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

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

1

首先,在意別人的看法是件好事。別聽雞湯學家們掰哧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可能不在意別人怎麼看嗎?人是社會動物,需要群體,這是群居動物的生物本質決定的。

在意別人看法的初衷,就是要留個好形象,讓別人能喜歡自己,以獲得更多的愛,這是人的生本能。如果一個人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了,那真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

只不過太在意別人看法的時候,就會消耗過多,過得很累。你會希望別人說你好,受不了別人說你不好。

當別人說你不好的時候,你就會用三種方式來應對:

改正。別人覺得你哪不好,你先自責下,然後默默決定改正。你會努力調整自己,滿足他人的需求,以讓他停止說你不好。

懟回去。慣性使用指責應對。想要通過控制別人嘴巴的、矯正他的“錯誤”想法,來實現不說你不好。

迴避。有些人嘴巴上會說“不介意別人怎麼說”,但其實是一種不能面對的逃避。因為當別人說了他不好後,他就不能好好和人家做朋友了,和沒說前不一樣了。所以其實是在意的。

因此那些看起來很懦弱或者很拽的人,其實都是很在乎別人的看法的。一個真正不在意別人看法的人,是不會因為別人的某些評價而形成擾動的。

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

2

在意別人的看法,實際上就是不允許別人說我不好。

這首先是一種控制。每當有人說我不好,我就要想辦法矯正他的想法。那種感覺就像是我要征服天下人。只要還有一個人覺得我不好,我就不甘心,我就要想辦法征服他,直到他同意對我有正向的看法。

以前我會覺得拿破崙、成吉思汗類的了不起,因為他們想征服天下人。學了心理學後再看那些特別在意別人怎麼看的人,我會覺得他們更了不起。因為比征服天下人更牛逼的事情,是想征服天下人的想法。

因此在意別人看法,實際是一種自戀:我要讓所有人都覺得我好。

這樣一個人生夢想,難道不覺得累嗎?

顯然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眾口尚且難調,何況對你的看法。無論你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做了什麼,總有會人覺得你好,有人覺得你不好。在你身邊的世界裡,無論你怎樣,都會有20%的人喜歡你,20%的人討厭你,60%的人覺得你無所謂。這就是262法則。

你努力一點,你可能征服了這個人對你的看法,另外一個人可能就會討厭你了,因為你變了。你優秀了,周圍某某喜歡你了,可是你追求優秀的時候也會忽略身邊人,親密的人也會討厭你了。

遺憾的是,那些在意別人看法的自戀者們,每當他們征服了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就會把他放在一邊,去征服下一個人了。

也就是說:他不會對那些覺得自己好的人心生親密,只會對那些覺得自己不好的人心生征服。他只想把時間放在覺得自己不好的人身上,不願意把時間放在覺得自己好的人身上。

有沒有覺得賤賤的,賤到讓人覺得心疼。

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

3

在意別人的看法,實際上就是心裡裝著很多人。

在意別人的看法的時候,是在害怕別人對自己不滿意。所以我想做些什麼,來讓你滿意。

因為你的看法,比我的看法更重要。你的感受,比我的感受更重要。你覺得好,才是真的好。你覺得舒服,我才覺得踏實。如果你沒有覺得我好,我就沒辦法覺得我好。至於我感受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看法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怎麼感受,怎麼想。

有時候指責和控制看起來讓人感覺很強大,實際上依然是一種虛弱和卑微。因為他依然把別人的看法放到了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

你得多在乎一個人,才會把他放在比自己還重要的位置上。

一個人越是在意別人的看法,他就越把精力聚焦於別人身上。他做事情的第一齣發點不是我感覺怎樣,而是別人會有怎樣的感受和看法。他不是要先照顧好自己,而是要先照顧好別人,讓別人感覺好受。

因此他是忽視自己的。一個人越是在意別人的看法,他就越是忽視自己。

今天遇到這個人,在乎他的看法,把他裝在我心裡。明天遇到那個人,在乎他的看法,把他裝到我心裡。遇到一個團體的時候,就把一個團體的人裝在我心裡。一個人心裡裝的人越多,越重,他就越是沒有位置留給自己,越是顯得自己不重要。

你說,心裡裝著這麼多人,不累嗎?

別人的看法,就真的比你自己更重要嗎?

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

4

一個人在意別人的看法,實際上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呼喚關係,因為他太渴望關係。

他們之所以那麼渴望矯正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是以為他們內在有個很深的邏輯:

我必須要去付出或有魅力,你才會覺得我好;

你只有覺得我好,你才喜歡我;

你一旦覺得我不好,你就會離開我。

你不喜歡我、離開我,我無法承受。所以我要花盡我所有的力氣,來矯正你的認知,以保持我們關係的可能性。即使討好、指責會讓你離開我,但是在做的那一刻,我的原始動機,是覺得這樣能維護關係。

可是兩個人的關係,維護是兩個人的責任,你卻一個人扛了起來。在你的感受裡,如果你表現不好,對方就會隨時離開你,毫不想去維護跟你的關係。在你的感知裡,關係是需要你一個人來維護的。你的感知裡,對方只有兩個選擇:

對你滿意,留下來。

對你不滿意,離開你。

你從來不會覺得,他也渴望維護跟你的關係,他也害怕你對他的評價,他也在意你的看法,他也怕你離開他,他也在努力維護。你只覺得:

自己一旦不維護,關係就完蛋了。自己稍一破壞,稍一犯錯,關係就徹底沒了。我一旦不好了,關係就沒了。所以無論如何,我都不能讓你覺得我不好。

兩個人的關係,一個人的努力,真的很累。

你更不會知道,即使對方沒有那麼在意跟你的關係,對你的寬容度也會比你想的要高很多。

我們留在一個人身邊,願意跟他繼續交往、熟悉、親密,不是因為他有不好,而是當他好的部分比不好的部分多,愛的部分比傷害的部分多,我們就願意留下來。

相反,當一個人真的哪哪都好的時候,我們反而不敢留下來了。因為在這種人面前,我們是無法獲得自尊的。

因此你要相信:

即使你有糟糕,你依然還是被愛的。

如此才是正常的人際關係。

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

5

一個人渴望很多關係,是因為他渴望很多愛。他想要通過每個人愛我一點點,來滿足自己對愛的需求。因此一個人在意別人的看法,實際上是因為缺愛。

而被愛的體驗,來自於一段穩定的關係。

穩定不是客觀的穩定,只要你堅信這段關係穩定就夠了。你看那些正在被愛的人,是不怎麼在乎別人怎麼看的。熱戀中的情侶們可以在街頭熱吻,全然拋棄世界;媽寶男們可以無條件聽媽媽的話,全然不顧別人怎麼說。他們對於別人看法的在意程度,顯著低於沒有關係的單身狗們。

不僅是跟人,跟事也是一樣的。比如屈原、喬布斯們,他們深愛著並堅信著自己的事業,並且從中獲得滿足感,內心裡的愛滿滿的。所以能與天下為敵。

如果你有一個很愛你的人或事,跟他在一起很舒服,很放鬆,你感覺到被愛,感覺到自己在他面前很重要。你就會想花很多時間跟他在一起,你就會感覺擁有了整個世界。那麼你對於旁人的看法,就沒那麼在意了。

如果你有一個你很愛的人或事,你有愛的能力,你在愛的過程中,你就獲得了極大滿足感,就滿足了你對被愛的需求。很需要一個人不算,很需要一個人,只會越需要越虧空。

因此一個人之所以在意很多人的看法,是因為他沒有一段穩定深入的關係。一個人需要的關係和愛是一定的,當深度不夠的時候,就只能用寬度來補償了。沒有一個深度的關係,就要有很多淺淺的關係來補償。

在意別人的看法,只是因為你沒有很好地被愛,以至於你不得不要去求得很多人的愛。

那感覺真的很糟糕。

只是,你是否敢於發展一段穩定的關係呢?無論跟人、物,還是跟事。

人之所以追求用很多淺淺的關係來補償,其實並非自己真的沒人愛。而是自己不敢被愛,不敢陷入一段深入的關係裡。潛意識深處,會有很多恐懼。

東求求愛,西求求愛,卻得不到一段真正的愛。這樣只有一個人的旅途,會不會很累。

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

6

所以,你敢於去愛嗎?敢於被愛嗎?

在愛裡,你可以發現自己是被接納的,自己可以有不好,被說不好是沒有關係的。在愛裡,你可以感覺到放鬆,你也是被在意的,關係不需要你一個人維護,關係本身就自帶穩定性。

你可以在意別人的看法,只是好壞看法都是可以的,別讓自己那麼累。

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