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淺印象

從廈門回來有一週了,感覺像做了一個夢似的,對廈門的感覺,不太清晰,模模糊糊,但正因這種朦朧的美,吸引著我還想有“下一次看望”。這種“淺”印象,也許是因為報團玩廈門的原因吧?回家後,看到朋友女兒曬的廈門美食,很吃驚“我們去的是同一個廈門嗎?怎麼都沒有看見過這些?”下次,一定要自由行,才能把廈門看得更清楚,更深入。

10號離開北京的那天,正刮七八級狂風,拖著箱子往西客站趕,一路凌亂。北京至廈門18個小時,鐵路2200公里,上了火車,一身大汗,被空調一吹,開始頭疼。心裡沮喪得不行:後悔不應該答應這次旅行。一點準備都沒有。11號上午,11點左右,抵達廈門,一出廈門站的感覺,美妙極了:完全和北京兩個世界啊!鮮花綻放,碧空如洗,驕陽似火……可是導遊卻給我們一個小驚嚇:他叫我們把箱子集中到一起,先上車,他和司機負責安置行李。把箱子交給他的時候,他還專門問了一句:是你們倆的?準備開車時,我站起來想到前面數一下行李,他說“坐下!都拿上來了!不用擔心!”可我心裡總有點空,我的第六感一向很準!等大巴駛離停車場,我還是站起身往上車的地方看了一眼:哇!我和女伴的箱子孤零零地立在停車場!太怪異了!這麼明顯的兩個箱子竟然給丟下!導遊腦子裡想什麼呢?趕緊大叫:“停車,我的箱子……”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報團的好處是雖然都有點走馬觀花,但景點一個不落。南普陀寺兩個小時,集美學村兩個小時,文藝小清新曾厝安兩個小時……

南普陀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規模宏大,氣勢莊嚴。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末期,當時稱為泗洲寺。後來幾經改名,歷經戰亂,廢寺……1993年以後,建造了大禪堂、班首察、慈善大樓等建築,以白石築成東西兩山門,1000多米石構圍牆將全寺環抱,形成氣勢宏偉、佈局嚴謹的寺院整體。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集美學村位於集美旅遊區內,為陳嘉庚先生傾資創建,現在已經由國家教委批准統一成為“集美大學”。實際上,“集美學村”是指學校眾多之村。“集美學村”現有幼兒園、小學、中學、華僑補校、航海專科、師範專科和福建體院、財經學校以及廈門水產學院等九所,設備較為完善。

陳嘉庚創辦的校園建築蘊含著強烈的愛國思想和濃郁的鄉土情結,在單體建築上形成了西式屋身和中式屋頂相結合的建築形式,人稱“穿西裝,戴斗笠”的嘉庚式建築。在組群佈局中,必以中式大屋頂建築為中心建築,西式屋頂為輔助建築,中心建築較輔助建築體量高大、氣勢宏偉。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最文藝的小漁村:曾厝安。曾厝垵依山傍水,景色幽絕。在曾厝垵文藝村的崛起過程中,濱海木棧道和無敵濱海沙灘和新生態的文藝青年客棧、精品店、餐飲店構成了遊客們來旅遊的全部要義。據說,曾厝安的氣質和鼓浪嶼完全不同,這裡聚集了一群畫家,音樂人,文藝青年,大有取代鼓浪嶼的態勢,只可惜跟團的短短2個小時,沒有體會到這裡的氣質。只覺得地理位置非常好,就在廈門最美的環島路邊上,整體感覺和北京的南鑼鼓巷差不多。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大學,號稱中國最文藝的大學。晚上,在客棧門口吃了一份沙茶麵,我和女友遊興未減,坐公交車來到廈門大學。廈門的夜景分外漂亮,街道乾淨,燈光旖旎,立交橋矗立在海面上,光帶在水裡的倒影,像水面霓虹,和北京的夜景完全不一樣。憑身份證進入校門,整個校園的氣息都是帶有詩意的。路遇的女生,穿著單色長裙,眼神溫婉。敞開的宿舍門口,坐在電腦前的男生背影,酷似記憶中那個愛踢足球的東北小子,一時竟然有些精神恍惚,心潮起伏。很想上前大喊一聲:“你在這裡做什麼?”只怕小男生一回頭,被兩個阿姨嚇一跳。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永定土樓群。位於龍巖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它分方形和圓形兩種,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永定現存著名的圓樓360座,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2008年7月,福建土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圓形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範,它就像地下冒出來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飛碟”,在冷戰時期,它曾被西方國家認為是我國的核反應堆。從廈門去永定,單程大致4個小時,12號整整一天,時間都耗在路上了。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小社會。客居異地的客家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給自足,而土樓的結構及功能充分滿足了這個小農經濟的特色需要。樓內的水井、廚房、倉儲、臥室、糧食加工房、柴火間、豬牛舍、廁所等設施一應俱全。全家族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時,又盡享幾代同堂、閤家團圓的天倫之樂。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鼓浪嶼,是4月13號行程的重頭戲。鼓浪嶼,又叫“鋼琴島”。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湧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 “音樂之島”。

對鼓浪嶼的第一感覺,到處都是烏泱泱的人啊。來這裡,最好是住在島上。不然,擠輪渡,時時刻刻都像北京早晚高峰的地鐵站,隊伍都排出幾百米。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14號,上午去了一趟廈門海上明珠塔,就直奔火車站,打道回府了。步履匆匆啊,對廈門這麼美麗的城市,就潦草掃了一眼,遺憾太多!!一定要再約,告訴我哪裡好玩,哪裡好吃,哪裡有故事。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廈門淺印象

文,圖/ 宋新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