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慢性疾病,将伴随你的一生,医生治疗方案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的说法,《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是一个舶来品,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作为一个新奇的外来名词为人懵懂而记,直到很多年后才知道,它与老祖宗创立的中医体系里所谓的“消渴”“热中”等等,其实是如假包换的一类病症。认知上的欠缺、时代的影响以及意识的单薄等等,导致我们对糖尿病过于疏忽大意了,导致的结果就是糖尿病几乎在无声无息之中就成为亿万民众挥之不去的阴影,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并不光荣的“糖尿病大国”。

当前,糖尿病依然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各式各样的并发症。从这一点看,治疗糖尿病重在预防,一方面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一方面是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因此,我们不仅要对糖尿病的相关历史、症状等有所了解,而且须对并发症的种类、病源等了然于胸。与此同时,将无数糖尿病患者和专家通过实践检验过的预防措施落到实处——饮食、运动、心理等等,一个也不能少。

值得庆幸的是,糖尿病远非绝症,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这就给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自己做自己的专家,自己做自己的医生,并非是一种矛盾的奢望。实际上,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世界,诚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芬兰作家西兰帕所说:“所有胜利之第一条件,是要战胜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没有失败可言。

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糖尿病;战胜糖尿病,你首先要成为自己的医生。

糖尿病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慢性疾病,将伴随你的一生,医生治疗方案

糖尿病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它有悠久的历史。

成书于公元前700年前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记载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的说法,就是从《黄帝内经》来的。当然,我们的古人除了“消渴病”一说,还称糖尿病为“热中”“消中”等。

到了秦汉时期,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持续增加。例如张仲景在他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中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又说:“渴欲饮者,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已是相对成熟的治疗方案。

隋唐时期,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不仅把握了糖尿病的主症、病因、病机,而且真实记录了因为糖尿病而引起的疖肿和糖尿病肾病的案例。

宋元明清期间,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有增无减,针对糖尿病的成因、病理、诊断、治疗等,都提出了一系列见解及疗法……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身患糖尿病的不计其数,不乏赫赫有名的人物。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隋炀帝、韩愈、苏东坡等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慢性疾病,将伴随你的一生,医生治疗方案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分享一下:

据传汉武帝患了糖尿病后,按照御医所开的处方服用肾气丸,可惜天不遂人愿,用药不但无效,反而加重病情,服用其他药石也是毫无效果。御医们为此束手无策,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后来,西域匈奴王得知此事,便特派使者奏表,献上塞外吐蕃用来治疗糖尿病的秘传验方。当时,汉武帝四处求药无果,只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服用,不想时隔不久病情竟然有了起色,经过半年时间的治疗,汉武帝的糖尿病终于完全控制住了。汉武帝龙颜大悦,传出圣旨,免去匈奴年贡,并赠送匈奴王许多珍珠玛瑙作为酬谢。后来,汉武帝还命人将药方列入宫廷医案记载,雕刻石版碑文于御花园内,以为传承。如今,这份秘传验方已经公开,并被现代专家验证,对治疗晚期下消型肾气虚的糖尿病确有很好的效果。

糖尿病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慢性疾病,将伴随你的一生,它就像人的婚姻,既可怕又可爱。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治疗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医学技术的干预,但却需要患者时时刻刻地警觉。所以,你最好变成你自己的医生。

糖尿病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慢性疾病,将伴随你的一生,医生治疗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