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吃它「賽人參」,它雖是肉類,卻有消暑祛溼的效果,很難得!

我國魯、西南、蘇北、皖北、豫東等地區都有三伏天吃羊肉的傳統。後來的這些年,我國一直流傳著夏季吃羊肉的傳統。俗話說:“夏天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大暑吃羊肉湯,冬天不用穿絨衫”,羊肉為什麼會這麼受人喜愛呢?

伏天吃它“賽人參”,它雖是肉類,卻有消暑祛溼的效果,很難得!

一、入伏吃羊肉的好處

羊肉經過春季和冬季的滋養後變得更肥嫩,其煲出來的湯也是醇厚,羶味小,所以有夏季吃羊肉“賽人參”的說法。伏天吃羊肉,冬天還可以禦寒,羊肉可以預防很多由“寒”誘發的疾病。

另外,三伏天是每年祛溼驅寒的最好的一個時間段,我們夏季喝冷飲和啤酒會造成胃寒,體內積壓著很多積熱,如果不排出去,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影響,因此,在夏天吃羊肉比較好,羊肉可以祛暑祛溼,還能驅散體內的積熱,胃寒的人吃它還有暖胃的功效。這些特點讓羊肉在眾多肉類中擁有更好的養生功效,非常難得。

伏天吃它“賽人參”,它雖是肉類,卻有消暑祛溼的效果,很難得!

二、入伏吃羊肉注意事項

1、禁食人群:伏天吃羊肉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熱性體質、容易上火的人,並不適合食用。

2、食用量: 伏天吃羊肉要控制食用量,吃羊肉不宜過量,如果吃羊肉後出現了腹脹。到了冬季手腳冰涼的人,建議在“三伏天”的每1伏吃1斤至1斤半羊肉,一般伏前3天到入伏這一天,這三天是比較好的進補時機。

3、不宜在溫度低地方吃:羊肉或羊肉湯有散熱、溫經、通絡的作用,由於伏天氣溫高,所以很多人需要散熱和排汗,但如果處於低溫度環境下,例如空調房,溫度過低不但排不出汗,達不到散熱作用,還容易帶來其他疾病。

伏天吃它“賽人參”,它雖是肉類,卻有消暑祛溼的效果,很難得!

三、食用搭配禁忌

1、羊肉+茶:容易發生便秘

2、羊肉+南瓜:兩補同時,令人腸胃氣壅

3、羊肉+豌豆苗:易發生黃疸和腳氣病

4、羊肉+南瓜子:可能會引起腹脹、胸悶等症狀。

5、羊肉+半夏:一起吃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

6、羊肉+海螺:腹瀉

7、羊肉+西瓜:傷元氣

8、羊肉+豆醬:二者功能相反,不宜一起吃

9、羊肉+梅乾菜:一起吃會引起胸悶

伏天飲食要注意,伏天是治療很多疾病最佳時期,羊肉是每年入伏後,人們常吃的食物,但要注意食用禁忌,誤將“好事變壞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