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仍遠 廣汽傳祺的告別與再出發

偉大仍遠 廣汽傳祺的告別與再出發

當這家最具成長性的中國品牌向追尋偉大邁進之際,或許它更應該清楚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

2018年7月21日,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體育館,絢爛的舞臺、熱情的歌舞、隆重的頒獎以及嶄新的夢想,廣汽傳祺用一臺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慶典來進行告別與再出發。

告別的是鑄夢十截;迎接的是追尋偉大。

“廣汽傳祺相信,如果每個人都敢於追尋偉大,世界將會更美好。”廣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鬱俊在發佈全新企業品牌和文化體系時如是說。

要點概括如下:其品牌價值觀為敢夢想、勇擔當、恆進取;其品牌個性為睿智前瞻、堅毅執著、活力創新;其發展目標為打造世界級品牌,全球化企業;其品牌使命則致力為消費者和公眾創造愉悅的移動生活。

一邊是熱鬧的十週年慶典,一邊則是市場的警醒。

2018年上半年,廣汽傳祺以26.8萬輛銷量,同比增長6.9%收官。但硬幣的另一面,其王牌車型傳祺GS4累計超過30%同比下滑;被寄予厚望的傳祺GA4銷售疲軟以及從高端逐漸走下人間的傳祺GS8均在展示市場更殘酷的一面。

這一面,殘忍卻真切,在沖淡十週年喜悅的同時,也試圖提醒著傳祺品牌:偉大還遠。

偉大仍遠 廣汽傳祺的告別與再出發

突圍者

廣汽傳祺的成長曆程,代表著廣汽人在自主品牌發展上的堅持與創新。

2005年,廣州長隆酒店,廣汽集團召開“廣汽工業集團自主研發與自主品牌戰略研討會”。這次會議上,廣汽集團確定發展自主品牌的戰略統一,提出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正向開發道路,集中力量創建一個全新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與生產平臺。

這被稱之為“長隆會議”,也是廣汽乘用車發軔的開始,承載著“中國夢、汽車夢、廣汽夢”的品牌願景。

廣汽乘用車開始發力。

2007年6月,廣汽自主品牌番禺用地簽約。同年11月,廣汽乘用車項目通過評審。2008年,廣汽乘用車成立,以全球化視野與目光,正向研發先行,立志成為中國汽車發展崛起的中堅力量。

此背景下,孕育了後來中國乘用車發展的旗幟——傳祺品牌。

2010年,傳祺品牌誕生,這是廣汽乘用車整合全國乃至全球資源投入的品牌,在廣汽內部更是被期待著是“去合資化”的急先鋒,也是整個珠三角地區備受重視的自主品牌。

“終於能在市場上用帶有自己LOGO的自主產品參與到全面競爭中,而不是完全依靠本田、豐田等外資企業的產品去賺取利潤。”

出生不凡,期待滿滿。2011年,傳祺走上“高端定位、品質優先、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

但後發者的現實,讓傳祺在終端市場沉默了4年。

偉大仍遠 廣汽傳祺的告別與再出發

GS4的到來成為轉擇點。

2015年4月,GS4低調而精準地進入哈弗H6和長安CS75所在的主流緊湊級SUV市場,短短半年時間,不僅迅速實現月銷2萬輛成績,更是開啟了廣汽自主持續三年的高速成長。

更重要的是,GS4的崛起不僅讓廣汽傳祺一躍而起,更是為傳祺GS8、GM8高端車型的出擊奠定了強勢基礎。

傳祺品牌不僅締造了傳祺增長的速度,更是實現了高質量的發展。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2015年,廣汽傳祺累計銷量超過19萬輛,同比增長63%,傳祺一舉超越了同儕的多個國有自主品牌。

2016年,廣汽傳祺乘勢而上,全年累計銷量達到37.2萬輛,同比勁增90.66%。中大型SUV傳祺GS8一擊即中,在上市短短3個月後就逼近萬輛大關,強勢捅破了自主車久攻不下的15萬元和20萬元天花板。

2017年,傳祺品牌繼續高歌猛進,累計銷量達到50.86萬輛,逆勢同比大幅增長37%,實現營業收入545.76億元,同比增長54.46%。

相比大多數還靠合資品牌養著的自主同行,傳祺品牌不僅最先實現盈利,且成為廣汽旗下所有子品牌中(含合資品牌)利潤貢獻度最大的版塊。

非常的速度,非常的成績。可以說,在六大汽車國企中,傳祺品牌就像一支利箭,繼長安之後又成為車市的自主品牌突圍者,不僅讓廣汽自主品牌夢得到強勢踐行,也是自主品牌奮力向上的先行者,讓廣汽集團在國有車企比拼競爭力不斷加強,在製造強國中有力承擔“中國夢、汽車夢、自主夢”的急先鋒角色。

十年成長,這家嶺南車企充分展示了嶺南地區中包容、奮進、低調以及務實的文化與活力,以“中國質造”的發展新模式在改革奮進大時代背景下成為廣州的新名片。

但傳祺品牌並未如願成為真正樣本。進入2018年,廣汽傳祺驟然遇冷。

偉大仍遠 廣汽傳祺的告別與再出發

驟然遇冷

熱鬧、喧囂以及亢奮的十週年無法融解傳祺的現實窘境。

來看三款戰略車型數據。

2018年1月,佔據品牌銷量七成的傳祺GS4銷量為3.40萬輛,同比下滑2.7%,堪堪守住局面。但接下來的5個月內,傳祺GS4遭遇拋物線式下滑。以6月為例,傳祺GS4銷量僅1.43萬輛,同期遭遇腰斬。

另一款是被寄予厚望的傳祺GA4。該車型前6個月累計銷量1.83萬輛,月均銷量剛剛邁過3000輛,被榮威i6、啟辰D60、名爵MG6甩在身後。它的失落讓傳祺在轎車領域踏空,在2018年失去高速增長的最大推力,“轎車振興計劃”受到質疑。

還有旗艦車型傳祺GS8。在經歷月銷過萬輛的短暫輝煌之後,傳祺GS8一度穩定在7000輛標準上。但進入2018年,隨著更多競爭者出現,其內部傳祺GS7分流,傳祺GS8遭遇同比六連降,月銷萬輛的“神蹟”不再。

傳祺GS4大幅下滑、傳祺GA4一擊不中以及傳祺GS8黯然退守,這些醒目而脆弱的數據不斷挑動著傳祺神經。

品牌發佈會上的昂揚與銷售數據的疲軟,哪一個才是最真實地一幕?在歡慶品牌十週年並向偉大追尋的情況下,這樣的思考尤為需要。

問題出在哪裡?

偉大仍遠 廣汽傳祺的告別與再出發

有業內人士分析,3年來傳祺GS4、傳祺GS8和傳祺GM8一系列車型的成功之後,公司營銷體系放鬆警惕,驕傲的情緒開始在經銷商和管理者中蔓延,忽視了市場的敬畏和競爭的殘酷。

但這忽視了一些重要環節,幫寧工作室試圖勾勒一個清晰的廣汽傳祺。

首推團隊換防問題。2016年12月,一手開啟傳祺高速增長的吳松的責任田從廣汽傳祺轉變為廣汽豐田,傳祺品牌正式交由鬱俊主要負責。

此後的2017年,廣汽傳祺進入高管密集調防。2017年7月,原廣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古惠南調任廣汽新能源總經理;

同年9月,原廣汽乘用車副總經理肖勇出任廣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同時期,原廣汽乘用車副總經理梁偉彪兼任宜昌分公司總經理。

此外,鄭純麒、曹衛兵、席忠民等3位傳祺品牌高管也調往廣汽新能源汽車公司,出任副總經理。原廣汽傳祺汽車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向毅則前往廣汽三菱任職。

從產品戰略看,作為過去3年成長性最好的中國品牌,傳祺與榮威光榮地佔據自主品牌發展第二陣營。

偉大仍遠 廣汽傳祺的告別與再出發

但它們之間亦有區分,尤其在產品佈局上更甚。以GS4為軸,傳祺先發力高端GS8,繼而推出GS3與GS7,堅持在SUV領域裡與市場較勁。直到今年1月,傳祺轎車戰略性產品——GA4才姍姍來遲。

榮威則選擇了另一條路。在RX5點燃市場之後,榮威選擇兩條腿走路,首先推出榮威i6。在轎車與SUV全面佈局後,榮威帶來了RX8,開始向上攀高。

結果導向明晃晃地展示著差別。2018年上半年,榮威i6保持穩定輸出,讓上汽榮威攫取到轎車市場復甦的果實,依然保持不錯增長。

但反觀傳祺,GS3、GS7分別對GS4、GS8產生分流,似在表明傳祺品牌在SUV上的盲目自信。而GA4也沒有當年GS4的先發優勢,落後大盤的它似乎錯過最好時機。

無法判斷價格哪個品牌未來會發展得更好,目前只有吉利已充分證明:只有兩條腿都保持競爭力,才能逆勢上揚。

按照規劃,傳祺品牌在2019年要登陸美國,進入這個從未有中國品牌真正立足的市場,向全球品牌發起衝擊。但如果沒有本土市場的繼續強大,它又如何在全球追尋偉大?

十週年的夜晚,作為獲得特別貢獻獎的一員,吳松前後三次舉起獎盃向周圍示意。外界無法去揣測他的真實心境。一面,他負責的廣汽豐田是2018年上半年表現最好的合資品牌,甚至沒有之一;另一面,他曾一手打造的傳祺品牌在慘烈的市場競爭之中正被步步緊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