困人口脫貧11項指標,認真分析致貧原因,共商脫貧路徑方式,認真制定完善“一戶一策”計劃。全縣7539戶未脫貧戶“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和已脫貧戶鞏固提高計劃制定完善工作已經全面完成,並全部上傳至省大數據平臺,目前正組織各級幹部全力落實幫扶措施。

張家川:精準扶貧縱深推進 合力攻堅幫助民富

緊扣機制完善,強化督查問責,保障任務落實。

健全完善機制,強化督促檢查,以最嚴肅的工作紀律、最有效的工作措施、最嚴格的責任追究保證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是嚴管扶貧資金。嚴格執行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相關規定,從嚴落實黨政“一把手”扶貧資金監管第一責任人責任,制定下發了《張家川縣省市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明確了縣、鄉、村扶貧資金使用和監管責任,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扶貧資金使用效益。

二是認真整改問題。嚴格按照國家和省市要求,認真對照國家和省市考核、評估、督查反饋的問題,主動認領,舉一反三,制定下發了《張家川縣2017年度脫貧攻堅問題整改方案》,明確整改任務,靠實整改責任,全力推進整改落實,76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切實夯實了脫貧攻堅基礎。

三是加強督查指導。建立健全脫貧攻堅工作定期督查等長效機制,先後由包鄉鎮縣級領導、兩辦督查室、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等牽頭,多次組織開展了專項督查活動,及時對駐村幫扶工作隊作用發揮、精準扶貧重點工作任務落實等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對作用發揮不明顯、任務落實不力的鄉鎮、部門和工作人員進行通報批評,有效保證了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四是嚴肅問責追責。制定下發了《張家川縣脫貧攻堅工作任務落實問責暫行辦法》、《張家川縣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張家川縣關於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意見》、《張家川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專責工作組成員單位責任清單及問責辦法》等相關文件,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和“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紮實開展“兩查兩保”和“三糾三促”專項行動,紮緊法律和制度籠子,從嚴從快查處扶貧領域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嚴肅追究不履職、不盡責黨員幹部的責任,有力保障了扶貧政策措施高效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