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剛滿30歲的星巴克似乎正提前遭遇中年危機,中國市場上正被以瑞幸、連咖啡為代表的年輕國產咖啡品牌“圍剿”。其中年紀最大的連咖啡也不過只有3歲。壓力之下,始終慢半拍的星巴克終於要邁開步子,發力外賣市場。

吹風許久的星巴克外賣,這一次會不會又是隻聞樓道聲?

另一方面,面對巨頭星巴克的發力,年輕的新秀有底氣應戰嗎?著力點在外送市場的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一、進軍外送,星巴克準備好了嗎?

在6月底的財報分析師會議上,星巴克總裁兼CEO Kevin Johnson透露了中國區外賣服務的最新信息,表示中國團隊正在與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商討派送方面的合作事宜,且預計能在今年年底前成型並付諸實施。

皓哥認為,星巴克進軍外賣更像是一場咖啡王者保衛戰,但是想打好這場保衛戰,並不容易,畢竟現在消費者意識覺醒以後,已經不再是由賣方說了算的時代。況且,進軍外送市場還得先過四道關卡。

第一道,門店的供給不足,必然遭遇產能瓶頸。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在星巴克購買飲品多數都要排隊等候,少則十分鐘,多則半小時,很少能隨做隨走。星巴克咖啡都是門店現做,人手有限,滿足堂食需求尚有壓力。這麼捉襟見肘的供給能力,讓人汗顏。

若要開拓外賣市場,訂單量一定會在短時間內暴增,現有門店供給必然無法支撐。這就需要對門店進行擴張改造、開設外賣專用通道,增加產能。類似麥當勞、肯德基的甜品站是其可參照的樣本,但是問題又來了,門店改造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但凡裝修過的人都知道,成本控制、空間設計、人員遞增等,都是擺在前面的障礙。

第二道,弱化“第三空間”概念,降低品牌形象等隱性價值。

一流的線下門店體驗,可以說是星巴克的立身之本。有人曾說,去星巴克已經不是單純喝咖啡的,更多的是滿足朋友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商務會談、閨蜜下午茶這些都是星巴克最先帶給國內消費者的新鮮體驗,甚至可以說其締造了一種生活方式。星巴克立足“第三空間”概念,強調獨立於家庭、職場,幫助消費者在寬鬆、舒適的環境中自由的釋放自我。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若後端供給沒跟上,外賣引起的產能分流就會直接影響門店的消費體驗。更重要的是,開展外送業務,將會影響星巴克在消費者心智中的第三空間屬性,動搖門店立身根基。並且,外賣的互聯網屬性,將會削弱星巴克沉澱已久的精神、文化特徵,影響品牌的深層、長遠價值。

如果星巴克的魂不在了,那麼你還願意買這杯咖啡嗎?

第三道,咖啡品類特殊,對物流配送要求極高,否則影響產品品質。

咖啡對時間敏感,熱飲在下單20分鐘內必須送到,否則將明顯影響口感,並且還要求在配送過程中不能灑杯,因此相對餐食等品類,咖啡的配送難度更高。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同時,外送競品已建立了相對成熟的配送體系,這對星巴克形成了不小的壓力。譬如連咖啡自建的配送體系,要知道早期連咖啡就是為第三方品牌咖啡提供外送服務起家的,這也為其積累了紮實的垂直配送能力;瑞幸咖啡由順豐完成,自帶高服務品質屬性。

美國CBNC近期透露,星巴克將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即便如此,阿里的即時配送體系仍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咖啡品類,以達到星巴克CEO王靜瑛強調的“外送產品品質與門店產品品質相同”的嚴苛配送標準。

第四道,制定恰到好處的定價策略,保持線上線下渠道協同。

由於星巴克價格本來就高於外送競品,若是配送費全部由客戶承擔,就會導致總價過高,遏制一部分消費需求;若配送費全由星巴克承擔,一來增加成本,二來也會衝擊門店業務,弱化線下優勢。因此,如何與消費者分攤配送費用,以平衡體驗、成本等多維度因素,對星巴克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雖說星巴克的消費群體對價格的敏感度並不是很高,但是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為什麼要浪費?

二、以連咖啡為例,細看互聯網咖啡的差異化壁壘

即便挑戰重重,星巴克進軍外送市場勢在必行。做生意最怕的就是別人都有,我沒有。不管是有多大牌,難免會像梅西一樣“慌得一批”,不過在皓哥看來,它的加入也將給國內市場,帶來一劑強心劑。

面對昔日巨頭的防守反擊,互聯網咖啡當然不能坐以待斃,不少人都在問這些年輕的品牌又將如何應對呢?以自身的短處去拼別人的長處,當然辛苦且勝算低,皓哥建議互聯網咖啡們不妨在如何打造差異化上做足文章,打造自己的商業壁壘,固守城池內迅速迭代升級短板,繼續開疆闢土。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連咖啡以外送為核心的“車間模式”,打造了極高的外賣供給效率和差異化的用戶體驗。

基於“車間模式”,連咖啡的線下門店大幅簡化,只負責製作、配送,不負責接待。職能的聚焦使線下能夠批量規模化生產,製作效率更高。當前,其全國日均派送量已超過10萬杯,日峰值達40萬杯,後端產能可見一斑。商場如戰場,有過峰值的派送經驗,自然比紙上談兵的預估更為靠譜。

同時,“咖啡車間”面積小、不追求黃金位置,因此能迅速增加覆蓋廣度和密度。這能使連咖啡在生產配送中無限靠近用戶,縮小配送半徑,保證配送時效和產品品質。皓哥從知情人處瞭解到,預計在今年底,其“咖啡車間”將達到500家,配送時間將控制在15分鐘以內。

如前文提及,星巴克採用“門店模式”,同一門店既要保證線下體驗,又要支持外送。若不給予門店改造,無法保證產能供給。同時,星巴克門店對選址、面積、設計要求高,所以可預判其難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擴散,縮短配送時間,深入生活場景。

連咖啡擁有較強的產品SKU升級迭代能力,能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獨特的選擇。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由於具備互聯網基因,相對傳統咖啡品牌,連咖啡更易get到時下年輕人的口味嗨點。同時,線上銷售大數據能輔助其分析品類的受歡迎程度,及時調整產品。此外,線上貨架的形式,也決定了連咖啡的產品上線流程簡便,耗時更短。

其已發佈了超過30款飲品,其中包括防彈咖啡、粉紅椰子水、蔓莓無花果雪昔等小爆款。

通過不斷迭代SKU,連咖啡能不斷為用戶打造出新鮮感,增強老客粘性,並嘗試以新品拉新,覆蓋更多用戶群體。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而這是模式較重的線下企業無法比擬的。以星巴克為例,其新品研發時間較長,有的甚至長達三年,難以跟上時下年輕人的口味變化。並且在新品推出前,星巴克還得與市場部、門店協調,耗時長,步伐遲鈍。

藉助微信生態紅利,利用“社交+情感”運營策略,完成傳播裂變。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微信號召力不言而喻,尤其是它的強關係鏈屬性,使得朋友圈傳播會產生無限的裂變可能,帶來低成本的大流量。同時,用戶在轉發分享的過程中,也能獲得更多參與感和情感釋放。

拼多多正是抓住了微信社交紅利,通過“低價商品+微信拼團”玩法,給用戶帶來實惠和樂趣。短短兩年,用戶量便突破3億,成為最迅速達到千億GMV的平臺。

連咖啡也深諳此道。比如,它重新定義了咖啡的社交文化,不僅可以線下“一起品”,也可以“微信送好友”;亦或是搶福袋的新玩法,通過朋友圈、群分享來低價享咖啡等。這些新穎的社交運營手段,擊中了消費者的情感溝通、趣味、利益訴求,以此觸發了他們的主動分享行為,最終幫助連咖啡迅速實現了流量裂變,輻射至更廣闊的消費圈層。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三、增量市場下,存在廣闊空間

皓哥一直很欣賞這種商業邏輯,那就是共同培育市場,攜手做大市場,切增量市場的蛋糕,那才是真正有利於行業良性發展。所以就算星巴克入局外送市場取得成功,並不會給“連咖啡們”帶來直接衝擊。畢竟國內咖啡市場存在的廣闊空間,也給了數頭巨鯨並肩齊驅的機會。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作為巨大的增量市場,咖啡市場遠未到存量博弈的階段,百花齊放才是。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咖啡消費市場的規模約12萬億元,中國僅700億元;且國人人均年咖啡消費是5杯,日本、韓國是300杯,全球平均為240杯。可見咖啡在中國的滲透率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而市場滲透率不足,則意味著行業天花板還很高,具有萬億級的增長空間。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因此品牌只要找準定位,做出差異化體驗,都有機會在龐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有如在國內個人洗護市場,既有主打去屑的海飛絲,也有佔領柔順特質的飄柔,還有主打專業洗護的沙宣等。最奇妙的是,他們同屬一個集團。所以外送咖啡市場不僅能容下星巴克這個巨頭,也能給咖啡新玩家們留下一片肥沃的處女地。

當然,海闊憑魚躍。後起的咖啡新零售們在這個龐大的增量市場中,能躍多高、能遊多遠,能否有朝一日成長為一頭真正的巨鯨,還得看其自身的體質和潛力。

其實,連咖啡重構了咖啡零售的“人貨場”,對行業遊戲法做了新的探索。

如果星巴克真的做外送了,咖啡新零售們怎麼辦?

其模式淡化了傳統咖啡館“以門店為中心”的概念,更強調“以人為中心”,即人在哪裡,咖啡就在那裡。通過即時配送,滿足用戶隨時隨地的消費需求。

同時,連咖啡還帶來了更豐富的消費場景。在線上構建出了以“咖啡社交”為核心的虛擬消費場景,完成了原本要通過見面才能滿足的咖啡社交需求。比起錢,現代人更缺乏的是見面的時間。熟人之間有大量的咖啡社交需求,因為時間不允許而被放棄。而連咖啡將請喝咖啡這一行為,從線下轉到了線上,降低了人與人之間咖啡社交的門檻,為咖啡創造了新消費場景。且在線下開闢了辦公、機場、家等更多元的消費場景,產生了更多的消費機會。

四、結語

或許在不久之後,咖啡這個舶來品將真正融入國人的生活。彼時咖啡不僅僅是一杯提神的飲品,更將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誰將會成為繼星巴克之後,又一個國內超級咖啡品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不妨一起期待。

撰文 | 錢皓,何玉嘉亦有貢獻

排版 | 千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