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縣倉頭鄉:黨員「2+1 N+1」幫扶發揮大作用

【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馬路 蔣豔偉)“俺村的建築產業黨小組真是不賴,每次有活幹時都會把俺叫上,就是給他們打打下手,一天能拿100元,在家門口乾活,啥也不耽誤,好類很!”7月19日,魯山縣倉頭鄉下倉頭貧困戶常振敏高興地說。倉頭鄉通過發揮黨員示範帶頭作用,使黨員結對幫扶,真幫實扶,有力地促進了脫貧攻堅工作。

發揮黨員示範帶頭作用。倉頭鄉農村黨員637名,無職農村黨員580名,對無職黨員中有能力的黨員進行編組,定崗位、定職責、定獎懲,充分發揮黨員同志“主攻手”和“領頭雁”的作用,帶動貧困戶上產業上項目。倉頭鄉下倉頭村,共有黨員39名,無職黨員31名,將有能力的無職黨員劃分為建築產業黨小組、木耳種植產業黨小組和木材加工產業黨小組。建築產業黨小組組長李榮軍,發揮自身建築特長,組建32人工程隊,其中15人就是貧困戶。“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李榮軍經常這樣說。截止目前,該鄉成立了外出務工產業黨小組、運輸產業黨小組和花生種植等10餘類產業黨小組,設立產業黨員示範崗,開展黨員幫扶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引領產業、服務產業的作用,從而吸納200餘戶貧困戶到不同產業黨小組中,積極為貧困戶創造就業條件,拓廣增收渠道,引導他們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脫貧,切實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使貧困戶穩定脫貧。

積極開展“2+1”幫扶活動。即一名有技術的黨員和一名有資金的黨員,攜手幫扶一戶貧困戶,根據貧困戶的具體困境和自身條件,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完成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倉頭鄉趙窯村貧困戶杜國卿,家有三名在校學生,家境異常困難,長期靠四處“化緣”維持生計。趙窯村“2+1”主動出擊,黨員譚秋紅、王順營結對幫扶杜國卿,譚秋紅為其傳授地栽木耳技術,王順營給他幫忙籌措起步資金,不到一年時間,杜國卿就實現了脫貧。“我現在一年輕鬆就能賺三四萬,還買了車,正準備擴大規模。”杜國卿激動地說,這樣的扶貧行動實實在在,非常“到位”。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黨員是帶領群眾發展的主心骨,在脫貧攻堅一線,要真正把黨員幹事創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爭當脫貧致富領路人,帶領群眾一起走上致富路。”倉頭鄉鄉長陳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