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制度好?“民主制”下的印度教育却落后50年

西方民主制度好?“民主制”下的印度教育却落后50年

(位于印度新德里南部的一处贫民窟内,几名孩子在屋外晒太阳。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一些西方人士总以印度来对比中国,以此证明实行了“民主制度”的印度比中国更加具有发展潜力。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先不说经济规模、国防实力,单从教育领域来说,印度的差距就很明显:时至今日,印度全国近一半的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中国的识字率却已达到96%以上。

印度基础教育落后,尤其难以保障低收入阶层的教育需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6年所发布的报告指出,印度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落后了半个世纪,即印度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全民初等教育的目标,到2060年实现前期中等教育的目标,到2085年实现后期中等教育的目标。报告称,印度有超过6000万儿童接受很少的正规教育,或者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有1110万上初等教育的孩子辍学,为世界之最。前段时间热映的印度影片《起跑线》,即对印度基础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该片以一个普通家庭为给孩子争取好学校的入学资格而到处搬家、扮穷扮富为主线,对印度糟糕的公共教育体系进行了批判。

2010年4月1日,印度义务教育法正式生效,法律明确6-14岁的儿童免费接受初等教育,要求各邦落实推进教育权,以此保障穷人的义务教育。但是,在法律中却要求不接受任何政府补贴的私立学校也要拿出25%的学位分配给贫困人群,且学校不得向学生收费,这令部分私立学校不满且不积极执行。在印度的基础教育系统中,因为私立学校中的学生数量占整体学生数量的比例高达40%,这类学校群体的不配合令贫困生受教育的机会大为减少,以致法律赋予穷人的教育权徒有其名。按照印度有关研究机构在2015年的分析,全印实施贫困生保留指标的实际完成率仅有29%,印度最大城市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斯特拉邦只有19%,而印度最多人口(2亿人)的北方邦甚至只有区区3%,安德拉邦竟然只有0.2%。也难怪在印度有舆论称,“印度的教育实际上还是富人的教育,穷人只能凭运气”“我们有很多法律,教育却落后50年”。

尽管印度基础教育面临如此窘况,但“民主制”下的政客们却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来解决。印度的男性文盲率接近20%,妇女文盲率更高达三分之一。虽然舆论认为印度的高文盲率与贫穷落后、歧视妇女、种姓制度等因素有关,但也指出其所谓的“民主制度”也阻碍了印度基础教育的普及。因为在印度,教育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在地方政客看来,越是文盲越是容易控制和被收买,对搞教育这些百年大计根本没有积极性。这与印度耕地虽占世界第一,却因政客们更愿意发补贴拉选票,而不愿意花精力修建更长远的水利设施解决温饱有类似之处。

总之,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拥有更多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才能更为有效地推动国家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表现惨淡的印度,若只靠“民主制度”恐怕是难以解决其社会所存在的高文盲率,也难以成为西方某些人口中“有潜力的国家”。

(参见:《现实高于艺术,印度教育问题比还严重》《联合国报告:印度教育落后50年》《宋鲁郑:西方民主令印度永远落后中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