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峯秒懟的那個馬丁是誰?

net_con


張雪峰在《演說家》這個欄目中,在與馬丁在該不該考研這個問題的辯論中,很輕鬆的說馬丁了一句話,“所以你的企業不是世界500強”,令馬丁很是尷尬,啞口無言。事後,很多網友也起鬨,大呼過癮。



其實馬丁也是一個很出色的電視人,他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在許多熱播的電視節目如《愛情保衛站》、《職來職往》《深度觀察》都有很出色的表現,也獲得《中國電視榜》最受歡迎電視人物獎。2014年他主持脫口秀節目《深度觀察》獲得新聞界最高榮譽“中國新聞獎”。

他還有一個身份,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那就是著名影評人梁宏達的學生。我在看老梁的大唐雷音寺聽老梁說的,看樣子師生感情還是很不錯的。


其實,看到他們激烈的爭論,我們不必隨那些人起鬨,什麼叫怒懟呀,他們之間也沒有什麼矛盾,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而已,事後,張雪峰也有點不好意思。

拋開電視人的身份不說,其實馬丁也是一個很有正義感,有同情心,有思維邏輯、有同情心和有想法的一個人。


我是焱垚


事情緣起是這樣的。考研輔導老師、網絡人氣王張雪峰參加魯豫主持的《演說家》節目,在上邊發生了一幕讓人覺得霸氣且充滿智慧的怒懟。張雪峰老師演說認為,大學生要合理選擇自己的人生規劃,對於一些非名校畢業的大學生,考研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晉升途徑。


而作為節目重要嘉賓的馬丁老師,則直接反駁張雪峰,認為大學生畢業之後直接工作,才是最快的晉升之路,而非考研。張雪峰老師曉之以理,很多非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根本無法進入知名企業的招聘眼簾,何談什麼晉升呢。馬丁這邊則馬上反駁,說自己的公司根本不招聘知名大學的畢業生。張雪峰老師面對這種“以身作則”的說辭,只能動之以情,“所以你的企業不是五百強”。

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馬丁好像覺得在節目中被懟的不輕,下了節目之後,又發微博,搞了一個所謂的道歉視頻,實際上,還是為自己的觀點打圓場,不願意承認自己在節目中被懟中了要害。張雪峰老師也發了一封公開信,依舊理論與情感相結合,讓大家更加確信,非名校大學生,應該在考研這條路上仔細思考一下。

首先,節目上的懟來懟去,收視需要罷了。包括後續的微博上的互相發公開信,也是延續話題罷了。恰好,老馬的一份朋友曾在某知名娛樂節目做事兒,我拿此事諮詢於他。這位朋友回覆,不少發酵出來的爭執點,都是做節目的時候編排好的。馬丁老師正是這檔節目的重要參與者,裡邊的彎彎繞不言而喻。

第二,雖然這是一起故意的炒作事件,但依舊可以拿其中的互懟方式聊一聊。

無論私人辯論,還是正規的辯論賽,都比較忌諱一個問題,那就是拿自己說事兒。兩方辯論,都能夠拿外在依據做依託,進行分析,不僅更容易達成共識,而且不會授人以柄。一旦拿自己說事兒,很容易就落入敵手了。

馬丁辯論的錯誤之處,就是首先引入了自己公司招聘的事兒。這個事兒,是馬丁公司的,張雪峰老師無從可考,看似馬丁要佔便宜了,但是,馬丁也恰好授人以柄了。張雪峰老師足夠機警,看準了對方倒持太阿,直接握穩劍把,撲哧一聲,就扎的馬丁鮮血直流了。馬丁拿自己說事兒,首先就是不守規矩,用沒法考證的個人事件,被怒懟,是活該。第三,別信馬丁公司沒有名校畢業生的信口開河。

馬丁公司的員工多少人,都是什麼學歷,估計只有馬丁公司的人力部門工作人員知道,咱們外人無法考據。可是,馬丁本人絕對不是低學歷的。資料顯示,他是青年政治學院的畢業生。青年政治學院可是提前批名校,不是一般人可以考上的。這所院校後來直接併到了社會科學院,水平不比清華北大低啊。


而且,馬丁畢業後,曾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做講師。這是什麼概念?青年政治學院的畢業生,直接去清華教書啊。講師就是大學老師的初級階段,如果馬丁願意一直留在清華的話,那他現在估計已經是教授了。正是青年政治學院的學歷,為馬丁提供了在清華教書的基本學歷保障。第四,此事為何能夠成為社會熱點。

當然,我們可以作為娛樂節目炒作事件來分析“張雪峰怒懟馬丁”一事,可是,若是沒有社會痛點,再努力宣傳的炒作,也於事無補。包括全民為何對一個考研輔導老師感興趣,都值得思考。

張雪峰老師,能夠被很多並不考研的人熱愛,首先是因為他風趣幽默的講課方式,這種方式,最近一次在教師身上爆發,還是袁騰飛。我是師大畢業,很清楚這類講課風格。此風格不適合去嚴肅的中學教育,理論知識的深入淺出絕對不是幾個相聲幽默可以打發的,最有價值的知識,都是在初級階段枯燥乏味的,只能真正鑽進去,才能自己品味出茶香來。


可是,不少帶著痞子氣的師大畢業生,都有這種講課風格。他們一般也不會選擇中學任教,而是留在大學,在一個相對輕鬆的教學環境中贏得學生們的愛戴。當然,張雪峰老師去了半體制外,專門做考研輔導。這樣有趣的人,做自媒體也會火得跟papi醬一樣。而張雪峰老師真正引起“深刻”關注,還是源自他帶來的社會痛點:大學本科已經不值錢了。隨著大學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享受大學教育,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未來中國會實現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大學教育。當年的萬里挑一,變為如今的全員培養,自然要產生升級版的學歷競爭關係。

因此,考研不過是當年考大學的競爭升級版。一旦全員考研,那考博又成了下一個競逐的目標。任何時代,大家都清楚,學歷是重要的競爭力。而且學歷這個東西,是相對最公平的競爭之物,不以你爸爸是誰為根本性的轉移。學歷越高,獲得優勢社會資源的可能性就越大。一個處於貧瘠向富足邁進的上升期社會,容易產生學歷競爭。

美國和中國,都拼名校。北歐國家好像就不怎麼拼學歷。但是,他們也確實體現出了競爭力的下滑。張雪峰現象,並不是一個壞事,他把學歷競賽擺在了明面上。人與人之間,要搞學歷競賽,國與國之間,亦然。如果我們大量的優秀大學本科生能夠進入研究生人才競賽,更多的優質研究生進入博士生競賽,那中國尖端人才的底盤就是正金字塔形的,我們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頂級人才。

有讀者問了,老馬,你叨逼那麼多,你自己為什麼不考個博士生,到大學當教授呢?我是因為窮,不想給我爸增加壓力了,才趕快畢業賺錢的,殊不知,老馬當年也是學霸。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要聊的,其實根本不必是考不考研的問題,而是讓窮人如我者,能夠不因為錢,而不敢考研。我相信,時代的進步,會解決這個小問題。


隔壁家的王老吉


2016年5月,一段84分鐘的考研輔導講座視頻在網上流傳,張雪峰在視頻中操著一口東北大碴子味對考研院校的選擇和流程進行了與眾不同的講解。網友都感覺看了這段視頻有聽了一段相聲的感覺,所以戲稱張雪峰可能畢業於“德雲社”,而且聽了他的講座還有海外網友留言表示“我還想回去考研”。

張海峰在魯豫主持的節目《演說家》中表示,如果大學生不是從名校畢業,那麼繼續考研才是人生中最快的上升通道,而作為節目的嘉賓馬丁則表示,大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公司就業才是大學生髮展的最好方向,在兩個人的辯論中馬丁表示自己的公司從來不招名校的畢業生,張海峰則直接回怒所以你的公司不是500強。

馬丁這個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看到照片你就應該認識了,作為主持人、央廣特約財經新聞評論員、和節目嘉賓馬丁經常會在電視節目上露個臉,但是我個人還是支持張雪峰的觀點,現在的就業環境激烈大本的學歷已無任何優勢可言,所以力提高自己學歷才會在招聘中佔有先機,而且研究生期間的學習經歷也會讓自己的邏輯能力和知識儲備有很大的提高。(dh)


捕魚小分隊


我在高校做了幾年就業工作,感觸很深,學歷對於一般家庭的孩子來說,太重要了。985、211學校招聘的單位和工作機會對於普通本科或者三本的學生來說,簡直就是奢望;普通本科相對於專科來說,也是一樣。如果想找個同樣的工作,985、211機率是1的話,普通本科只有10%的機會,專科只有1%,如果你沒讀大學,機會大概等於0。如果是研究生呢,那機會和平臺會更多更大,每年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考試大家可以看看,有多少需要研究生學歷的。作為一個普通大學老師,我跟學生說得最多的就是多讀書,一定沒錯,只要有機會,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學歷。張雪峰老師是我的偶像,我也希望能把課本上的知識用最有趣最高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


成小八


前段時間在電視節目巜演說家》中,考研輔導培訓機構的張雪峰與一個我不瞭解是什麼背景的叫馬丁的人,在辯論是考研重要還是本科畢業就業的對懟視頻,引起了網民強烈的吐槽。我和絕大部份網友的意見一致,同意張雪峰老師的表述。馬丁標新立意的觀點,站不住腳。

\n

我是1993年研究生畢業。與本科時相比,肯定在知識結構,思維邏輯,個人能力上有很大的長進。本科畢業論文和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上有天壤之別。

\n

近期,一個HR的電視訪談節目,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985,211院校畢業生比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上的優勢明顯。就如張雪峰老師所說,世界500強都說學歷不重要,但他們只去清華北大招聘,卻不去普通高校招聘。我相信如電視上那位HR所說:不是985、211畢業的學生簡歷,篩出後直接投入拉圾箱中。

\n

在公司招聘中,學歷和學校確實很重要。用這個尺子去衡量入口標準,無可厚非。在就業市場為買方主導下,出身是不是985、211就十分重要。能夠進入985、211,起碼說明你在四年前是同齡人中優秀的、佼佼者。試想,哪個企業不想在佼佼者中選拔培養人才呢?

\n

至於所謂能力更重要,首先在學習能力上,你就敗下陣來。工作能力是未來的事情,是你進入企業後應該推崇的森林法則。在同一個平臺上,哪個能力強,哪個就會進步快,發展快。所以在招聘的關鍵點,企業看出身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n

我做過HR工作,參加過多年的校園招聘。在10:1的最終錄取率的情況下,除非在收簡歷時表現突出,否則普通學校報名的機會幾乎沒有。對目標院校學生投的簡歷,如發現有問題,一概甩出。如曾收到兩個同班同學的簡歷,除名字外,格式設計,簡歷內容,甚至喜歡的名言完全一樣。可以肯定其中一個同學抄了別一個同學的應聘簡歷。連招聘簡歷都不自己動手寫的學生,能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出成績嗎?我沒有時間求證誰抄襲了誰,只能錯殺一個,兩份簡歷都在第一步被pass了。


一書一棋一壺茶


一看馬丁還以為是美國黑人總統呢,按這思路下去想想也對啊,張雪峰是考研演講大師,最近各種考研演講火的一塌糊塗,看這架勢有望趕超成功學大師陳安之。


黑人總統馬丁也是美國曆史上頂級演講大師,高中時就聽他的演講耳朵都磨出老繭了。都是靠嘴吃飯的人,考研張怒對黑馬丁也很合情理啊。唯一不同是考研張忽悠的沒經驗的大學生,黑馬忽悠的是全美百姓。

張雪峰的生意客戶群是大學生,他當然會引導大學生去考研的好,至於考研後怎麼樣那不是他的事。他現在整天南北大學的跑著演講,和10年前新東方的俞敏洪帶著那幾輛馬車到處高校演講一樣的目的,不是出國雅思託福就是大學英語四六級,反正就是去新東方培訓學完後咋樣也不是他們的事,當時大學生都當做精神導師,後來發現一切都是靠自己別人導的都是有目的的。


中國的大學生有太多迷惘,不知道讀了那麼多書有沒有用?不知道除了專業的課本之外讀什麼書?學什麼?整天被社會上亂七八糟的引導的又不知道將來找什麼工作?活著為了什麼?一旦聽到有人說出我們的心聲或者教育自己幾句,就感覺恩人來了,救世主來了,就拼命追捧,信他們所有的話讀他們推薦的書做他們讓做的事。捧著捧著別人成了世界名人了,救世主的公司去美國上市了。看看自己十幾年,記錄他的話都幾個本子,他寫的雞湯型書讀了好幾本,可是房貸卻依舊還不起,這樣的人太多太多。


有些人正是抓住了大學生,無經驗無思維,經常性思想灌輸引導,他們所有的成功都是這些學生信徒堆積的。賺點錢也就算了,他們竟然無端的教導學生只有他們提供的出路是對的,這種單向性引導顯得缺失良心了。整天這是對的,那是錯的,應該怎麼樣?可惡是沒有一個人教育批判思維,創新思維。

現在的電視節目有幾個能看的?哪一個不是收視率拉眼球弄廣告費,可惡的是這麼明顯的表演,多少人看著都為那些事爭得死去活來,淨是給人家當柴火!也沒人管,生意人賺錢的底線也沒下線了,王者農藥都打到幼兒園了,各大娛樂節目動不動都吸引大學生。


北雁南飛去


馬丁,主持人,央廣特約財經新聞評論員,青年職場導師 他用10年的時間圓自己的主持夢:馬丁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但其實在當初考大學報志願時便鍾情於播音主持專業,但家人以其“眼睛小,長的不帥”為理由而反對,馬丁無奈只能就讀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

畢業後馬丁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擔任漢語講師,而後為了實現自己的主持人夢想,馬丁進入新浪擔任網絡主持人,因為當時網絡主持人並不能獲得和電視主持人同等的認可,加上自身不是科班出身,很多朋友都勸他放棄,可馬丁不顧朋友的勸說堅持做網絡主持人,他在新浪期間不斷積蓄力量,曾採訪過2000多個名人,無論是一線明星還是頂級的各界大腕、主政官員、著名作家,當時坊間流傳一句話“只有還未成名的名人,沒有馬丁沒采訪過的名人”。

2010年馬丁以金牌面試官的身份參加《職來職往》,因其犀利的語言而被稱為“火星犀利哥”“毒舌馬丁”;

2011年馬丁榮獲《中國電視榜》最受歡迎電視人物獎;

2014年馬丁主持的江西衛視新聞脫口秀節目《深度觀察》獲得新聞界最高榮譽“中國新聞獎”。 他的公司是馬丁火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公司可不止一家呦。


動漫啊動漫


看到回答裡面對於這件事情的介紹已經很豐富了,其實我只是想就這件事情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我是學工程造價專業的,但是我們上學時開的課程涉及到工程類的各個方面。學校是個三本院校,沒什麼競爭力,上學的時候又貪玩,其實沒學到什麼真東西。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類似這樣的話,就是上大學沒什麼用,學的都是課本知識,應付考試,最後拿個畢業證就行了,尤其建築行業,注重的是經驗和為人處世的能力。其實我想說,這話害人不淺。不過也看怎麼理解。確實,建築行業不能照搬書面知識,但是你作為一個大學生,你要懂這些書面知識是一個必要的前提,只有你懂的書面只是,你才會與實際情況結合的上。就比如我,我剛工作的時候連鋼筋規格都不知道。我真感謝肯收留我的這個公司,不過自己能力不足,工資很低,但是我也接受了這個事實。在項目上慢慢成長,那個過程是很痛苦的,什麼都不會,還要裝作會,還要去請教別人,還得看別人的臉色。我最幸運的是有個好領導,他對我真的是很關心,教會我很多東西。說了這麼多,貌似好像和馬丁張雪峰沒關係。其實我想說,我的遭遇應該是大多數當今大學生畢業後的遭遇。所以我覺得張雪峰說的是對的,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你對你的工作不滿意,而且家裡沒什麼關係,自己又對未來的路很迷茫,那考研是一條光明的道路,確實,畢業後比較公平的事情,考研絕對能排第一。因為上過班的人都會知道。等你研究生畢業後就會比大學畢業後要好很多,最起碼,你的選擇更多,平臺更好。可能有的人問我為什麼不去考研,首先我對英語一竅不通,第二我對我的工作挺滿意的,畢竟領導對我很好。我別無他求。


BeautifulStr80470740


馬丁在考大學報志願的時候,就想報考播音主持專業。當時遭到了家人的反對,理由非常有趣,“眼睛小,長得不帥。”馬丁笑稱,“母親認為,男主持人都應該五官端正,長得像羅京那樣的。”



雖然不是科班出身,在當時做網絡主持人也並不能獲得和電視主持人對等的認可,朋友也都勸說馬丁放棄。但馬丁認為,為了夢想從邊緣做起,最終會走向陽光大道。在新浪做網絡主持人的那些年,給予了馬丁在主持方面深厚的積累。他曾經採訪過2000多個名人。當時坊間流傳一句話,“只有還未成名的名人,沒有馬丁沒采訪過的名人。”


馬丁,中國內地著名男主持人、媒體評論員。馬丁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3年擔任了中國首位互聯網主持人,並創辦了《小馬銳話題》、《新浪股市播報》、《新浪明星訪談》等互聯網視頻節目。2010年在熱播職場節目《職來職往》中以金牌面試官的身份出道。2011年獲得中國電視榜最受歡迎電視人物獎。2012年後,擔任了《麻辣太太》、《陽光大道》和《大夢想秀》等電視欄目主持人和點評嘉賓,併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特約新聞評論員。代表作有《深度觀察》、《保衛愛情》和《我要上春晚》等。2013年加盟浙江衛視熱播婚戀節目《愛情連連看》。


兜兜不逗逗


我覺得其實他們所談論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個偽命題。考研和不考研,這本身就都沒有對與錯,有人拿4年在學校學習,也有人用4年在社會闖蕩,都是學習和積累經驗,都是成長的道路,其實無可厚非。 其實,說那麼多,我們始終忘了一點,一切一切的終點在哪裡?那就是賺錢,賺錢才是我們讀書,亦或是闖蕩社會的根本目的,所以其實只要能朝著這個方向去,都是對的,而唯一不同的是你希望自己將來以那種方式,或者作為那種人賺錢,這才是因人而異的,所以我覺得他們現在討論這種事情沒意義。 另外,說一下我個人的觀點,我大學畢業沒有選擇考研的原因是因為我個人對商業貿易有很大的興趣,對讀書已經實在厭倦了。另外,根據現在的畢業生情況和考研大軍來分享,四年以後的世界或許遠遠不需要那麼多碩士生了。而我卻很可能在四年以後以老闆的身份招碩士生來給我打工,就像現在溫州義烏的小學初中畢業的老闆招大學生打雜一樣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