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里,有哪些關於大暑的農諺?

跟著蝸牛去散步


2018年7月23日,也就是今天,正值大暑!大暑是我國二十四個傳統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這一天,太陽的高度達到黃經120度。

大暑節氣處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的一個時期,這也是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

在以往靠天吃飯的農村,農民們想要有個好收成,就要能夠及時預測天氣狀況。所以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他們總結出了很多有關大暑時節的農諺,以此來安排農業生產,預測自然災害,預知農業收成等等,據說準確度還非常高。

陌上花就知道這其中的幾句:

1、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

有經驗的農民認為:如果大暑的時候天氣不是很熱,那麼真正的高溫就會出現在秋後。事實證明,如果大暑時節多雨不熱,反倒不利於莊稼豐收。

2、大暑無酷熱,五穀多不結。

說的是在大暑這個節氣裡,如果陰雨天不斷,氣溫不高,那麼原本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快速生長的農作物,就會因缺乏陽光無法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而導致長勢不好,收成自然就不好了。 3、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

農民們根據經驗得出,小暑前後10天之內如果颳了東風,那麼之後不久必定會有颱風來襲;而在大暑前後10天之內如果出現紅霞,這也是颱風即將來襲的預兆。

這句諺語起到了警示作用,告訴大家要及時把握天氣信息,做好防預工作,將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損失降到最低。 大家都來說一說,您所知道的有關於大暑的農諺。


陌上花開且緩歸


關於大暑時節的農諺俗語非常多,很多可能會帶有地域性,說法會有所不同。這裡只羅列了一下關於大暑農業生產方面的老話,僅供參考:1、大暑不暑,五穀不起(大暑不暑,五穀不鼓)

2、大暑無酷熱,五穀多不結

3、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

4、小暑吃黍子,大暑吃谷

5、小暑大暑,有米不願回家煮

6、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

7、大暑前後,曬死泥鰍

8、大暑後插袂,立冬谷滿倉

9、大暑不澆苗,到老無好稻

10、大暑連陰天,遍地出黃金(大暑連陰吃飽飯)

11、大暑大暑,不熟也熟


12、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

13、大暑無汗,收成減半

14、大暑不雨秋邊旱

15、大暑有雨多雨,秋收足;大暑無雨少雨,吃水愁。

16、大暑來,種芥菜以上只是部分民間關於大暑時節的農諺俗語,可能說法上會有所不同,歡迎大家繼續補充觀點看法,共同探討!


龍百曉生


今天已經“大暑”。現在敲擊鍵盤就是在“大暑”中進行的!今天是大“大暑”,也是“三伏”天“中伏”的頭一天。所以,在農村裡就有了“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的諺語,還有

“小暑大暑 ,上蒸下煮”,我想,今天應該嚐到“大暑”的味道了吧!

走在鄉間田野,頓感“伏旱伏旱,並不少見”,很想“伏裡多雨,囤裡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懷穿揣夢想,默默前行,若見“蜢蟲子打臉,下雨難免“螞蟻搬家蛇過道,燕子低飛雨來到就得趕緊疾步回家。免得

“大汗冷水激,渾身痱子起”,蝴蝶屋內飛,下雨不到黑”,關燈休息!

關於“大暑

”的諺語很多,當你“人在屋裡熱得躁,就會想倒“稻在田裡哈哈笑”,“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早稻搶日,晚稻搶時”的繁忙景象,你就想到“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是必須的!否則“六月不熱,五穀不結”就會餓肚子,“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煙”的殘像!就好比熱愛問答,卻無法可答一樣的煎熬!

但是,天氣再熱,再“上蒸下煮,人再汗流浹背,冷氣不能斷,流量不能停,寬帶不能慢,鍵盤不能少,答數不能減!


網友們,農村關於大暑的諺語太多了,你能知道多少?

我是凡塵觀生活!謝謝!大暑常見!


凡塵觀生活


我們南方的農諺:

1.大暑不熱,五穀歉收。

暑熱雖然討人嫌,但是,卻是五穀豐登的重要條件。

2.大暑碰上臺風雨,來年大米吃不完。

大暑時期,恰逢伏旱,此時,正是中稻需水量大的時期。颱風帶來狂風暴雨,可以有效緩解伏旱。

3.小暑大暑,熱死老鼠。

小暑、大暑都在每年的7月份,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

4.中午陽光☀燦爛,下午瓢潑大雨。

大暑時節,正值盛夏,往往多雷雨。

5.烈日炎炎似火燒,水利工程起大用。

6.寧願早起,午休,下午幹活忙,不要烈日炎炎在田間。

7.三伏天堅持勞動,三九天安然過冬。

8.勤勞一生,幸福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