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恐怖的發明?

樑上不是君子


百草枯

它被髮明出來的初衷是好的,除雜草,只有打到草上才有效果,遇土鈍化,完全沒有效果,不會在土壤裡產生殘留危害,可它對人的傷害卻是不可逆的。中國百草枯之父楊德軍說:“它沒有解藥,可是我沒想到會有人主動喝”

它給你後悔的時間,卻不給你活著的機會。

百草枯的致死量是20%水溶液5—15ml,大概就是一口的量,基本上沒有喝超過10ml沒有死亡的例子,除非是假藥。

百草枯的靶器官是肺,最可怕的就是其不可逆的肺纖維化,空氣就在周圍,患者卻始終吸不進肺裡。唯一的方法是肺移植,但就肺纖維化的速度來說,能趕上合適的供體肺出現的幾率簡直太小了。同時,百草枯會穿透全身的體液,侵蝕其他重要器官。

大多數百草枯中毒患者先是說不出話,毒物滲入口腔黏膜,口腔內開始潰爛,往往伴有咽部紅腫、扁桃體腫大。之後,呼吸開始變得費力,出現急性肺損傷或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最後是肺泡內和肺間質纖維化,直至死亡。

2016年7月1日,百草枯被全國禁令生產,但是在很多農村地方還是有,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它的殘忍,每年都有上萬人中毒死亡,沒有一例救活,很多喝百草枯的人最後都後悔了。


寶阿寶呀


既然說到“恐怖發明”,那就找幾件刑具聊一聊吧。中世紀的歐洲,各種各樣的富有想象力的刑具紛紛出現,充分展現了當時歐洲人的殘忍恐怖。

比如,女巫的椅子。

歐洲中世紀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獵巫運動,凡是被懷疑為女巫的人,都難以逃脫恐怖的審訊。雖然很多人的印象中,女巫都是直接燒死的。但是,在燒死之前,要經過審訊這個階段,讓嫌疑人承認自己是女巫。

所以,“女巫的椅子”就誕生了,這種神奇的刑具,座位、椅背、扶手的地方都佈滿了尖銳的釘子,受審的女巫或者是巫師,會被扒光衣服,然後按坐在椅子上。同時,拴住手腳讓人不能掙扎。

此時,尖銳的鐵釘已經深深的扎入人的皮肉之中,非常痛苦。不過,受刑人又不會立刻死去,甚至有人在接受了一兩天的折磨後,還是活著的,再被拉去燒死或者淹死。

還有,烤銅牛。

這也是非常有創意的一種刑具,一個大大的銅牛,腹部是中空的,開一扇小門可以把犯人塞進去。

銅牛的嘴部是開了口的,直接通向腹部。受刑的時候,犯人會被塞進去,然後在下面燒火。銅牛越來越熱,犯人難以忍受,不僅會使勁掙扎,還會大聲喊叫。聲音經過牛嘴傳出來,就像是憤怒的牛在吼叫一樣!

最後,犯人會被活活烤死。這是一位希臘工匠發明的,據說這位天才發明這種刑具之後,自己成了第一個試驗品。

碎頭器。

這個小東西看似很簡單,但是能給犯人帶來的痛苦是很大的。

犯人會被牢牢按住,把腦袋放在裡面,然後慢慢的扭動擠壓,最堅固的頭骨也會被壓碎。但是,這個過程是緩慢的,施刑者會慢慢的來,讓犯人可以聽到自己頭骨碎裂的聲音。

殘忍的天才發明。

猶大的椅子。

又是椅子,據說這是來自意大利的刑具,乍一看就像一個木製簡易金字塔。

行刑的時候,犯人會被扒光衣服,用繩子吊起來。然後,慢慢的移動到“金字塔”的塔尖,再放下來。騎在椅子上的犯人會極度的痛苦,皮肉會被撕裂。

如果還想更殘忍一下,那就把犯人的腳上拴兩塊大石頭,很有可能讓犯人直接死在這個刑具上。

最後,再來一個“鐵女架”。

這是一個很大的鐵製牢籠,可以打開,裡面都是尖利的長釘。行刑的時候,把犯人綁起來,直接推到裡面,關上門之後,裡面的長釘就會刺進犯人的皮肉。

而且,這些長釘避開了重要部位,不會讓犯人立刻死去。犯人會慢慢的流血,在黑暗中絕望的死去。

這東西,對幽閉恐懼症來說,就算沒有長釘,也是致命的。


至於什麼“開花梨”之類的東西,我就不說了,感興趣的自己去查吧。


七追風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DDT這種超高效的殺蟲劑?

這種化學品曾經被認為是二戰時期的3大發明,與原子彈、青黴素一起擺在檯面上,其發明者和推廣者穆勒也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但是DDT的真正威力在幾十年後才開始真正顯現,鳥類因攝入大量的DDT生下軟殼蛋而岌岌可危,人類因為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而富集了最多的DDT,那段時間美國人體內100%能檢測出DDT的存在,胎兒早產,神經疾病,甚至死亡。

曾幾何時,人類生活在被蟲害支配的恐懼當中,除了看天吃飯也要看蟲臉色,蟲災一鬧又是一年大饑荒。化肥的出現緩解了靠天吃飯的困境,而殺蟲劑則理應是為了後者而誕生的。

其實人類並不缺殺蟲劑,缺的是優秀的殺蟲劑。20世紀初的時候,市面上應用的殺蟲劑大概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來自天然植物的提取物,通常見效慢,並且多數需要害蟲吞食才有效果;另一類就是人工合成的劇毒物質,這種殺蟲劑毒性強成本低見效也快,但其毒性對所有生物幾乎一視同仁,對人體的危害不能忽視。

但來自瑞士的穆勒則研發出了一種全新的含有CCl3基團的化合物,也就是所謂的DDT。這種物質脂溶性較好,能輕易透過體表殺傷昆蟲,但對其它高等動物的毒性卻小到可以忽略。

這聽起來似乎與我們常識中對DDT的描述不太一樣,但事實的確如此,不一樣的是在那之後人們對它的瘋狂濫用。

DDT誕生之後,世界都愛上了這種神奇的殺蟲劑,一時間,DDT溶劑、粉劑、乳劑瘋狂上市銷售。蚊蟲被消滅,莊稼長勢喜人,甚至連多種靠蚊蟲傳播的傳染病也都銷聲匿跡。人們滿臉笑容地沐浴在白色的DDT煙霧當中,歡聲笑語中似乎感受到了科技帶來的幸福。

1948年,僅僅在DDT商品化後的第六年,諾獎委員會授予了穆勒至高的榮耀,DDT的浪潮也來的更加地兇猛。

可是,DDT最大的弱點就在於它恐怖的穩定性,人類將它當作殺蟲劑噴灑在自然界中,卻不知道它在農田裡能殘留數年的時間。

由於所謂的生物富集作用,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能繼承吸收來自食物中的有害物質,例如肉食性的猛禽。很遺憾人類也屬於這類頂端的掠食者。大量DDT富集在人體內,遠遠超過了當初計算毒性時考慮的自然接觸量,一些異常開始顯現。

男性精子數目減少,新生兒早產,鳥類鈣代謝紊亂生軟殼蛋等等現象開始出現。一些作家也開始創作一些作品揭露DDT的危害,最著名的便是《寂靜的春天》。

1970年代開始,各國都逐漸禁止了DDT的生產和使用,人們轉瞬之間就忘記了才享受過的幸福,開始批判DDT。之後,DDT理所應當成為了最恐怖的發明,甚至連諾獎委員會都為自己頒佈的獎項而懊惱。

但是,但是,即便幾十年過去了,現在仍無法找到效果能與DDT媲美的殺蟲劑,對其的禁用導致很多條件困難的發展中國家再次受到多種傳染病的威脅。在不得以之下,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又重新啟用了DDT,用於控制蚊子的繁殖和瘧疾登革熱等疾病的預防。


SMETalk


我覺得歷史上最慘無人道的發明,莫過於呂后對戚夫人用的刑罰。

呂后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結髮夫妻,但是,劉邦愛的卻是小妾,年輕貌美的戚夫人。

戚夫人在劉邦活著的時候,仗著劉邦的寵幸,曾經窺伺過太子的寶座,他想讓劉邦廢了呂后的兒子劉盈,然後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雖然這件事最終沒有做成,但是,在呂后的心裡卻留下了極大的陰影。

呂后在劉邦死後,就開始秋後算賬了。

他先是把戚夫人的兒子騙到了宮中,然後加以殺害。

劉如意一死,呂后開始使用世界上最慘無人道的方法,來整治戚夫人了。

你不是舞蹈家嗎?都說你擅長跳翹袖折腰之舞。對了,你鼓瑟的技術也是一流的,放佛你全身上下都是寶,當年你和劉邦無數次在我面前秀恩愛,我都忍了。

但是,我忍並不代表我把這些事情給忘記了。

既然你擅長的東西都是劉邦所喜歡的,偏偏這些東西也是我所不具備的。

如今好不容易你落入我的手中了,我就要把你所擅長的這些東西一件件給你拿去。

先從你最擅長的舞蹈開始吧,以後你就不要在跳翹袖折腰之舞了,劉邦死了,也沒人敢看了。

既然留著已經沒有什麼用了,那我就替你把這些東西收走吧。呂后派人先是把戚夫人的手腳都給砍斷了。

聽說你的眼睛,一直都是最迷人的武器,搞的劉邦整天神不守舍的 。這雙眼睛我也打算拿去,呂后又派人把戚夫人的雙眼給挖去了。

在挖戚夫人雙眼的時候,由於疼痛難忍,戚夫人不得不發出撕心裂肺的喊叫聲。

這個聲音在呂后聽來特別的刺耳,又特別的受益。

她又派人把戚夫人的舌頭給割了下來,然後在給戚夫人灌了啞藥。這時候的戚夫人已經發不出任何聲音來了

戚夫人被呂后折磨成了半人不人,半鬼不鬼的怪物了。

人家都慘成這樣了,按說有什麼深仇大恨也應該一筆勾銷了吧。

可是,呂后還是覺得她不夠慘。

呂后根本不打算給戚夫人一個痛快。她又派人把戚夫人的耳朵給燻聾,然後把她扔到了廁所裡面。

直到呂后滿意方才為止。這時候的戚夫人看起來,特別像一坨蠕動的怪物。

呂后給她起了一個名字叫做“人彘”。

人彘的意思其實就是豬,說戚夫人連豬狗都不如。

做了這麼個傷天害理的事,呂后不但不感覺到慚愧,而且她還到處給人炫耀。

他請來了自己的兒子漢惠帝,告訴他今天要帶他去見識一個好玩的東西。

她說的很神秘,瞬間就把漢惠帝的興趣給勾了起來。

等到漢惠帝被呂后帶到廁所,他隱隱約約間感覺到一股不祥之兆向自己襲來。

他眼見的是廁所之中有一團血肉模糊的東西在那裡蠕動著。

漢惠帝只看了一眼就想吐,他雖然不知道那個蠕動的怪物是什麼?但,他已經猜到那是他母親的傑作了。

漢惠帝問自己的母親:“那一團血肉模糊的東西是什麼?

呂后哈哈大笑道:“這就是那個美麗俏皮的戚夫人,我的手段怎麼樣?”

漢惠帝一聽差點栽倒在地上,恍惚之間他有點站不穩了。

他想不到自己的母親作為一國之母,竟然做了這麼慘無人道的事情。

這一次突來的驚嚇是漢惠帝難以承受的,這一夜他開始睡不著覺了。每每閉上眼睛就會聯想到戚夫人慘死的畫面,漢惠帝因為驚嚇過度,一病不起了。


漢史趣聞


二戰期間,英國運輸船隊屢屢遭德國潛艇的攻擊。僅1942年11月一個月, 盟軍就有上百艘共86萬噸商船被德國潛艇擊沉,英國這個靠海上補給的國家幾乎被封鎖。英國海軍上將蒙巴頓勳爵的指揮艦,甚至兩次被德國人擊沉,他本人也差點送命。倫敦的生活用品甚至只能維持一個月,急得丘吉爾首相不知所措。



但戰爭期間,英國國內鋼材奇缺,無法建造很多的反潛驅逐艦與護航航母。用什麼對付德國人的水下“狼群”呢?這成了戰爭的關鍵問題。正當盟軍對德國潛艇頭疼不已的時候,英國記者兼情報人員的傑弗裡·派克(Geoffrey Pyke)提出了“用冰塊建造航母”對付德國潛艇的設想。派克向蒙巴頓提出將北極海域的巨冰拖至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冰島。不過,這一設想最初曾一度流產,因為冰山的絕大部分位於水下,而北極地區的冰塊又太脆弱,根本不可能抗擊大西洋高達數米的大浪。


1943年初,美國科學家赫爾曼·馬克(Herman Mark)和沃爾特·霍恩施泰因(Walter Hohenstein)發現,將棉花和纖維加入淡水研製而成的冰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高強度。這一重大發現,使得蒙巴頓的用冰製造軍艦的念頭又強烈地燃燒起來。蒙巴頓立即向首相丘吉爾推薦,並組織技術專家進行研製。

1943年5月,這些專家小組在加拿大落基山脈下的帕特里夏湖(Patricia Lake)開始建造冰制試驗品,又被稱為Boathouse。一個月後,一艘長20米,外面貼著木板,內艙壁塗有瀝青、船體上鑿著管道狀通風孔的模型問世了。神奇的是,這艘“冰航母”,竟然安然地度過了火熱的夏天而沒有融化。


據說,蒙巴頓將軍為了使“冰航母”計劃獲得通過,甚至還親自動手示範:1943年8月15日,在英美總參謀部魁北克戰略會議上,他拔出手槍,對準牆邊的兩個冰塊就是兩槍。第一塊冰被擊得粉碎。另一塊冰不僅毫無損傷,彈回的子彈還差點擦傷參加會議的美國海軍上將歐內斯特·金(Ernest King)的大腿。在場的人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蒙巴頓將軍用這種表演,來證明兩塊冰不同的硬度。第一塊冰是用水凍結的,結果被子彈擊碎。而第二塊色澤混濁冰塊內摻入了一定比例的木屑,其剛度、強度比普通冰塊大得多。如果用這種特製的冰建造航空母艦,將極大的提高軍艦的防禦力。



蒙巴頓將軍聲稱:“利用這種經濟、快速的特製冰製造航空母艦就等於掌握了取得戰爭勝利的武器。”他還認為,一艘長巨大的“冰航母”既可作為浮動島嶼停放大批飛機,又可作為反攻納粹德國控制的歐洲大陸的跳板。

英國海軍要求“冰航母”能抗擊30米高的海浪撞擊;航母上的冰跑道應適合重型轟炸機起飛;航母在受到魚雷攻擊後只須用冰水填上即可完成損管作業;整艘軍艦要有製冷系統保護冰層不融化等。專家和工程師們,在戰爭形勢壓力下,日夜奮戰,三個月就拿出了設計藍圖:航母長600米(2000英尺),艦體厚12米,總重量約200萬噸,有26個螺旋槳推進器,並將其命名為“哈巴庫克”號。

當時絕大多數美英高級將領都相信了這一設想,並對“冰航母”充滿信心。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蒙巴頓將軍的遊說下,也批准出資建造“冰航母”。但之後羅斯福發現,雖然單項設計都可行,但組成整體後卻矛盾百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對艦上大型動力裝置的散熱量估計不足。事實上,只要發動機—啟動,周圍的冰就會開始大量融化。

由於當時的科技水平的限制,許多技術難題一時無法解決,“冰航母”計劃只好暫停建造。隨著1943年10月,蒙巴頓將軍就任盟軍東南亞戰區司令,“冰航母”計劃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但這一奇思妙想,在艦船史上確屬空前絕後,至今冰制航空母艦“哈巴庫克”的藍圖還保存在英國皇家海軍的檔案館中,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羈旅前行


站在歷史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古人發明的一些恐怖刑罰,我們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他們總是能發明出恐怖無比的刑罰,有的懲罰方式,現在的人想破腦袋都想不到,一般情況下,歷史越悠久,發明的刑罰越是恐怖。

首先第一個銅牛刑,這個是古希臘歷史中人們發明的一種懲罰, 銅牛顧名思義就是做出一個銅牛,不過這個牛的肚子裡面是空的,有一個小門,可以將犯人放進去,犯人關進去之後在銅牛的下面生火,然後活生生的把犯人給烤死,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銅牛中還有一個設計,可以放大犯人喊叫的聲音,據說聽起來就像牛的吼叫聲。

老虎凳,相信人們對這個都比較熟悉,簡單的解釋就是將上身和雙手綁在連著長板凳的木架上之上,然後雙腿在凳面伸直,膝蓋以上的大腿綁在凳子上,然後在腳跟下面墊磚塊,隨著磚塊越來越多,受刑者的雙腿向上抬起,牽扯到了腿的關節韌帶,這個時候非常痛苦,囚犯如果長時間受刑之後,沒有正確處理,將會殘疾。

開花梨,這個在古代的歐洲,對女子來說簡直是個噩夢,這個刑具一般會用在女性身上,這個玩意是四個花瓣組成,這四個花瓣非常的鋒利,行刑者搖動機關,就能讓鐵梨開花,用在哪裡在這裡就不過多解釋了。

木桶刑,這個刑罰似乎古時候每個國家都有,將犯人放入專門設計的木桶之中,犯人只露出一個頭,並且只能半蹲著,完全站不直,時間稍微久一點人是絕對受不了的,還有一些國家喜歡在犯人的臉上塗一些招蟲子的東西,吸引蟲子來叮咬犯人,這幾個只是古人發明的恐怖刑罰中的冰山一角,歷史上的恐怖刑罰可謂是數不勝數。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飛艇


簡介:1933年,兩艘顯赫的飛艇——美國海軍的“阿克倫”號(ZRS-4)和“梅肯”號(ZRS-5)遇到了大氣湍流而墜毀。“阿克倫”號是1931年由胡佛總統的夫人命名的。兩年後,1933年4月4日,它已飛行74次、在空中的累積時間1700小時。它在新澤西州海岸外遇上了猛烈的風暴,艇身破碎,墜入大西洋。“梅肯”號是空中航空母艦,載有4架寇蒂斯的F9C-2“雀鷹”偵察機。失事時,它位於加利福尼亞海岸外,正飛向蒙特利以南的斯珀角,並且剛剛回收了最後一架飛機。一陣狂風突然襲來,飛艇劇烈翻滾,十字尾翼垂直脫落,劃破了3只氦氣袋。經過40分鐘的英勇搏鬥,終於墜入大海。

想像力:★★★★★

失敗度:★★★★★

動力機翼垂直起降戰鬥機

簡介:二戰期間,德國人試圖研製動力機翼垂直起降戰鬥機(Triebflugel)。這種飛行器以尾部豎立,在機身上有一個可旋轉的環狀物,而環狀物上安裝了三個薄機翼,翼尖則裝有呈一定角度的噴氣發動機。當發動機開始工作,它能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而與直升機不同,這種飛行器能高速平飛。但德國人很快發現這個計劃毫無用處,因為螺旋槳與發動機綁在一起很難著陸。

想像力:★★★★★

失敗度:★★★★☆

沙皇戰車

簡介:“沙皇戰車”也被稱為“蝙蝠戰車”,是因為它的三角型外型,好像是一個倒掛著的蝙蝠。1917年8月,首輛樣車在首次御前示範時,就因為行駛時後輪過不了障礙物而被當場否決。缺乏機動性的“沙皇戰車”簡直就是敵方炮火的“活靶子”。而這個唯一的一臺“沙皇戰車”還沒上戰場就被送到廢鐵回收場去了。

想像力:★★★★

失敗度:★★★★★

摩托大炮

簡介:這是上世紀50年代法國人在越南使用的大炮。用摩托車和炮搞出這種組合是因為當時法國缺乏資金,不能提供更先進的武器,無奈只能“就地取材”。這種車主要供傘兵使用。但是,我們可以很肯定的說,這種車的防護性很差,火炮的再裝填也很成問題,所以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想像力:★★★☆

失敗度:★★★★☆

獨輪坦克

簡介:這鐘獨輪坦克是上世紀30年代德國人的發明。它外觀呈詭異的飛碟狀,不過這個“飛碟”是豎起來的,輪子就是坦克(如果這也算坦克的話)本身,側後方兩個輔助輪負責保持行駛平衡。其實這種獨輪坦克的概念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有了,可見人們的想象力之豐富。只不過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並沒有生產出哪怕一輛樣車。

想像力:★★★★

失敗度:★★★☆

SHN-1型全地形車

簡介:這是SHN-1型全地形車,蘇聯發明這種車輛是為了應對其多變的地形和惡劣的氣候。這種車不用輪子也不用履帶,它使用兩個螺旋形的推進裝置,這使得它能夠跨越一般車輛難以進入的雪地、沼澤、甚至湖泊。在西伯利亞的確需要這樣的車輛,但它能夠做的也只有這些了。它可以走崎嶇的路面卻走不了平坦的路面,此外,它太笨重了,行進過於緩慢,而且它還非常費油。

想像力:★★★★

失敗度:★★★

步行機器人

簡介:步行機器人似乎是電影裡面應該出現的事。但這個四足機器確實出現過。它於1968年進行測試,但遺憾的是這種步行機器人從來沒有投入生產,原型可在美國弗吉尼亞州交通博物館看到。這個機器重約3000磅,最高速度只能達到5英里/小時。

想像力:★★★

失敗度:★★★☆

帕克爾轉膛槍

簡介:如果你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你會發現有一架“相貌” 獨特的兵器孤獨地站在近代館中。它給參觀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尤如一支架在三腳架上的巨大轉輪手槍。它,就是被人遺忘的帕克爾轉膛槍,而最早的轉輪手槍還是在帕克爾槍誕生一百多年之後才出現的。帕克爾槍與轉輪手槍同屬於轉膛類兵器,它使用的是散裝的黑火藥,已初現定裝槍彈的形態。帕克爾槍是有實物並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轉膛類武器,是由英國律師詹姆斯·帕克爾於18世紀初發明的。其口徑為38毫米,槍管長約900毫米,射速為9發/分鐘。

想像力:★★★☆

失敗度:★★★

夏爾·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簡介:1986年2月,法國將自己計劃研製的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夏爾·戴高樂”號。它是除了美國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動力航母。法國人把“戴高樂”號看作法蘭西的驕傲,對它寄予特殊的厚望,希望它能擔起歐洲防務的重任,發揮“歐洲旗艦”的作用。然而,“戴高樂”號的高成本讓法國人難以承受,整個項目最終花費高達712億法郎(約138億美元),比原預算增加10%,同型的第二艘的建造計劃也被取消。同時,“戴高樂”號航速慢的技術問題仍沒有解決,它的最高航速只有23節,令法國海軍心焦。

想像力:★☆

失敗度:★★★

火箭揹包

簡介:火箭揹包是世界上最受矚目的個人火箭飛行器,每套市場售價13萬英鎊。火箭揹包是有史以來最特殊的飛行器之一,通過過氧化氫提供動力,綁在人的背部,在短距離內做快速而安全的飛行和垂直降落。貝爾航空公司工程師摩爾在1960年發明了第一個火箭揹包飛行器,當時花費了25萬美元。第一位穿戴火箭揹包進行飛行演示的是哈羅德·格雷漢姆,他在1961年4月20日穿戴火箭揹包在13秒的時間內成功飛行了34米。但火箭揹包的飛行時間並不長,最多隻能飛行30秒。而且,在真正掌握這種飛行器之前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

想像力:★★☆

失敗度:★★


fortunate


恐怖其實分兩種--一種是看上去恐怖,這種更多的只是視覺效果;而另一種是從意義上的恐怖,超越自然就是一種恐怖。。。人類社會的進步就是不斷地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然而下面幾項發明可以說是試圖超越自然了:

1828年,德國人弗里德里希·維勒合成了尿素,這是人類第一次從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在這之前,有機物被認為是隻有生命體才能合成。

世界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於1996年7月5日,1997年首次向公眾披露。即便是較為高等的哺乳動物,也可以通過無性繁殖產生。

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狗”在2016年3月與2017年5月分別擊敗冠軍棋手李世石、柯潔,其實力已超過人類職業圍棋頂尖水平。

……

基於這些技術,人類將製造出:

他。。。

他。。。

她。。。

她。。。

在利用火、電、原子能等的初期,人們可能暫時沒辦法控制它們的洪荒之力,隨著技術的進步它們終究被人所馴服;但擁有自主意識的人造生命的這些熊孩子將來聽不聽話誰知道呢?

以上。


包大人玩科學


整個人類歷史的恐怖發明非常多。但有的應該辯證著看。以為不好的,可能問題不大,以為好的,可能很有問題。比如原子彈算不算恐怖發明呢?威力巨大,甚至可以毀滅整個地球。可是自從有了原子彈,戰爭減少了,尤其大國間的大戰沒有發生過了。但也保不準未來不會發生核大戰,或者被個別瘋子釋放出來。它到底算不算恐怖發明,可能還是一個問號?

第一、人殉,就是一種絕對地恐怖發明,無論是殉葬,還是以人作為祭祀,或者以人作為對神的獻禮,都是絕對恐怖發明。這種人殉全世界都有,聖經裡不就記錄亞伯拉罕帶自己的兒子去獻祭。印第安、中國、阿拉伯都有。

第二、一神教。一神教發明後其宗教排他性到了一個空前的程度。比如歐洲發生了長期大規模地迫害女巫的行動。而且至今基督教沒有為此道過歉,西方電影裡還是把女巫視為邪惡的化身。基督教把整個歐洲帶入黑暗的中世紀。

第三、奴隸制。有人以為奴隸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其實不是。奴隸制是跨種族戰爭奴役的結果。試想如果人類沒有那麼大種族差異,可能根本不會出現奴隸制,甚至不會出現等級制。中國的等級制是周代才開始的。由羌人從古埃及帶回來,所以與之有關的藏族、彝族以及西部民族和漢族都有。而未受侵擾的南方民族卻沒有。

第四、泡沫經濟學。在過去很長的時代,你種了一斤糧食就是一斤,官方要收稅,必須要讓你交出。你有一錠銀子,也必須讓你交出後你才會減少收入。不給,那需要持刀入戶。後來不需要了,通過不斷髮貨幣就可以做到。而民間也有辦法,通過鼓吹,大規模收購,讓某種東西迅速升值,擊鼓傳花,等著傻子們進入。而更大的泡沫就是整個西方搭建的泡沫經濟模式。可以這樣說,泡沫經濟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剝削。所謂賺取點人工費的剩餘價值根本不能與之相比。現代社會很多人也在努力,也在積累,也在存錢,可是必定越來做窮。你不進入食物鏈上游,註定是窮困的結局。

第五、毒品。這個不需要解釋。

第六、中國法家的馭民術,有一個觀點,要牢牢地把老百姓摁在生存線上,這樣老百姓就只能為生存忙碌奔波,無暇對統治者指指點點了。

第七、農藥化肥轉基因。這些看似好東西,可是自從有了它,人類耕作再也不肯想別的辦法了。人類真的做不到使用農家肥了嗎?真的做不到採用環保方法鋤草和消滅害蟲了嗎?不是,人類在這方面早就不思進取了,儘管那是要用來吃的食物。

第八、裹小腳和女性割禮。

恐怖發明真要羅列的話,羅列成一本書都可以。


國病


提及古代歷史的發明,最容易讓讓人想起的就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印刷術,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但是歷史上也有一些恐怖的發明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飛艇,1933年,兩艘顯赫的飛艇--美國海軍的“阿克倫”號和“梅肯”號,遇到大氣湍流而墜毀,“阿克倫”號是1931年由胡佛總統的夫人命名,飛行47次,在空中的累計時間1700小時,在新澤西州海岸遇上猛烈風暴而造成艇身破碎;“梅肯”號是空中航空母艦,墜毀在加利福利亞海岸。


沙皇戰車,沙皇戰車也稱“蝙蝠戰車”是因為它的三角形外形,類似一個倒掛的蝙蝠,1917年8月,首輛樣車在首次御前示範的時候,由於在行駛的時候後輪過不了障礙物而被否決。缺乏機動性的沙皇戰車簡直就是敵人炮火的活靶子;同時這個唯一一臺的沙皇戰車還沒有上戰場就被送到廢鐵回收站。

摩托大炮,上世紀50年代法國人在越南使用的大炮,是用摩托車和炮而組成的武器,由於當時法國缺乏足額的資金,無法提供更先進的武器,就只好“就地取材”,這種車的自我防護性能很差,戰爭中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制。


冰航母,二戰期間,英國運輸船隊屢次遭受德國潛艇的攻擊,然而戰爭期間,英國國內鋼材的奇缺,無法建造很多的反潛驅逐和護航航母,最後提出使用“冰塊建造航母”,1943年5月,專家小組在加拿大落基山脈下的帕特里夏湖開始建造冰制試驗品,被稱為Boathouse的試驗品在一個月之後問世,一艏長達20米,的“冰航母”神奇般度過火熱的夏天而沒有融化。

步行機器人,步行機器人是一個四足機器行走的機器,步行機器人在1986年進行測試,但是這種步行機器人並沒有投入生產,原型可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交通博物館看到。

火箭揹包,火箭揹包是世界上最受矚目的個人火箭飛行器,每套市場價值13萬英鎊。火箭揹包是有史以來最特殊的飛行器之一,綁在人的背部,在短距離內做快速而安全的飛行和垂直降落。但是火箭揹包的飛行時間並不長,最多隻能飛行30秒,同時在真正掌握這種飛行器之前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

其實歷史上很多看似恐怖的發明基本都是在戰爭年代,但是很多奇特的思想以及一些藍圖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