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健康理念是什么?是对人体各方面自我调控能力

《黄帝内经》的健康理念是什么?是对人体各方面自我调控能力

健康的体魄需要终身坚持不懈的科学养生。“养生”概念虽然发端于《庄子》,赋予生命科学内涵的是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这些思想为《内经》构建“天人合一”“形神一体”“动静结合”“正气为本”“因人施养”“持之以恒”等养生原则,以及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和调、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养生理论时所汲取、所弘扬,自此便成为中医药学最为显著的特征和重要内容,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保驾护航作用。

《内经》中的“治未病”不等于“养生”,其3处论“治未病”,意义各不同:

《黄帝内经》的健康理念是什么?是对人体各方面自我调控能力

一是“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此处讲的是养生,调摄尚未患病的机体,防止疾病的发生;

二是“治其先兆”(《素问·刺热》),疾病的先兆阶段也即所谓“欲病”状态,即疾病即将发作的状态,或称“发病先兆”阶段,如临床上像中风之类的病症,多数有先兆症状,如头晕、肢麻、手颤等,如能及时发现,采取果断措施,就可以避免病情加重;

三是准确把握治病时机(《灵枢·逆顺》),是指准确地把握邪气清浅,病证尚未显现,病虽发作,邪气不胜,邪气已衰,正气欲复三个疾病变化的关节点而治病者,就是“治未病”。

《黄帝内经》的健康理念是什么?是对人体各方面自我调控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知识体系,《黄帝内经》总结了中华民族自其诞生之日就开始积累的防病治病经验,运用黄帝时代及其以降人们创造的所有智慧,构建了符合中华民族健康理念的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其中引用此前的医药文献有约50种之多,记载内、妇、儿、外诸科疾病,以及官窍病、肿瘤等学科380余种病证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验,从而确立了中医药学发展的走向和基本思路。故“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的评价是十分恰当中肯的。《黄帝内经》的健康理念是什么?这一理念是在儒家“执中用和”文化背景下确立的“三和”健康评价标准(“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灵枢·本藏》)。

一是“血气和”“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血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血气在内所有物质及其机能的和调是评价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黄帝内经》的健康理念是什么?是对人体各方面自我调控能力

二是“志意和”依据“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之论,可知“志意”是对人体各方面自我调控能力的总括(包括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精”及“神”的调控;人在生理、病理状态下体温变化的调控;情绪活动的调节;人体防御机能调控等)。

三是“寒温和”包括人体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的体温变化,以及人的体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起点和关键。

《黄帝内经》的健康理念是什么?是对人体各方面自我调控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