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強強聯合寶馬提前卡位,這項技術或將顛覆新能源汽車格局!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勢頭強勁,自主品牌完全搶佔了近乎整個市場。而傳統大車企也開始了在這個領域的漫漫征途。就連豐田這樣把非插電混動玩得爐火純青的大佬,也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加大投入力度。

近日,豐田、日產、本田與電池巨頭松下公司將聯合進行固態電池的研究。

日本強強聯合寶馬提前卡位,這項技術或將顛覆新能源汽車格局!

此次研究還獲得了日本經濟產業省提供的1400萬美元資金支持,研究中心的最終目標是開發出一種新型固態電池技術,能夠在2030年之前為電動汽車帶來800公里的續航能力,目前主流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大約為400公里左右。

日本強強聯合寶馬提前卡位,這項技術或將顛覆新能源汽車格局!

為什麼日本人要在固態電池方面發力?先跟藍寶來了解下固態電池吧:

什麼是固態電池?

日本強強聯合寶馬提前卡位,這項技術或將顛覆新能源汽車格局!

固態電池是指電池結構中不含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的儲能器件,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固態電解質組成。

固態電池有什麼優勢?

日本強強聯合寶馬提前卡位,這項技術或將顛覆新能源汽車格局!

固態電池相比現在的鋰離子電池,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而且能夠在溫度更低的環境下使用。

全固態鋰電池當前能量密度

約400Wh/Kg,預估最大潛力值達900Wh/Kg。而目前主流的三元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可以達到130-220Wh/kg,實驗室裡的三元電池則可以達到300Wh/kg。

固態電池體積更小、更輕薄,而且可以根據需求調整電池的形狀,因此純電動汽車的電池佈局可以更靈活,也不會過分侵佔車內空間,車身重量的問題隨之得到解決。

安全性更高、不會在高溫下發生副反應、同時也不必設計像三元鋰電池那麼複雜的熱管理系統,可以節約成本同時降低重量

誰在研究?

日本強強聯合寶馬提前卡位,這項技術或將顛覆新能源汽車格局!

鋰電池材料評價研究中心(LIBTEC)——東麗、旭化成、三井化學、三菱化學等材料廠商;豐田、本田、日產等大型汽車廠商;松下、GS湯淺等電池供應商。

寶馬 —— 2017年12月,寶馬宣佈與電池技術公司Solid Power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係,開發並計劃商業化電動汽車的固體電池技術。

大眾 —— 2014年12月,大眾汽車公司收購了QuantumScape公司約5%的股權,QuantumScape是美國的一家初創科技公司,致力於開發新固態電池技術。

菲斯克汽車 —— 菲斯克宣稱,它正在開發的固態電池的能力密度是現有電池的2.5倍,續航里程可達500英里;而充電最快可在1分鐘之內完成。

戴森 —— 英國家電巨頭戴森宣佈將在2020年量產一款電動汽車,其中電池組為一種可拆卸的盒式固態電池組,安裝在傳統燃油車發動機艙的位置。

除了車企,還有博世、德國大陸、法國博洛雷、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寧德時代、珈偉股份眾多重量級的玩家參與。

是否真的有前景?

日本強強聯合寶馬提前卡位,這項技術或將顛覆新能源汽車格局!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先後制定了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的研發目標:

日本政府提出,2020年動力電池電芯能量密度將達到250Wh/kg,2030年達到500Wh/kg;

美國先進電池聯合會(USABC)提出將2020年電芯能量密度由原來的220Wh/kg提高至350Wh/kg;

中國國務院《中國製造2025》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要達到300Wh/kg,2025年達到400Wh/kg,2030年達到500Wh/kg。

日本強強聯合寶馬提前卡位,這項技術或將顛覆新能源汽車格局!

上述國家提出的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的2020年的目標是可以通過現有的鋰離子電池技術來實現的。不過若想達成更高能量密度的目標,固態鋰電池將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雖說中國無論從電池企業還是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都佔有足夠重要的地位,然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看似穩固的行業離顛覆可能只差三天。居安思危才是目前中國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應持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