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估值碾壓京東!美團憑什麼?

談起美團,總離不開它所構建的“生活服務帝國”、燒錢、商業邏輯、盈利、估值等話題,而這其中又必離不開對物流的討論。

4000億估值碾壓京東!美團憑什麼?

多次傳出上市傳言的美團點評,終於要上市了。

在週一(6月25日)股市開盤前,中國排名前三的獨角獸企業美團在港交所網站公佈IPO招股書,估值要價為600億美元(約4000億人民幣),超越京東最新市值582.6億美元!

但這個估值也引起大家的質疑,很多人覺得600億美元的估值太高。

公開資料顯示,美團2017財年總營收為人民幣340億元(約合52億美元),淨虧損為人民幣190億元(約合29億美元),調整後的淨虧損為人民幣28億元。

物流CTO梳理發現,美團點評2015年到2017年的收入分別為40億元、130億元、339億元,同比增長223.2%、161.2%。其中,餐飲外賣和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貢獻大部分收入,分別為210億元、108.5億元,佔總收入的 62.0% 及 32.0%。

成立8年,美團漫長的發展歷程隨著IPO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當下,外界更關心的是,“燒錢”燒出來的 “本地生活服務帝國”美團,要用一個怎樣的商業邏輯去支撐其600億美元的IPO預期?美團在競爭中如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以及物流在這其中的地位?

4000億估值碾壓京東!美團憑什麼?

“燒”出來的本地生活帝國

2010年,美團正式上線以來,8年時間美團正圍繞“生活服務”打造了一個“本地生活帝國”。

底層,是在線外賣、到店餐飲(團購)高頻業務,吸引用戶形成流量;上面,是酒店旅行、到店綜合等低頻業務進行流量變現;中間,通過出行(一是合併大眾點評,二是收購摩拜)將餐飲、酒旅、娛樂等業務串聯起來,成為一個全服務平臺。

不過,這其中離不開資本的運作。

一路走來,美團的投融資能力十分精彩,其中不乏紅杉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以及阿里、騰訊、google等企業。據數據統計,以美團、大眾點評和摩拜單車作為主體,融資總金額在142億美金(891億元人民幣)。

但是在商業邏輯上,大家對這家公司的評價不一。

有投資人士將美團與亞馬遜、京東歸於一類,認為其擁有強大的現金流,盈利在於產業鏈服務。在他看來,這種模式比單一的廣告收益構建的週期更長,但也更穩固,競爭門檻更高,且擁有隨時獲取巨大盈利的機會。

不過更多人從業務入手,對美團的盈利進行了詳細分析:作為流量入口的大眾點評,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但不會提供太多GMV和收入; 團購業務也屬於盈利資產;摩拜可以被看作是流量入口,業務上的協同效果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們看來具有行業規模和強交易屬性的外賣餐飲,盈利主要看行業的格局。

物流能力是關鍵!

儘管盈利未知,但是這家公司極其強烈的企圖心,使得在本地生活的各類服務上,美團的地位和作用已經難以取代。

行業預測,未來以交易為基礎的外賣業務將會是公司的現金牛支撐,物流能力的實施至關重要。

而在物流領域(這裡主要指分鐘級配送的即時物流),作為“本地生活服務帝國”的美團,其外賣板塊作為重點支撐業務,具有一定優勢。

首先,市場份額。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顯示,美團外賣國內市場份額已達62%,長期穩居行業第一。

其次,訂單量。最新數據顯示,美團外賣平臺日完成訂單量超過2100萬單,這樹立了全球外賣行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最後,滲透率與客戶滿意度。據DCCI近期發佈的《2017中國網民網絡外賣服務調查報告》顯示,在主要的第三方外賣訂餐平臺中,美團外賣以79.9%的用戶滲透率位列行業第一。另外,美團外賣也是最受用戶喜愛的外賣平臺。

儘管美團外賣在市場份額、訂單量以及滲透率和客戶滿意度上佔有優勢,但是要面對與阿里(新零售、餓了麼)的競爭,形式可以說是非常嚴峻了。而雙方的競爭,預計短期內也將不會放鬆。

在物流CTO看來,在這種競爭關係中,美團能否取得壟斷,物流是關鍵,更進一步講則是對於技術和運力的把握。

技術對於物流的重要性已經不用過多強調。

億歐創始人黃淵普曾在接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外賣背後是物流建設的比拼,甚至某種程度上,最終比拼的不是訂單量,而是技術驅動下的平臺基礎運力。

“運力”層面,短期看運力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在長期來看將會變得越來越珍貴的要素。

有研報指出,一方面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減。外賣行業對全職青年勞動力的吸納人數以百萬計,對於人力的需求更是一年比一年緊張。

按照PopulationPyramid給出的估測,2017年國內20-45歲的男性人口比例在19.9%,對應的人口數量是2.76億人,但等到2022年,這個比例將會降到18.3%,再過5年則只剩下17.7%,絕對人口剩下2.51億人。

另一方面,即時物流規模效應有限。由於其即時性和隨機性,單個外賣騎手日均派送量遠低於快遞員。另外,外賣平臺通過眾包平臺僱傭大量兼職騎手,而這部分人員的穩定性比較差,因此短期平臺的考驗在於維持運力的穩定,而長期隨著有效勞動力供給的下降和行業的自然增長,平臺與騎手的關係將會越來越成為外賣平臺競爭中的關鍵因素。

研報分析稱,中長期來看,外賣行業壟斷的可能與否則取決於雙方對稀缺資源——運力的把握,以及通過“萬能平臺”和社交屬性黏住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