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汽車產業投資新政?海馬新能源轎車項目獲河南發改委審批

搶跑汽車產業投資新政?海馬新能源轎車項目獲河南發改委審批

眼見汽車產業投資新政要抬高新能源汽車入場門檻,海馬新能源獲得河南省發改委的轎車項目審批。

7月9日,河南省發改委發佈了《關於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跨細分類生產新能源轎車技改項目核准的批覆》。這意味著,海馬新能源獲得了在河南投建新能源轎車項目的許可,如果再獲得工信部企業和產品准入,就將可以量產銷售新能源轎車。

投資6.1億元,新增5萬輛電動轎車產能

《關於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跨細分類生產新能源轎車技改項目核准的批覆》(下稱批覆)稱,河南省發改委同意建設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海馬新能源)跨細分類生產新能源轎車技改項目(下稱項目)。

搶跑汽車產業投資新政?海馬新能源轎車項目獲河南發改委審批

批覆顯示,項目總投資6115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46000萬元(含利用原有固定資產310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15150萬元。新增投資全部由海馬新能源自籌解決。

另外,項目建設內容為:改造原總裝、車體、塗裝、衝焊等聯合廠房及其他生產設施,新購置生產及試驗檢測設備51臺(套),在總產能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新增5萬輛電動轎車生產能力,其他乘用車和N1類載貨汽車生產能力調整為1萬輛。

可以看出,在項目獲河南發改委核准之前,海馬新能源的總產能為6萬輛,全部應為“其他乘用車和N1類載貨汽車”。

海馬新能源的前世今生

跨細分類生產新能源轎車獲得河南省政府批准,是海馬新能源“6升7”的關鍵一步,

對其來說意義重大。

討論這個問題,要從海馬新能源的身世說起。

海馬新能源是海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馬集團)的全資子公司。2007年,海馬集團收購鄭州輕型汽車製造廠,成立了海馬商務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海馬商務),該公司於2017年12月正式更名為“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同時完成了工商變更。

搶跑汽車產業投資新政?海馬新能源轎車項目獲河南發改委審批

直到此時,與海馬商務相同,海馬新能源的整車生產範圍僅限於商用車和6字打頭的“其他乘用車類”,而不包括7字打頭的“轎車類”(見下圖)。

搶跑汽車產業投資新政?海馬新能源轎車項目獲河南發改委審批

信息來源:工信部裝備工業司《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03批)(下圖)

搶跑汽車產業投資新政?海馬新能源轎車項目獲河南發改委審批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發改產業﹝2017﹞1055號),“乘用車細分類為轎車類、其他乘用車類”;在工信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轎車類和其他乘用車類分別以數字7和6打頭。

海馬集團旗下其實有多個轎車生產資質,但如果能順利新增海馬新能源的轎車生產資質,也是一項重要資產。類似的,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同樣獨立獲得了資質,價值不菲。

獲省政府核准,海馬新能源“6升7”邁出關鍵一步

那麼,海馬新能源為何可以謀求“6升7”,跨生產類別生產轎車類產品?

上文提到的發改產業﹝2017﹞1055號規定,現有乘用車、商用車企業申請建設跨細分類(乘用車細分類為轎車類、其他乘用車類,商用車細分類為客車類、半掛牽引車及貨車類)投資項目,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具有擬生產產品的完整研發經歷、專業研發團隊和正向研發能力;擬生產的產品達到國內同類產品先進水平;上年度新能源汽車產量佔比高於全行業平均水平。

發改產業﹝2017﹞1055號文件,明確的是投資項目的政策。至於審批主體,明確的文件是《國務院關於發佈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的通知》(國發〔2016〕72號)。

根據(國發〔2016〕72號)的規定,對機械製造類的汽車產品,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由國務院核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含現有汽車企業跨類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准;

其餘項目由省級政府核准。

跨細分類生產屬於“其餘項目”,海馬新能源“6升7”項目,獲得省政府核准即可。這就是河南發改委同意海馬新能源跨細分類生產新能源轎車項目的依據所在。另外,海馬新能源將燃油車產能轉移到新能源轎車上,也比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

項目獲批,跑贏汽車產業投資新政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獲得了省政府核准又如何?海馬新能源要生產新能源轎車,這只是走完了第一步而已——根據相關規定,海馬新能源還需要獲得企業及產品公告,前面還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等攔路虎。

但是,如果按照新的產業投資政策,連投資項目都很難獲批。

新政策將新汽車項目的門檻提到高難可攀的地步。7月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就《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這份投資規定意見稿規定,

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不得在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省份建設:

(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二)存在同產品類別新能源汽車殭屍資質。

(三)現有同產品類別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產量未達到建設規模的80%。

按照這個標準,目前,絕大多數省份無法獲得純電動企業建設投資項目。再加上新的投資規定意見稿對新建純電動汽車整車企業投資項目產品提出了較高的技術要求,未來,新建純電動汽車項目將難上加難。

搶跑汽車產業投資新政?海馬新能源轎車項目獲河南發改委審批

在新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正式落地之前,海馬新能源純電動轎車投資項目獲批,已經算捷徑,但能否獲得工信部准入,真金還需火煉。而其他一些試圖通過老政策完成“6升7”的項目,同樣也在和時間賽跑。(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