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家歷時20年探尋:學校需要延續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熱情

《生命·覺者》系列

講述對生命解說最具多樣性的觀點

教育學家歷時20年探尋:學校需要延續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熱情

專訪彼德·聖吉,第四期精彩內容:

梁冬老師

有一種世界觀認為,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好,改變世界才有意義;另一種世界觀認為,世界變得越來越糟糕了;第三種世界觀認為,世界不過是一遍又一遍的循環。您更傾向於哪一種世界觀呢?

彼得·聖吉老師

很多人問我,你是樂觀主義還是悲觀主義?我說都是。

我們看到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正在變得越來越壞,比如說生態問題、社會問題;或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失去了聯繫,這些都不是好現象。如果單純地無視這些問題的存在,認為一切都好是不可行的。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科技可以拯救我們,但我認為這種觀點有點太宿命論了。其實我們對未來是有選擇權的,我們可以決定到底把精力聚焦在哪裡。

我們關注什麼,把精力投注在哪,並不是命運決定的,而是我們的自主選擇。所以就把注意力投注在你希望創造,希望看到成長起來的東西上。

我相信,當我們觀察這個世界,總結所有存在的問題的時候,事實上我們會發現,一切希望這個世界呈現的東西都已經存在了。就像那句古老的諺語所說的那樣:“未來已經降臨,只是還未完全展開。

所以我相信,當我們選擇去關注那些我們希望所被創造的東西的時候,它們就已經存在了,而且這種關注本身就是改變的力量。

一、領導力養成:喚醒人性,修煉內在

教育學家歷時20年探尋:學校需要延續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熱情

梁冬老師

什麼樣的性格更適合做一個領導?換句話說,一個人如何發展出他自己的領導力?

彼得·聖吉老師

我們與美國軍方有十年的合作關係,我覺得我學到了很多關於領導力和培養領導力的知識,我在軍隊中學到的比任何其他組織中學到的都多。

軍隊是典型的“金字塔式”組織,他們等級森嚴,軍隊中有一句諺語:“你當兵的第一天,就是你成為領導的第一天。”所以即使是最底層的士兵,在軍隊中也被視為領導,只不過他們負責的範圍比將軍或者上校要小一點。

軍隊裡有一個關於喬治·馬歇爾的流傳很廣的故事。

喬治·馬歇爾是美國軍隊歷史上僅有的三個五星上將之一,二戰後,他成為了杜魯門政府的國務卿,他也是著名的“馬歇爾計劃”的提出者。他在軍隊裡的名氣來源於他顧問的身份,他培養了很多偉大的將領,比如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就是喬治·馬歇爾的學生之一。

故事是這樣的,某天一個年輕的下士問馬歇爾:“馬歇爾將軍,偉大的領袖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然後馬歇爾對他說:“偉大的領導是天生的,然後被後天成就的。”

所以我覺得重要的是我們對於領導力的認知和態度,事實上成為領導的能力和潛質,是從喚醒內在人性的過程中來。

但是有一個總是容易混淆的點,人們總是認為領袖就是在階級頂端的那個人,彷彿只有萬人之上才是領袖。但是即使是金字塔頂端的那群人,也有好的領袖和壞的領袖之分,顯然,領導力並不僅僅在職位上體現

所以從這裡擴展出來,那種從上到下都是領導的組織,每個人在不同的職位上幹著不同的工作,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軍隊是個很好的例子。

在軍隊裡對於領導力的定義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作為將軍來領導意味著什麼,作為上校,作為上尉,作為中尉分別意味著什麼。而對於每一級的領導,他們的領導方式雖然不同,但是他們都是領導力的體現,所以對我來說答案總是這樣:

教育學家歷時20年探尋:學校需要延續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熱情

領導就是有勇氣上前一步來承擔的人,或是那些能為塑造未來出一份力的人,領導者們有種超越他們個人利益來做決定的共識。

我覺得能夠對領導力有這樣的理解的組織與那些不理解的組織,會有本質的不同。

事實上對於領導者的認識可以定義,什麼樣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創新公司。

真正的創新公司會漸漸培養出很多領導者,這些人在不同的崗位做不同的事,但是他們都擔負著領導者的職責。

二、教育的內核:找回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

教育學家歷時20年探尋:學校需要延續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熱情

梁冬老師

您正在致力於構建一個更好的教育性的組織,我很想跟您請教,您構建這個學校的夢想是什麼?

彼得·聖吉老師

我們講組織的時候總是隱含一個假設,組織是關於教育和自然的,它們是為人類的成長和學習創造環境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遲早會不可避免的在學校和教育上投注很多關注和精力。

學校在社會進化中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你仔細分析世界上的這些問題,無論你選擇哪一種,生態的,社會的或是經濟的,你都會發現這些問題。

如果我們想改變世界,那麼首要的就是改變教育系統。

如果你試著那樣去和孩子相處的話,你很難不被孩子們天生的那種卓越的學習能力震驚,他們對學習的渴望是天然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激勵,他們是自發地想要學習走路,學習說話。

我們人生的最初幾年是一個令人驚歎的學習過程,是那種自發的,而非以任何外界的力量激發的學習。

然後從這個角度出發:

我們真正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才能讓學校延續、增強、加深、擴大這種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和熱情。這是我們近20年來一直探尋的事。

很多有識之士都會說,機構想要變革,核心是要變革社會主流的教育體系。那些對我有很多幫助的人,把我和我的事業帶到中國來的人給了我很多的支持。他們說,你們可以做很多事,但是你們無法改變教育。

所以,做教育改革也許是很瘋狂的嘗試,現在是時候了,因為人們也可以看到,工業革命時期延續下來的教育系統,對於當今世界面對的問題,不但無法很好地解決,而且會雪上加霜。

目前我們在中國嘗試的是將來兩個方面的努力結合起來,真正的工作是在現有的體制下,將老師和校長連接成一個網絡,以便於互相合作,以及在現實課堂中嘗試新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方式。

教育學家歷時20年探尋:學校需要延續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熱情

我們也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中建立了一些實驗學校,在這些實驗學校裡,我們將會嘗試一些看起來很超出常規的,非常前沿性的教學理念和方式。

我們期望這些實驗能夠挖掘人的無限可能性,使主流教育體系中的人們看到一種能夠重新激發他們與生俱來的學習的可能性。

在這方面,我的視角可能會與眾不同,因為我個人的工作,讓我往來於世界各地,見過致力於研究體系變革的人,他們進行的嘗試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

也正是因為我們見過這麼多不同形式的表現,這讓我更容易看到這些創新形式背後共通的精髓和核心。


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教育學家歷時20年探尋:學校需要延續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