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可去吉安这几个乡村避暑!

炎炎夏日

乡村旅游

成为消遣避暑的不错选择

今天

几个吉安乡村好去处

每个村庄都有一番独特的美景

相信你一定会动心的

攻略收藏起来

有时间去转转吧!

01

永新县龙源口镇龙源口村

炎炎夏日,可去吉安这几个乡村避暑!

“龙源口大捷桥”(罗旦 摄)

藏龙江水朝北日夜奔流。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龙源口桥横跨江波之上。青石板游步道,青砖黛瓦马头墙,龙源口大捷纪念碑……秀丽山水、古迹名胜、红色印痕,远近游客接踵而至。

这里是龙源口大捷发生地——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镇龙源口村。

一战定乾坤。新中国成立后,第二版人民币其中三元纸币,正面印着龙源口桥。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秋溪乡党支部旧址、毛泽东旧居、望月亭等红色遗址,就散落在附近的青山绿水间。

2016年始,当地党委政府投入近200万元,在保存原貌的基础上,引入旅投公司,建设桃花谷、大捷广场、烈士陵园等,发展了集黄桃、杨梅、大棚蔬菜等在内的“十里产业带”,吸纳全部村民入股,提供务工岗位。如今,这个仅有28户146人的村庄,已经开起了4家农家乐,人均收入由4000余元提升至7000余元。

02

井冈山市柏露乡长富桥村坳下组鹭鸣湖田园综合体

炎炎夏日,可去吉安这几个乡村避暑!

柏露乡鹭鸣湖景区

过去,坐落偏远山区的柏露乡因交通闭塞,成为井冈山市植被和生态保存最完好的乡镇之一,具有全国稀少的、井冈山最大的“千亩杜鹃林”和奇特独绝的峡谷十八瀑。风景优美,但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而该乡始建于2017年8月的鹭鸣湖田园综合体,在保护原有环境的基础上、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农村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让柏露美丽的风景“会唱歌”。

露天游泳池、玻璃房餐厅、湖边咖啡长廊……一系列时尚的都市元素,成为如今井冈山下的新地理标志。目前,该景区集精品民宿、共享农庄、餐饮、水上乐园、自行车休闲骑行道、田园观光、农业采摘休闲、稻田养虾、漂流、帐篷露营和青少年研学为一体,形成了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城市消费者“四赢”局面。

03

“千里赣江第一岛”的泰和县马市镇蜀口村

炎炎夏日,可去吉安这几个乡村避暑!

游客在蜀口村

四面环水,古迹众多,文化深厚,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闻名江南的庐陵八大文化古村之一;明朝至清朝的300多年间出进士22名,特别是欧阳氏曾创造出“一门二十一进士”的奇迹,成为庐陵文化引以为傲的标本。

这就是蜀口村。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积极融入庐陵文化元素,大力保护村内古祠、古碑、古匾、古墓、古民居、古巷道,全面留住古村原貌。同时,筹资兴建村史馆,挖掘整理村里22进士奋发向上、为国家做贡献的典型事迹,通过实物、文字、图文等方式,在村史馆集中展示,激励蜀口后人开拓进取、建设家乡。

04

万安县高陂镇田北农民画村

炎炎夏日,可去吉安这几个乡村避暑!

田北农民画村(图片来源人民网)

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万安县高陂镇田北村,当地党委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实行有机结合,在这里打造了一座集创作、展示、培训、写生、销售、休闲旅游“六位一体”的农民画产业基地。田北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农民画之乡”,先后3次成功举办了全国农民画展。

05

永新县高市乡滨江村洲塘书画村

炎炎夏日,可去吉安这几个乡村避暑!

洲塘书画村

“从没想到我们这个小村庄,会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我的农家乐一个中午要接待十几桌客人,忙到连电话都没功夫接了!”在当代著名国画家刘勃舒的家乡——永新县高市乡滨江村洲塘书画村,“农家小院”的经营者、每月收益达数千元的刘建平跟记者感叹道。

2017年,当地投入700万元,“修旧如旧”,通过“公司经营+书画家入驻+农户参与”的模式,利用洲塘村18栋古民居,打造了一个功能俱全、文人聚集、如诗如画的集书画展示、创作、培训、体验、交易为一体的书画村,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前来采风观光。

06

井冈山市大陇镇案山村

炎炎夏日,可去吉安这几个乡村避暑!

案山苏莲托

“红墟坊”、红色历史故事油画墙、毛公九大碗菜品、咖啡屋、露天游泳池、乡村火锅……井冈山市大陇镇案山村被誉为“大山里的苏莲托”。短短4个月的时间,案山实现了从闭塞脏乱的偏远山村向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华丽转身。建成以来,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远至澳大利亚、越南的游客都慕名而至。

走进案山,干净整洁的庭院,特色鲜明的民居,精心设计的盆景,随风摇曳的翠竹,清澈透亮的莲塘迎面而来,给人以“心随美景动,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种种元素的有机融合,让村庄散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07

泰和县马市镇车田村

炎炎夏日,可去吉安这几个乡村避暑!

车田村(司马天民 摄)

走进与马家洲集中营隔溪相望的马市镇车田村,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透露出浓浓红色历史记忆,展现出红色文化与美丽乡村和谐统一村庄景象。

红色名言警句、红色文化墙、修建思源亭、修葺老井……当地将传承红色基因和展现乡村原貌相结合,充分尊重原有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使用本地鹅卵石、原木等生态材料修建,完美彰显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成功打造出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乡村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示范景区。

泰和县马市镇马家洲集中营,与上饶集中营和重庆的渣滓洞同一时期并存,被称为江西的“渣滓洞”。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江西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江西省爱国统一战线基地和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游客达6万余人。

炎炎夏日

当你不知去哪游玩时

不如来这些地方打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