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故事:消失的千年古县 经县

经县是曾经出现在威县北部区域的汉时古县,从东汉初期设置,到公元1073年废县设镇,前后经历的千余年的时间,经县留下的历史资料很少,大多是只言片语,散落在众多历史书籍中,研究的难度很大。长期以来,对经县的研究并不被重视。史志方面梳理威县的历史,多以广宗—宗城—洺水—威县这一脉络为主线,经县—经城县这一脉络的信息多被忽视。经城在威县北部存在千余年,研究经县的历史对丰富威县历史资料非常重要。

经,古字为“巠”,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为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说文解字》卷十三之糸部“经织也。从糸巠声。”从字面理解,经县之名或与丝麻有关。

从历史零散的记述中看,经县确实和丝织有关。棉花是明朝时才从西域传到中原的,明朝以前没有棉花,那时候穿的衣服都是丝麻织物。上交的赋税也是一种丝织物叫绢,也叫上税纳绢。历史上经县之域,气候适合种桑养蚕,有大面积的桑葚树,种桑养蚕是农业的主要经济作物,经县所在的巨鹿郡是两汉时期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威县故事:消失的千年古县 经县

东汉刘歆著的《西京杂记》记述这样一件事:西汉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夫人霍显想让女儿霍成君取皇后而代之,便用24匹蒲桃锦、25匹散花绫收买女太医淳于衍,让她寻机毒死许皇后。淳于衍畏于权势,贪于财利,毒死了许皇后,霍光的女儿如愿被册封为皇后。霍显收买女太医用的散花绫在当时是非常名贵的丝织品,只有宫廷才能用。《西京杂记》上说“绫出巨鹿陈宝光家。”当时,整个汉朝只有陈宝光的妻子会织这种绫,霍显就把她请到家里用她研制的特种织机,60天织成一匹,每匹价值万钱。织造巨鹿散花绫要用120镊的织机,也就是说每平方厘米要达到600根经丝,而当时普通绢的经丝每平方厘米只有50根,即使是满城汉墓出土的细绢,每平方厘米也只有200根经丝,所以,巨鹿陈宝光家创织的散花绫既需要特制的提花织机,又需巧手织女费时60天才能织成一匹,工艺精湛,价格昂贵,自是当时丝织品中的上乘之作。

由于陈宝光家的影响,巨鹿丝织业成为一项传统产业,到东汉时,巨鹿又生产出一种细绢,因其名贵时称名缣。大将马援率军北击乌桓,班师回朝时,朝廷赏赐他的就是300匹巨鹿名缣。

东汉初期,朝廷在以丝织业闻名的巨鹿郡设立新县,并以“经”命名,说明经县区域的丝织业很有特色,在巨鹿郡应该也最好的,同时也说明朝廷对经县的丝织业很认可、很重视的,很有可能是为皇家生产名贵丝质品的基地。

威县故事:消失的千年古县 经县

经县能生产高质量的丝织品,与其所在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县城西行20余里,有个非常有名地方叫叫沙丘,应在经县管辖范围之内。《竹书纪年》记载“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赵主父及子惠文王游沙丘异宫是也。”《史记》之秦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崩于沙丘平台。或曰平台,沙丘宫中之台也。”通过这记载,可以看出从商朝末期开始,直到秦朝,沙丘是历代统治者行政副中心,建有宫殿,比如商纣王修建的离宫别馆,赵武灵王和其子惠文王的沙丘异宫,秦始皇的沙丘宫等,有的王曾长期居住在这里。沙丘当地出产的丝织品可能直接供应到行宫,宫廷的更加精细化的要求,会促使这里的丝织品品质和款式不断提升和发展,使高端丝织品更加符合宫廷的要求,外地的先进织纺技术通过宫廷传播到当地,所以,历经上千年的宫廷熏陶和技术演化,到了西汉时期,这一区域的丝织业已达到了全国最高水平。

历史上,经县之域有很多成片的桑树林,历史上著名的桑林(地名)就在这里,《读史方舆纪要》说桑林在经县南,唐兴元年间的桑林伏击战就发生在这里,大批人马在桑树林里埋伏,鸟兽不惊,说明经县的桑林很大,种桑养蚕和丝织在唐朝的时候依然是很重要的产业。

到了宋金时期,经城县已经被裁撤很多年后,丝织业依然是支柱产业,金正隆三年(1158年)刻石的《洺州宗城县新修宣圣庙学记》记录了:“宗城为临洺之大邑,桑麻万户,鸡犬之声相闻。”

这些直接和间接的历史记载,都把经城和丝织联系在了一起。

二、历史沿革

经县之地,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在秦属钜鹿郡,西汉属巨鹿郡堂阳县。

经县的最早记载出自《汉书》地理志卷28:“巨鹿郡,秦置。属冀州。户十五万五千九百五十一,口八十二万七千一百七十七。县二十 ……堂阳,有盐官,尝分为经县。”经县县治的位置大致在威县高公庄乡经镇村西北二十里(《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六河北道之贝州:“经城县,上。四。东至州六十里。本後汉分前汉堂阳县,於今县西北二十里置经城县。)。可能是威县七级镇的古城村附近,不能确定,古城村曾是后赵建始和金元时期洺水县的县城。

晋时经县属安平国。当时安平国管辖八个县,八个县分别是信都、下博、武邑、武遂、观津侯相、扶柳、广宗侯国、经县。(摘自晋书)

公元441年,后魏太平真君2年,撤销经县,并入南宫县(《魏书》地形志:经后汉、晋属安平。真君二年并南宮,后复属。)

威县故事:消失的千年古县 经县

公元486年,魏孝文帝太和十年,重置经县,经县治所在今威县高公庄乡经镇,不久在经城县理设置广宗郡。出自《太平寰宇记》卷54:“太和十年,又于今理置经县,续于县理置广宗宗郡。”《威县志》:公元487年,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置广宗郡。

公元556年,齐文宣帝天保七年,撤销广宗郡和经县,移武强县于此。

公元578年,后周武帝建德七年,复于此置广宗郡(此时为武强县治)。

公元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撤销广宗郡。

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移武强县于武强城南,复在此置经城县,属贝州。

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析经城县置府城县,在县东南。

以上资料参考自《隋书》卷30,志第25之地理篇; 《元和郡县图志》卷16,河北道一之魏州;《太平寰宇记》卷54,河北道三之魏州;《读史方舆纪要》卷15。

公元601年,因避太子杨广讳,改广宗县为宗城县,经城、宗城、府城并存。

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府城县并入经城县。

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罢贝州,宗城、经城两县改属清河郡。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废宗州,宗城县归属贝州 (《唐会要》卷71,州县改制下之河北道)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以宗城、经城及冀州之南宫、武强置宗州,析经城置府城县。(《新唐书》志第29地理3)

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分置沙丘县。公元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撤销沙丘县。(《旧唐书》志第19地理2)

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废宗州,省府城入经城,省武强入清河,余县皆还故属 (《新唐书》志第29地理3)。另《旧唐书》志第19地理2记载:“九年,废宗州及府城、武强二县,以经城、宗城属贝州,南宫属冀州。”

公元906年,唐昭宗天佑三年八月,设宗州,置在经城县,割隶魏州。(出自《唐会要》卷71,州县改制下之河北道)。另《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四之魏州记载:天祐三年,割貝州之夏津、臨清、永濟、宗城、經城,相州之内黄、成安、洹水,博州之清平来屬(魏州)。

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六年,省经城县为镇入宗城县。此时宗城县管辖五乡及盖馆、武道、经城三镇。(出自《宋史》志第39,地理2;《元丰九域志》卷一四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之北京)

 

 三、经县的地理形胜及历史事件

枯绛渠,在经城县西,《水经注》称绛渎,《通典》称枯绛渠。是古漳水的徙流,今已消失。是历史上一条很重要的河流,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通典》明确指出,枯绛渠是古冀州和兖州的分界线,枯绛渠以东之域属于兖州, 《通典》卷178州郡典记载: “贝州今理清河县。兖、冀二州之域。河自大岯山北过绛水,至于大陆。按检地志云:“枯绛渠在经城县界,北入信都郡界。”又按:经城县在郡理西北五十四里,今郡理乃在绛水之东,古兖州之域。其在绛水之西诸县,是古冀州之域,即此地界也。” 历史上很多史书都把威县列入冀州,可以由此得知威县历史上属于古兖州之域。

薄洛津,在经县故县西边,可能是漳水改道后,在其故河道低洼之处形成一个湖,湖中多河蚌,当地土语称河蚌为“薄洛”,故得此名。《水经注》:漳水又历经县故城西,水有故津,谓之薄落津。《后汉志》:经县西有薄洛津。《战国策》所谓河薄洛之水。《史记·赵世家》中赵武灵王说:“吾国东有黄河、薄洛之水”,应该说得就是这里。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春天,袁绍打败公孙瓒,攻灭其根据地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凯旋返回的途中,主力部队路过薄洛津,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三月上巳日,因为古时农历三月上巳日是欢聚饮酒的节日,在这天进行的宴聚谓之禊饮,所以,袁绍在薄洛津率其宾从举行庆功宴会。宴会期间突然传来一个噩耗:叛军乘后方空虚,攻占了袁绍的老窝邺城,还杀死了太守栗成,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大惊失色,人心浮动。只有袁绍面不改色,言笑自如,稳定了军心,袁绍回军之后,很快平定了反叛。《水经注》记述的“昔袁本初还自易京,上已届此,率其宾从,禊饮于斯津矣。”说得就是这件事

张甲河,《水经注》记述,黄河故渎在馆陶地域决堤分出屯氏河,屯氏故渎向东北延伸,为屯氏别河。屯氏别河故渎又向东北,迳信城县,为张甲河。张甲河故渎在广宗县遇到清河后分为两渎,左渎迳广宗县故城西,又北迳建始县故城东。左渎又北,迳经城东,缭城西,又迳南宫县西,北注绛渎。唐中宗神龙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姜师度累迁易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为河北道监察兼支度营田使,当时张甲河已是枯河,姜师度在距离经城县城西南四十里的地方开张甲河故渎,以利民。(《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唐志》云:经城西南四十里有张甲河。神龙二年,刺史姜师度因故渎开以利民。)张甲河左渎贯穿古威县南北,从经城县东10里处向北流入南宫。《太平寰宇记》记载:張甲枯河:在縣東(经城县)十里。

桑林之战,《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唐兴元初,朱滔攻田绪贝州,久之未拔,成德帅王武俊、昭义帅李抱真,合兵进救。距贝州三十里,武俊先伏兵于桑林。合战,伏发,滔大败,走德州。胡氏曰:桑林在经城县西南。

经(城)县几度存废,最后消失湮灭在历史的迷雾之中,一千多年的变迁,经城由县变为镇,由镇变为村,千年的兴衰化为云烟,清朝末年,威县诗人张扶阳路过经县故址,面对满目荒凉的经镇村,写下了《经城怀古》:

村南古佛绣苔生,荒市人家卖饼伧。

瘦马一鞭风雪里,行过拓拔旧时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