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硬筆字?

畝淂熹


關於如何寫好硬筆字,今日繼續分享一些乾貨,供書友們參考:

通常來說,系統地學習硬筆書法,應該掌握基本筆畫、偏旁部首、字形結構和章法佈局。但對於大部分成年人來說,已經具有多年的書寫經驗,從基本筆畫入手往往不願意,此時可以從“字形結構”入手,因為硬筆字與毛筆字相比,重在字形結構。字形結構掌握了,硬筆字的框架就成型了,筆畫可以再逐步完善。


1、獨體字結構技法

漢字中, 獨體字佔很大的比重,寫好獨體字的關鍵,在於“因字成形”和“因字取勢”。具體如圖所示:


2、左右結構漢字技法

左右結構的字是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書寫時要注意左右相互照應,忌寫得過於擁擠和分散。具體如圖所示:



3、上下結構漢字技法

在漢字構成中,合體字佔有絕對地位。上下結構是合體字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結構的漢字應寫得上寬下窄或上窄下 寬。具體如圖所示:


4、中宮收緊、佈局緊湊

緊湊佈局是寫好漢字的重要方法,即要把字的中心寫得密集,這樣筆畫才能產生凝聚力,結構才不會鬆散。具體如圖所示:


以上例字,來自張克江楷書。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謝謝邀請!其實我寫的字不咋地,據說有九大方法。

運筆圓潤。雖是方塊字,可寫出不如圓些的好看。

2,字口決:左收右放重心穩,上嚴下寬中收緊。其意為左右結構的字,要左邊收緊右邊伸展。上下結構的字要上邊收緊下邊伸展。

3,注重關鍵筆畫(即字眼)的書寫。關鍵筆畫寫好了,字就會很好看。

4,寫字是要有自己的觀察和異同,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所區別。

5,要注重字體的整體結構,我們時常練字只練筆畫,但是組成一個字,未必好看。注重筆畫的結構,而不是筆畫本身。

6,在字連筆的時候要做到輕鬆自然。不要刻意去寫行楷書。

7,練字是應以臨摹為主,不以描摹為主。描摹是指附在透明紙上在字帖上書寫。注重筆畫而忘了字的整體結構。臨摹是指分析完字帖上的整體結構,而自己寫出。

8,最好用鋼筆書寫。因為鋼筆在回筆時自然感十分強。很有利於提高。

9,練字第一注重質量。可沒有量也不行。所以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每天不少於兩頁練習紙。並且能夠堅持到最後,一個月之後便有很大改觀。

天哪!可累死我了!😂😂😂


為0的浪漫127023511


一1.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醜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裡,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鍊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鬆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係。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


喪哥漫談


這個問題有些籠統,可以理解為只想把字寫得漂亮一些,也可以理解為想學一下硬筆書法。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學習方法自然也大相徑庭。下面我們就來大致解釋一下。

找準定位,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法

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也就是說只想把字寫得規範美觀些;還是想步入硬筆書法的殿堂?前者以實用為目的,後者則是傾向於硬筆書法藝術的追求。

上世紀末,習殊經過六年摸索,總結了一套60小時實用硬筆字教學方法,短短3年時間,學員上百萬之眾。先不說這種教學法是否真有那麼神奇,至少說明那個年代對於硬筆字的實用性還是頗為重視的。

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書法的實用性已然到了被淘汰的邊沿,所以出於實用的目的寫好硬筆字的人越來越少了。就連原來學校的寫字教育課也改成了“書法進課堂”活動。

雖然書法也是以漢字為基礎的,但是它有著豐富的書寫法則以及出於藝術角度的審美思維,與單純的寫字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所以,學習之前先找準自己的定位尤為重要。


確定臨習範本

不管你只是想學習寫字,還是要研習硬筆書法,找到合適的範本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記住,確定臨習範本首要的前提是:興趣!

不管你尋找的法帖是古代的還是當代的,也不管別人評價如何,首先必須要是你最感興趣,看著就有一種想學的衝動的字體。只有這樣的範本才能讓你最大可能地堅持臨習下去,學習效果也能事半功倍。

有了興趣為前提,就要考慮你自己的定位了。如果只是學寫字,一切都好說,把重點放在範字的結構特點就行。每天臨習幾個字,多總結,多找規律,一般臨習幾個月都會有明顯效果。

如果真想在硬筆書法領域有所建樹,那選帖的標準也就不同了。雖然前提還是要有興趣,選帖範圍卻集中在那些公認的高水準的範本,而且最好是從古人經典的小楷法帖入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還是很有道理的。


臨帖方法要注意

臨帖的方法非常多,每個指導老師都會有不同的理論依據和教學經驗。我個人認為,最合適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應該根據每個學員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臨習方法,避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鑑於此,具體的臨習方法就不贅述了。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多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