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在合併萬人村,合併的萬人村就是建幾座樓,有的還需要買,大家怎麼看?

冬天的樹掛


農村合併萬人村毫無疑問利於節約用地,特別是宅基地用地,不少村民也喜歡住上整齊的樓房。可是一下子合併很多村莊也會造成一定的問題,那就是合併村莊建設模式是否符合村民的意願。部分合並村莊建設時沒有很好的徵求大多數村民意見,而是僅僅根據上級喜好和開放商的需要建設,結果建設完成的新村並不合村民心意。

合併村莊建設需要大量經費,可是政府根本沒有這樣的一筆經費,那就需要村民自己掏錢購買,可是農村的收入狀況整體不好,沒有購買能力的村民咋辦,這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過去部分村子集約村建設,就存在大部分人搬出了舊村子,可是剩餘一些承擔不了新房費用的村民繼續留在舊村莊的情況,這樣不僅僅提高了管理成本也不利於提高村民的幸福感。

合併萬人村是一個很好的設想,但是我國的農村實在太多了,各個地方的農村發展差異又非常大,在具體的建設上必須因地制宜,切實立足實際,滿足群眾需求,千萬不能一刀切。很多村子合併後,不少農民下地幹農活遠了,生產經營也不方便了,這也帶來不少負擔。另外農村合併後,自來水、天然氣通了,可是低收入者用不起這個,又不能採用傳統的燒火做飯辦法怎麼辦?總之合併農村絕非城鎮建設那麼簡單。


深度軍備


關注我們的頭條號 愛土拆遷,每天學習徵地拆遷知識和維權技巧!

合併萬人村,必須因地制宜,根據地方民俗,尊重民風,考慮到當地的耕種條件。不應當一刀切,只顧抓政績,脫離群眾實際。這會變成用一種形式主義代替另一種形式主義,並不能徹底改變老百姓的人居環境。



新農村建設不應鋪張浪費,要因地制宜

有的地方把老鄉搬離耕地幾十公里外去居住,老鄉每天往返於住房和耕地之間,極為不便,甚至因此放棄新居。

看到一則新聞說,某地村委在上面要來檢查的時候,就提前通知農民到新居住幾天,檢查完了,大家就散了。

有的地方為了搞新農村建設,強制讓農民上樓,強制搬遷,這都違背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希望每一筆錢都能用到刀刃上,不要浪費我們長期積累的人口紅利和經濟效益。

建好新居,搬新樓,讓農民再交一大筆錢

建新樓,有的地方會讓老百姓單獨交一筆錢,數目不小,少則數萬,多則十來萬,反而加重了村民負擔。

由於農民自家居住面積大,房屋同比例安置的情況下,將建設成本再分攤到農民頭上,讓農民補足差價。這樣的形式也令部分農民朋友反感。



一方面,農民朋友期盼搬新居,另一方面農民朋友又拿不出舊房換新居的差價。這是新的矛盾。

多為老百姓辦實事,少做形象工程,相信老百姓會打心裡高興。萬人村,需要因地制宜。

關注我們的頭條號 愛土拆遷,每天學習徵地拆遷知識和維權技巧!


愛土拆遷


隨著國家對新農村的開發和建設,未來的農村將會消失在大家的視線中,而現在取消農村戶口也正在策劃中,到時候的農村將會實現城鎮化的過程。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農村人可享受的利益太多,資源的集中配置將會改變現有農村的諸多矛盾。



1.節約土地資源

過去的農村一直都是分散居住的狀態,即便是一個村集體,也都是從前到後跨度很大的距離。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土地的嚴重浪費,而現在農村的耕地浪費嚴重,將農民的宅基地騰出來,從而進行新農業的發展,相信到時候農業將會呈現新的面貌 。



2.基礎設施健全和完善

在農村集中的過程中,未來的鄉村將會呈現出小城鎮的樣貌。這樣一來周圍必然會有商場、超市、醫院、學校等設施,同時農村人可享受的休閒娛樂項目也更多,同時也可享受天然氣的集中供暖需求。這些都是農民享受的好處。而資源提升了,教育師資力量也會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也將會越來越高。



當然在合併的過程中也會導致不利的現象出現,首先就是農民想要從事農業將會極大的不便。畢竟農具的放置、糧食的堆放、晾曬等都會有不利的一面。這時候農民種植土地也將會越來越麻煩,通常需要跑很遠的地方,這樣在路上消耗的時間更長。

而農民的自留菜園沒有了,那生活開支全都需要買,這樣的話農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但隨著農民的經濟收入提高,這些應該都不是問題,大家怎麼看呢?


三農圈子


農村在合併萬人村,合併的萬人村就是建幾座樓,有的還需要買,大家怎麼看?

首先,我不知道你從哪聽來的小道消息,這種沒有的事情千萬別亂說。合村並點建設的目的,不是簡單的將數萬人都搬進高樓大廈居住。而是將

農村整體建房統一規劃,節約土地資源,避免土地被浪費,同時又能提高農民的居住條件。

目前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實行統一規劃建房,對於老舊的房屋,按照每畝補貼25萬元的標準補償,然後根據房屋的老舊程度按面積來算,給予不同程度的拆遷補償。對於統一規劃建房有兩種形式:

1、按照統一規劃標準,自行建房,但是選址、設計、顏色都要按照標準來建設。

2、以低價購買統一規劃建好的住宅,由政府統一建房,然後以相對較低的價格重新賣給村民。


很多人覺得合村並點建設萬人村,就是建幾棟高樓大廈,然後農民統一住進樓房。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符合農村居住的特點的。如果農民都住進樓房,那麼農民怎麼種地種菜,怎麼存放農機器械,農民之所以喜歡農村的生活,就是因為農村不像城市到處是高樓大廈,而是每家都有自己獨立的院子,有可以種菜的土地,和種糧食的農田

所以說農村統一規劃建房,

是統一建成每戶獨立的小院,或者2,3層的獨立住宅,農民宅基地重新規劃,農田承包經營權仍然屬於農民所有。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將統一部署,農民的娛樂活動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合村並點之後,農村所有騰出來的土地都將被重新規劃利用,根據土地實際情況和特點還林還耕。所以農民不用擔心統一規劃之後失去自己的土地和耕地,這不符合新農村建設的宗旨,也不符合農村的發展需要。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這個“萬人村”叫法,我還是第一看到,但不難理解,就是小村併成大村,進行統一規劃建設,騰出更多的農村土地,這就是新農村建設的一種方式,在六七年前就在搞,這是大勢所趨。

當年,愚人是在安徽亳州參與搞試點,農民交約30%左右的資金,剩餘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承擔,以小二樓為標準,且居住面積,高於大多數農戶的原住房面積,應該說,農民參與的積極性蠻高的,這幾年的新農村建設,遠遠大於以前了,整體搬遷也好,集中規劃也好,總之,這對農民來說,是件好事,對於國家來說,也騰出來很多耕地,是利國利民的工程。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工程造價虛高,偷工減料,吃回扣等問題,涉及到農民籌款一事,應根據各地居民實際收入情況,合理制定建築規劃、設計方案,更應該嚴密監管,不要讓一些人,一些開發商,以搞新農村建設為名,用集體土地搞商業開發,以給農民建房為名,高價出售。一手拿了國家給的錢,另一手伸進農民的兜裡。


愚人多語


在農村合併萬人村,怎麼看?我只能拿著手機看看了,我們這邊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好事啊,現在我們這邊都是自己修建房子的,國家沒有統一的規劃,如果有這樣的好事,那肯定還是為祖國點讚的。

其實合併萬人村,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從國家的角度來說,首先是為了惠民,讓老百姓看到國家在實實在在的為他們做事,其次也是為了國家便於管理,而且國家要達到發到國家的標準,那麼這些基礎設施等等,是必須要建設的。

當然如果能夠免費入住其實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補償一部分的費用也是應該的,雖然我們是納稅人,但是國家也沒有義務免費給你修房子住啊,如果是自己以前有房子國家把你的房子徵用了等等情況,給你免費入住還是有可能的。目前來說,在大部分地區這樣修建的萬人村,是由國家來出資建設的,後期老百姓入住是需要補一部分費用的,這個也是應該的。但是可以看到補貼的這些費用比在外面買房,或者自己修的話還是要便宜很多的。

然後就是我們這邊的方式吧,我們這邊目前主要是自己修房子,把山上的,偏遠地區的都移到山下來,路邊上,不是同一建設。但是國家會給予一定的補償,去年之前的標準是一個人口兩萬,不管你家裡有多少人,都是按人口來的,如果有四個人就是八萬,但是這個只是在山區才有的,比如我們縣城周邊的農村那邊就是沒有的,自己修房子國家沒有任何的補貼。而且在今年之後,即使是偏遠山區這樣的補貼也沒有了。

但是不得不說,國家對於農村的建設還是花了很多錢的,從很多年前的新農村建設,然後就是各種基礎設施,比如農村以前是村村通,現在是組組通,戶戶通等等,而且農村的自來水,電這些都已經非常完善了,現在還有每個村裡的陽光工程,就是給一些孤寡老人修不起房子的人免費修的房子,在我們這邊每個村子都有。所以現在也不存在沒有房子住的人了。

看著農村這幾年的改變還是很大的,希望祖國越來越昌盛,也希望農村發展的越來越好。


張家界小伍


農村在合併萬人村,合併的萬人村就是建幾座樓,還需要錢買,大家怎麼看?

首先,題主的議題表達的有點不清晰,題主所說的是合村並城建設項目嗎?或者新農村社區規劃建設?這其中有很大的區別,題主說到了農村,那麼應該就是新農村建設了,就此問題我發表下個人的瞭解和淺見。



圖片引自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上圖為新農村社區,可以是一個村也可以幾個村合併,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的“萬人村”。

近幾年國家為了提高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加快縮小農村城市的差距化,針對農村農民實施了大量的惠民政策及新農村建設方案,從各方面讓農民的生活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不得不說,國家還是挺重視咱們農村老百姓的。

題主所說的“萬人村”新社區就是其中之一,新農村社區主要以2層獨門獨院的小“別墅”為主,多層及小高層的還真沒見過,房屋統一規劃,路面硬化、綠化,也會安裝路燈,小區內各種生活配套設施基本上一應俱全。這種社區完全改變了農村個別地方的髒亂差,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很大力度的提高了農民的生活品質。當然了,這種房子確實需要村民另外掏錢購買的,不過一般都不太多,根據房子大小大概在2~5萬左右(我們這裡的實際情況),新農村社區是國家發展的趨勢,所以我們也只能去順從及適應,別無他法。



上圖為合村並城的開工儀式,直接把農民農村變成城市

順便提一下城市周邊農村拆遷安置,那是屬於正常的徵地拆遷,所安置的房屋基本上都是高層,但是那不是新農村建設,也不是萬人村,就是城市的發展需要徵地拆遷,類似於這種的,老百姓都是會分到好幾套房子及大量現金,所以不存在掏錢買房的說法,這種拆遷更是把農民直接從農村變成城市啦。

再者就是所謂的新農村建設,這種是以農村原有的基礎,以改善農村生活條件為主的規劃建設,一般都是路面硬化,廁所改造,路燈安裝及全民健身廣場及器材的安裝。我個人喜歡這種改造,既保持了原村貌又改善了生活條件,還是自家的宅基地大院子最舒適,且所有的費用均是國家出,農民不用出一分一毛的,為偉大的祖國點贊!


河南映像


農村的合併萬人村,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有的叫:“移民搬遷”,有的叫“撤鄉並鎮”,有的叫“遷村並點”。都是新農村建沒的內容。這裡有的是退耕還林,退耕還牧後的生態移民搬遷。有的是產業帶動的移民搬遷。有的是為了發展文化古鎮和農家樂生態遊。有的則是城鄉統籌的中心鄉鎮城市化。總之,各具特色,加快了村鎮城市化進程。

合併以後的村子肯定要建房子,有的地方房子建的相當好。由於是在一張白紙上畫圖畫,自然最靚麗。蓋房子肯定有成本,住房子出錢天經地義,感覺沒有什麼可說的。可能在某些經濟發展較好的地方,集體會有各種不同的方式。比如:有的地方地下有資源,搬遷後的村子就可能獲得補償。這樣,住新房子可能不掏或少掏錢。有的村子集體經濟力量大,也會為村民付相當部分。但多數情況還要自己拿錢了。

合併後的村子,不僅僅是建幾幢樓的問題。有很多綜合工程就會隨之到來。比如基礎設施建設,路,電,暖,煤氣,網絡,水的入村入戶,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程和項目。農村人在建設這些設施中也可以獲得工作的機會。村子大了,學生多了,師資力量強了,教育質量也會增強,這是子孫萬代,千秋大業。人口多相應的服務業也會跟上來。一些農民將改換自己的身份,從事新的行業,與農業脫離。但農業仍將長期存在,但將是機械化,集約化生產。請看幾張圖片,這就是我們這裡的農村:






天太2


謝邀。農村合併,可以講是建鎮吧?它的功能要求是與大城市一樣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人的工作機會肯定增加,人口在一起可以形成分工,提升勞動效率,有效利用資源,相對提高勞動收入水平。人的觀念跟不上,並不等於有識者不行動。只要有行動,影響就並不是個別人的事了。也會求平衡的,不會一意孤行。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不會變,農村也要現代化,我國也會搞現代農業。會有系統地攻堅,持之以恆地改善。如果不平衡推進,中國城市建設的兩極分化已很嚴重,不吸取點城市建設的教訓,弄不好也就沒有了自我歸零,重新來過的後發優勢了。想後來居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許只是一種美好的設想而已。人還是會往城市裡跑,把中國窮人從鄉村搬進中國城市裡去。會有一箇中國富人住鄉村的過程,那就免不了要大興土木了。從發達國家看,農村人口肯定會越來越少。而人口一少,宜居的功能會自動喪失。因為產業不完善,功能形不成發展需要必要配套。但也應相信,資本會自發地去那裡創造需求的,資本也可以成為水,水利萬物。產能一有過剩,資本必然流動,到真正需要它發揮作用的地方去。這是一個總體的流動方向和流動趨勢。但當今世界的資本已經不具備主動性,恰恰相反,已經具有了嚴重的依賴性,資本依賴人才,人才向哪兒去,資本會隨人才的流動而流動。反倒是人才會跟著需求走,不需要他了,他只能走。因為人才更需要發揮作用,而資本的自我實現全賴於人才的自我實現。新世紀中,資本只能購買人才,而人才不自創需求,就只能購買需求。有一種轉賣為買的意味,會賣估計不吃香了,吃香的主,都是會買的,因為會買才真改變環境。相反,會賣只會貧乏環境,枯竭資源,流失人口,荒蕪土地,惡化生態,生機漸衰,直至成為無人地區。


李198588733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現在農村裡面基本上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很多成年人都出去打工了。一般情況下也都是一年才回家一次。一般也是在春節才回家。剛回家的時候,大家也許會有這種感受,冬天在家,尤其是在農村老家太冷了。幾乎連一個暖和的地方都沒有,走到哪裡都很冷。說白了還是農村的條件是非常的差。因為暖氣很多地方不通。有的地方是實行火炕。但是火炕的話燒起來也比較的不衛生。所以說現在農村實行合併,蓋幾個樓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因為這樣的話大家可以生活在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暖和的地方。蓋上樓房之後起碼冬天取暖,夏天空調是比較合適的。

有些地方實行萬人村進行合併。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對於老百姓來說。其實大家買東西購物等等,還是非常的方便和快捷。實現萬人村合併的話,也許可能會讓大家掏出一點點錢。但這樣也是值得的呀。這比在縣城裡買房要便宜多了。其實這樣也便於農村裡的孩子結婚,省得孩子在縣城裡再買房子了。說實話,農村裡面的條件與城市裡還是沒法比的。所以現在這樣的政策一出還是非常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