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簽約服務」APP,也該登場了?

近日,有相關媒體平臺評論了“網約護士”是必然趨勢。那麼請問作為公衛的重頭戲“家庭醫生”的APP是不是也該登場了呢!

點擊手機下單,護士就能上門服務。近期,“網約護士”在多個城市出現,引發社會多方關注,還有可能會成為醫療資源整合的必然趨勢。

的確,這種“網約護士”很方便,滿足市場需求的。不少專家認為,“網約護士”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多樣化醫療的需求,實現了社會上零散化護理需求和護士資源的“精準對接”,是“互聯網+醫療”的積極探索。

筆者認為,這類APP平臺應該應用到多個領域去,比如:現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五億人民的家庭醫生,很多籤而不約,籤而難約,約的沒質量,約了無痕,甚至於約了沒勞務費,甚至於互相扯皮,約了還不如不約等等。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APP,也該登場了?

假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也用上這類似的APP,就可以簽約一個,錄入一個,還可以讓居民自己錄入信息,家庭醫生等部門合對信息,再打印生成紙質檔案,大家都錄入真實的信息,有什麼問題就錄入什麼,沒問題的就先放著,還可以隨時隨地查到自己的信息,這樣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真實性幾乎可以達到百分之百。

居民只要登陸就可以預約自己的家庭醫生,也可以通過網上諮詢家庭醫生。當然了,工作時間合理的服務按正常的收費標準或國家給的補助標準,非工作時間就按市場價的標準收費了,公費、自費部分合理分開,事先說明或第三方給予說明,要求服務就得付出一定的價錢等等。

履約了多少?履約的服務質量怎麼樣?居民的滿意度怎麼?都在APP裡可以查到。省的大家互相扯皮,籤沒簽約,到底簽了多少?簽了有沒約?約了又是怎麼約?約了又怎樣?約的錢在哪?等等問題一步到位解決。

APP一打開裡面全有記錄著呢!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APP,也該登場了?

現在公衛的一些情況,做了公衛的醫生都知道,三天一小考核,五天一大考核,沒完沒了的考核、檢查;那些不合格的檔案今天做,明天又改,還要處心積慮地想著怎樣應付考核應付檢查,好像做檔案就是為了應付檢查似的,整天干著一些沒實質性意義的事,還得騰出有限時間去管理不合格的檔案和有限空間去存放不合格的檔案,等等。在這種模式下,一個APP記錄所有數據,也省得做公衛的醫生總因為這些問題煩惱,公衛造假也就無處遁形。

發放公衛補助款時,也不用一看三查七對怎麼的,直接打開APP,裡面全記錄著呢!做到,清清楚楚任務,明明白白做事,實實在在服務,高高興興給錢。

這種APP可以做到“精準對接”,是“互聯網+醫療”的積極探索。假如能應用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上,有利於把公衛做好做細做實。“網約護士”APP是一種發展趨勢,那麼“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APP是不是也該登場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