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澄清了,沒有授權任何手機應用APP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今天,剛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網站,看到網站醒目位置赫然增加了一行安全提示,如下圖。

“安全提示:徵信中心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應用程序(APP)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敬請廣大用戶注意。”

央行澄清了,沒有授權任何手機應用APP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看到這個,很多小夥伴蒙圈了。。。

“那我之前查徵信的手機APP是怎麼回事?也是查到了呀!

其實,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從來沒有開發過手機查詢客戶端,也沒有開發任何手機應用(APP)。

官方的正規個人信用報告查詢途徑只有三個,如下圖:

央行澄清了,沒有授權任何手機應用APP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說明:1、上圖中的自助終端是指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機,也需要本人親自操作,需要人臉識別。

瞭解更多自助查詢機相關內容,可以點擊查看本公眾號前期文章《如何使用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機?》、《信用報告到哪查?還不快收藏 ‘全國徵信自助機查詢機地圖’》。

2、部分銀行網銀渠道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是獲得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授權的。可以參見本公眾號前期文章《網上銀行可以查徵信,你知道嗎?》

內幕揭曉

目前,在各類手機APP應用商店裡,不難搜到能查個人信用報告的手機APP客戶端,這些APP徵信查詢方式大同小異,都是在沒有獲得授權的情況下,後臺系統鏈接到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以手機APP“徵信寶”和“查徵信”為例,該類APP根據客戶提供的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向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提出查詢請求,用回答問題方式驗證客戶身份,在24小時內獲取並提供個人信用報告。

已在“平臺”註冊過的用戶,可以通過該APP中“人行賬戶”按鈕直接登錄並查詢。經驗證,在“徵信寶”和“查徵信”等APP註冊的用戶名可以登錄“平臺”,其查得的個人信用報告與“平臺”的個人信用報告內容一致。

表:能查徵信的手機APP列表

APP名稱

累計下載次數

信用管家

3000336

徵信查詢

419384

徵信寶

257819

信用報告查詢

193210

文始徵信

173625

徵信助手

81000

稜鏡徵信

73000

考拉徵信

67115

個人徵信查詢

49846

中華徵信所

10845

天下徵信

10193

全聯徵信

2765

溫州徵信

2226

聯合徵信

101



卡牛

73856515

51信用卡

77076115

(累計下載量數據截至2016年5月11日各APP在安卓平臺的下載次數

到底有多少手機APP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本公眾號之前進行過初步統計,詳情可以點擊查看文章《哪些手機APP可以查徵信?》。上次統計是一年半之前,到現在估計數量增加一倍以上。

目的與影響

毫無例外,這些手機應用(APP)都沒有獲得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授權,而是通過技術手段將後臺鏈接到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網站,利用了手機查詢徵信報告的需求。

大量手機應用APP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給人民銀行徵信中心造成了巨大麻煩,形成了大量投訴,徵信中心不勝其煩,因而在官網醒目位置發佈安全提示。

目的

來說,無外乎這幾個,一是豐富產品功能,增加客戶流量和客戶粘性;二是一些借貸類APP因無法接入央行徵信系統查詢客戶徵信,通過此方式可以獲取客戶徵信報告;三是通過提供人民銀行徵信查詢服務,提升平臺形象和信譽度,借徵信中心名義為自己作信用背書。

對客戶影響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可能造成客戶信息洩露,因為,申請徵信報告時都要如實填寫個人信息,手機應用在客戶本人和徵信中心中間起到橋樑作用,客戶徵信報告在此過程中很容易就被截獲。此外,由於手機應用客戶端技術問題,經常造成客戶查詢徵信失敗或出錯,客戶會把問題歸咎於徵信中心,形成大量投訴,增大社會成本(浪費客戶時間、增加徵信中心客服成本)。

綜上所述,還是建議大家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公佈的正規渠道查詢本人徵信報告。對於簡版徵信報告,手機應用(APP)查詢個人信用報告BUG多,還是建議用電腦登錄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網站來查。

  1. 手把手教你,網上查自己的徵信報告

  2. 怎麼樣才可以找回徵信帳號和密碼?

  3. 徵信報告可以交給別人嗎?

  4. 某客戶個人信用報告被盜查了80多次,怎麼回事兒呢?

  5. 哪些手機APP可以查徵信?

  6. 網上銀行可以查徵信,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