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福建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土楼规模庞大,气势恢宏。曾经被某国的侦查卫星误认为是中国的大型军事设施,被密切关注。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历史上有六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秦朝,东晋,唐朝,南宋,明末,及郑成功抗倭时期。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安徽几省的人们,因为躲避战乱,纷纷南下迁徙。近的就跑到湖南江西,再远就是浙江福建,更远的甚至跑到广东台湾海南,最远的跑去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等。

福建客家土楼

客家人是始于秦朝末至宋朝初的南迁汉族人在闽、粤、赣交界地区,融合了畲峒山区少数民族等形成的民系。而福建的客家人大多数是河南开封,南阳等地迁过来的。

福建客家土楼

高北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东南面的高头乡高北村,背靠海拔近800余米的金山。全村几十座土楼,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楼群分布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东南的高头乡11个自然村内。凝聚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物,是汉民族独有的建筑艺术瑰宝。承启楼坐落在高北土楼群的核心位置,东为世泽楼、五云楼,西邻侨福楼,均保存完好。众土楼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呈现一派美妙无比的田园风光。高北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东南面的高头乡高北村。

承启楼位于高头乡高北村,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侨福楼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为圆形土楼,建于1962年,坐北朝南。直径45米,高3层,内通廊式。全楼有30间(厅),设1座大门。第二层通廊由木质结构悬挑,第三层通廊挑出更多,且设腰檐,檐下以木板封闭作贮藏室。祖堂中西合璧,在后侧中轴线上,向内院突出,正面有4根西式圆形石柱。内院以花岗石铺地。门外围墙包围,设外大门,形成一个院落。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2004年1月,永定县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洪坑村荣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0年2月,南靖土楼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1年4月6日,南靖县成立福建土楼(南靖)景区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

2011年8月30日,福建土楼(永定·南靖)景区荣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