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中國詩中的邊塞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總有一種情懷,叫邊塞。讀邊塞,然後在甘肅,找到詩中的邊塞。

無論是大漠孤煙直還是黃沙百戰穿金甲,河西走廊,有風沙的地方就有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陽關、玉門關、嘉峪關,那麼多邊關,那麼多滄桑。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邊奇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初唐,深秋。帝國遼闊的幅員上,有一處位於今天甘肅的邊塞突然名聲躁動了一下。

在那裡,一位“博學工文、善舉宏辭”的行官,感慨萬千。

他叫王涯,青年出仕,一路輕鬆擢升進士,官至翰林。德宗駕崩,憲宗上位,舊官僚難免受累。他不意外地獲貶。自古遷客騷人,多成就慷慨悲歌。霎時間,隴上風光混雜抑鬱不得志,詩句噴薄:

負羽到邊州,鳴笳度隴頭。雲黃知塞近,草白見邊秋。

不疾不徐,不直抒胸臆,蕭瑟和失意卻不言而喻。這首詩,取名《隴上行》,從此,甘肅成為了邊塞詩的大本營。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瓜州峭壁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嘉峪關日出

不多久,另一位同樣的貞元進士、翰林學士,來到隴上。

與“善舉宏辭”的王涯不同,他是一個矛盾的複合體:一方面,他擅長樂府詩,善寫思婦心情;另一方面,他言語慷慨,善歌邊關將士。他叫做張仲素。

同一片黃雲又至,邊關寂寥,催的詩人感嘆:

行到黃雲隴,唯聞羌戍鼙。不如山下水,猶得任東西。

樂府的氣質,使詩句也飄逸和浪漫,然而看似輕鬆的“不如”、“猶得”,竟是一種散漫間的堅韌。這首詩,也取名《隴上行》。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張掖雪山

隴上風急,我以為長風有信,可以傳歌千里:“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然而苦寒無涯,惶恐春暖不至:“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隴上日月交替,我以為明月寄相思,定能夢迴中原:“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然而落日舉目,不禁悲愴啞然:“北出長城古塞邊,荒松落日少人煙”。

隴上苦寒,我以為冰天雪地,只能開懷解嘲:“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然而綠洲豐盈,錯愕重回家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瓜州戈壁

邊亂

古蘭州,稱金城,是一座耀眼的城池,南有連綿不斷的祁連山脈,北接內浩瀚無垠的蒙古沙漠,當中一條狹長地帶,積雪的融水在這片平坦且滿是戈壁的荒灘上灌溉出一片片綠洲,成為古往今來中原通往西域的唯一坦途,嘉峪關就坐落其中。

掣肘著朔風中矗立的黑山與祁連山,守望者偶有駝隊的大漠烽煙,幾個世紀以來,歷代兵家征戰,烽燧、殘骸依稀可見。

這裡,自古不寧靜,自古不平息。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公元1516年,明正德十一年十一月,蒙古滿速兒汗入寇肅州,遊擊將軍芮寧陣亡,全軍陷沒,嘉峪關失守,震驚朝野。嘉峪關陷落的戰鬥經過史書、志書均無記載。誠然,位於野麻灣村西的小缽和寺堡子內現存壕溝證明昔日嘉峪關軍民英勇抗擊外敵、壯烈犧牲。

然而,這,只是邊塞連年戰亂中,最不起眼、最不慘烈的一役。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你深知道征戰艱險:“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卻看不慣半壁江山:“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你煎熬著疾病交加:“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未到鄉”,卻仍前行百折不回:“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你已經振臂疾呼:“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卻報國無門生憤懣:“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瓜州斷崖

邊愁

那些修羅場,滿眼盡神傷。

孩子們,祈求著豐富衣食。女人們,祈求著徵人還鄉。男人們,祈求者止戰無殤。

從軍日久,青春已逝:“白髮悲明鏡,青春換敝裘”。功名無望,軍營也不乏爭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午夜夢迴,聲色竟能使人思緒惆悵:“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到頭來,只嘆不間歇的奔忙,無休止的戰亂:“寧為太平犬,勿為亂世民”。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隴上多信神佛,在高高低低並不堅實的戈壁上,佛窟、佛寺,比比皆是。此世因果,來世為報,無力平息戰亂,但求安穩殘年。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馬蹄寺,就是其中的一座。憑雕欄遠望,數不盡層山。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已逾1600年,由於北方軍閥割據,混亂一片,加之歷代王朝更替,戰火綿延,平心靜氣的馬蹄寺也無法抽離物外。原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多被毀於戰火之中,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馬蹄寺、觀音洞以及眾多石窟等。 從北涼的漢傳佛教寺院,在邊關更迭中,馬蹄寺逐漸成為藏傳佛教寺院。鼎盛時,千餘名僧侶祈福,守一方安詳。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邊非邊,自在間

在敦煌,有一項既非藝術,又稱不上絕技的手藝,叫“石頭宴”。沙漠產奇石,人們把各色砂礫、岩石,奇珍異寶,盡數蒐集,做成一桌桌叫人食指大動、歎為觀止的筵席。筵席上,野味、海鮮、五穀、蔬果、甜品、美酒等應有盡有,由數萬件天然奇石拼盤組合而成。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瑪瑙做葡萄,尖晶燉肘子。小石做雜糧,層巖為肌肉。這是一種只有黃沙戈壁才吹磨出的樂觀,只有連年慌亂才捶打出的坦然,哪怕只觀在眼,不融在口。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邊塞,正是“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且悲歌,且逍遙;正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且沉醉,且離別。邊塞,在孤單中壓抑了太多愁緒,又在荒涼中釋放了無限豪情。

寻觅中国诗中的边塞

一念邊關,一念自在。

把邊關做邊關,自要堅守剋制,隨時如臨大敵。

把邊關做征途,則無需束縛,沙海行舟,冰山做壺。

醉眼看邊關,處處盡溫柔。

隴上詩間走,我也不回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