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了!富陽社區有重大調整,影響數十萬人!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22個新增社區今日將授牌,

此次調整後,

富陽社區總數由28個增至50個。

這是富陽邁向

都市化社區治理模式的堅實一步。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富陽社區新版圖

本次全區社區規模調整,具體以現有富春、東洲、鹿山、銀湖等4個街道社區調整方案為基礎,結合城市發展整體規劃。同時還將編制主城區、江南片區、新登片區等3大片區,富春、春江、東洲、鹿山、銀湖、新登、大源、場口等8箇中心鄉鎮(街道)2018-2028年全區社區建設規劃布點,確保既管當前,又顧長遠,立足於融杭發展目標,實現美麗有序發展。

富春街道

社區由22個調整為35個

點擊看大圖↓↓↓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東洲街道

社區由0個調整為4個

(採取“3+1”模式,橫山社區成立後託管)

點擊看大圖↓↓↓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鹿山街道

社區由1個調整為2個

點擊看大圖↓↓↓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銀湖街道

社區由1個調整為5個

點擊看大圖↓↓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新登鎮

保持不變

春江街道

根據江南新城建設情況適時設立。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打造社區“10分鐘服務圈”

根據最終調整方案,富陽區將打造社區“10分鐘服務圈”,強化社區治理能力。新劃分社區後將強化社區治理能力,以不打破現有網格為目標,統籌考慮公安派出所治安區劃及街道社區間協調配合管理等因素,將現有部分社區進行合理拆分,進一步提升治理水平。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統一社區規模、縮小社區範圍,提高服務群眾能力。據瞭解,為了確保調整後各社區區域與人口規模相對均衡、穩定,社區面積一般控制在2平方公里以內,規模一般在2000—3000戶左右、常住人口8000-10000人左右,利於社工高效地服務轄區內群眾。本次調整還充分考慮調整後社區辦公用房配套保障和轄區範圍內公共資源配置效率,跨區域辦公、樓上辦公等不利於服務群眾的問題將基本解決。

全面加強富陽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

社區是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基礎單元,是黨委政府惠民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的關鍵環節。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進一步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水平,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

变了!富阳社区有重大调整,影响数十万人!

向上滑動閱覽

藍圖繪就,框架鋪開,到2020年,富陽又設立了“小目標”,要實現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拓展和豐富。具體來說,就是促進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體系更加健全,街道工作職能職責更加清晰,社區功能定位更加準確,黨在城市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更加有效,城市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現代化。

理順責任體系,全面加強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組織領導。構建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責任體系,區委每年至少專題研究一次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強化城市區域黨建共建意識,推動區、街道、社區三級和駐區單位黨組織互聯互動,建立社區基層黨建共建辦公室,由社區黨組織牽頭,駐區單位、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和群團組織等參加,助推社區事務發展。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基層社會治理的一條紅線,突出發揮好城市基層黨建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機制引領“四個引領”作用,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有關單位各司其職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協同運行機制。

理清職責權限,增強街道黨工委統籌協調功能。紮實推進街道職能轉變,落實街道加強黨的建設、統籌區域發展、組織公共服務等8個方面職能,制定街道權責清單,切實推動街道工作重心轉移。優化街道黨政機構和下屬事業單位設置,街道綜合性辦事機構和事業單位個數應嚴格控制在上級文件規定數額範圍之內,探索因地制宜設立社區建設管理辦公室。以街道內設機構調整為基礎,科學制定人員編制方案。完善街道制度保障,深化“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落實街道相關權利。實行區級機關部門職責准入制度,區級機關單位不得隨意將工作職責下放到街道。

理定功能定位,建設社區黨組織堅強戰鬥堡壘。強化社區黨組織政治功能,嚴格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各項制度。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意識形態工作,強化基層黨組織對基層意識形態領導權、主導權。切實推動黨的紀律向城市基層延伸,織密城市基層監督網。鞏固和發展新時代城市基層統戰工作,帶領群眾聽黨話、跟黨走。按照有利社區治理、有利服務群眾、有利資源配置的原則,穩妥推進社區規模調整工作。完善社區黨組織、居委會、公共服務工作站“三位一體”服務管理模式,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按要求配備社區公共設施、運轉經費保障。持續開展社區牌子多、事務多、蓋章多“三多”清理,執行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制度,推進社區減負增能。建強專職社區工作者隊伍,堅持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待遇上關愛、生活上關懷的理念,完善社工選聘使用、管理考核、教育培訓、培養選拔、激勵保障等制度。

強化兩個覆蓋工作,提升城市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鞏固深化行業系統黨建,壓實行業系統牽頭單位抓業務工作與抓黨建工作的雙重責任。統籌推進兩新組織黨建,堅持“一核多堡”的組織設置形式,在每個兩新組織集聚區建立融黨群服務、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區域性樞紐型黨群服務中心。全面加強撤村進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村改社區黨建,提升合作社規範化管理。強化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技術支撐,以互聯網為依託全面探索和推進智慧黨建,積極推進富陽區基層黨建信息平臺與平安富陽等基層治理綜合信息平臺互聯互通。

強化實質作用發揮,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深化“兩網合一”,採取一網格一支部(或黨小組)形式,把黨的組織和工作延伸覆蓋到每個治理網格。按照1:1比例配齊專職網格員,梳理制定網格員工作清單,推進全科網格員隊伍建設。開展“組團聯社”,推動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和幹部進網格,深化在職領導幹部進居住地社區亮身份活動。屆期內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要走遍所有社區網格和困難戶,社區幹部要經常性走居入戶。引領推進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建設,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一定四議”工作機制,加強對業委會換屆的指導,鼓勵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幹部進入業委會參與小區事務管理。進一步完善黨組織領導的居民自治機制,深化社區黨務居務財務等“三務”公開,建立完善社區自治章程、居民公約等,推動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以及民主黨派人士發揮專業特長,參與社區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