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馬克思和孔子誰更偉大?

山風217318395


孔子的思想,具有易僵化特性,而且不易促進人類社會進步,容易使人類變得保守,規矩,呆權。使社會變得沒有個人,張揚,活力。雖然,孔子並沒有強調這點,但孔子是中華文化教條主義的典範。正因為其教條性作用,所以,使中國文化在尊儒之後,失去進步的發展空間,使許多國人缺少獨立思辨的精神。所以,一個國家若用,教條主義,就會不斷容易犯錯。如戰爭時期,若是教條主義流行,必然會處處受制於人。——而馬克思的理論,恰恰是要求人們善於,在不同的歷史社會環境條件下,科學客觀去分析,而後採用 不同的策略。所以,孔子的思想具有固化與固步自封的特性。而馬克思的理論具有不斷促進社會進步發展的特性。——但是關鍵還是要看,使用的人,若用的人,並不完全理解或善用馬克思理論,而是深受儒家教條主義影響的人使用,同樣會變質。——若中國尊儒文化繼續下去,不管是那個階層得到的最終將不是天下,而是亡族滅種之結局!因為孔子的儒家文化,只有統治階級,為奴化人的思想才會使用的工具。——觀當今世界,似乎許多人又想要當皇帝,想要人類文明退化到封建時期吧?若這樣,中國無救,遲早得亡!


chyi2017


孔子與馬克思相距兩千三百多年,都是世界上最為著名最有影響力的偉大思想家。由於時代背景不同,思想體系不同,價值作用不同,沒有可比性。如果放在一起比較,那就不存在誰比誰更偉大的問題。

孔子的思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儒家思想,自中國漢朝以來為歷朝歷代封建皇帝所推崇,一直是封建社會佔絕對統治地位的指導思想,影響中國人和中國社會兩千年。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其核心內容主要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這些思想學說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至今仍然在影響著我們,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近些年,孔子學院在國外興辦,孔子思想走出國門,影響範圍開始達及世界。我們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的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全方位的價值及作用。

馬克思的思想,我們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由馬克思主義哲學(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被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確立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學說,被認為是指引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鬥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誕生兩百年來,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石破天驚的影響力。二十世紀全球許多國家風起雲湧的人民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無一不是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啟迪與指導。我們中國民主革命,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取得成功的。

孔子是中國儒家思想文化的開創者,是中國傳統社會秩序的塑造者,如果追本溯源地講,孔子更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啟蒙者。馬克思是世界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是世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孔子儒家思想是屬於中國或大中華文化圈的,是屬於中國或大中華文化圈所有人的;馬克思主義是屬於世界的,是屬於世界無產者的。




清風朗月zgh


孔子和馬克思站在歷史角度看,他們都是思想家,也是歷史造就了兩位思想家。

論歷史地位孔子是封建統制思想的代表,統制中國幾千年,而馬克思是在封建主義思想基礎上,發展起來新的思想理論體系,他看到社會是必須要發展的,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到社會主,最終人類發展到共產主義。

從世界觀認識角度看,他們兩人是絕然不同的兩大學派,也就是孔子代表唯心主義學派,馬克思代表唯物主義學派。

中國共產黨就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礎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如今舉世注目的偉大成就。

由此可見,這兩位思想家,如果非要比誰偉大來形容,我認為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比孔子的思想更偉大。











老頭156934080


孔子是中國農耕文明時代產生的影響世界的古代聖人,馬克思是世界工業文明時代產生的影響世界的現代偉人。因此,兩個人沒有辦法比較誰最偉大,因為時代不同沒有可比性,但卻有天然的互補性!

中國的孔子已經誕辰2569年,他是一個無神論者,他使用的是中國文字,受西周文化洗禮,觀察的是東方奴隸制社會,汲取的是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思想營養,用的是中國概念,結果他創立的儒家文化,特別是家庭倫理道德卻成為超越時空、超越階級、超越國界的適用於全世界各個民族每一個家庭的普世倫理價值觀。

儒家文化提出的大同社會遠大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實現大同社會是全人類的共同理想。

德國的馬克思誕辰200年,他也是一個無神論者,他使用的是西方文字,受猶太教洗禮,觀察的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汲取的是西方思想營養,用的是西方概念,結果他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卻成為超越地域、超越民族、超越國界的適用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強大思想理論武器,威力無窮的精神原子彈!

馬克思主義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遠大理想——“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共同理想。

由此可見,

儒家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既具有強強聯合的思想優勢,儒家文化的思想優勢是家庭倫理道德,是人們“修身、齊家”的靈丹妙藥; 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優勢是思想政治理論,是共產黨人“治國、平天下”的指導思想。

儒家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又有相互彌補的思想優勢,儒家文化彌補了馬克思主義在“修身、齊家”兩個方面家庭倫理道德不足的道德缺憾,馬克思主義彌補了儒家文化在“治國、平天下”兩個方面偏柔、偏軟、偏弱的政治缺憾。


董海發


不想直面這些抽象、教條化的主義、思想、文化!!

因為這些不都是屬於管理方面的知識麼??普通大眾做到真善美就遠夠了。

不都是生生死死麼麼?不都是一日三餐,7時安眠麼?科技發展、文明進步,人們的幸福感有多大的增加?!當今有多少人有50年代,那些人的幸福感強??

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讓人們活得一點不輕鬆自在,沒有滿足感,沒有存在感,沒有成就感。

綠水青山、自給自足的內個年代,才是人活得最像人的年代!

不管你什麼主義、思想、文化、科技,如若沒能讓人們生活得更好、更輕鬆、更自在、更滿足,那麼都是無用的教條、枷鎖……


魚人新知


孔子學說總體是個人與家庭與社會的關係的聖賢之道,克己復禮,仁義禮智信,棄惡從善,內聖外王。有利於減少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在城市化及生產力水平的農業社會,有一定價值。但另一面,殺人越貨,卑劣無恥,不擇手段,小人得志,孔子並無解決手段。馬克思的學說辨證唯物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等,隨蘇聯解體受眾減少,更多從社會與世界宏觀層面來解釋並解決問題,而當代人更關心的是個人發展。如何減少族群矛盾,孔子的學說依舊有一定價值。


千年古柏柏


這是個有趣的題目,說它有趣是這個題目,既探討了過去,又思索著未來。孔子,代表著過去,2千多年的歷史都尊崇孔子的思想。馬克思展望著未來,人類將去向何方?我想用中國式的思維談談個人見解。

孔子的偉大之處在於對社會發展和人性本質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把社會形態分為兩種,一種為天下為公,一種為天下為家。決定這兩種社會形態的關鍵是道,大道之行則天下為公,這種社會稱為大同,大傢伙為共同的理想而生活。大道既隱則天下為家,這種社會稱為小康,就是大傢伙達不成共識時,力求把小環境搞好。孔子生活的時代是大道既隱的時代,人們為了一己之私,相互殘殺,社會生產力遭到空前的破壞。孔子是實事求是的,家天下的時代背景下怎樣才能共存呢?惟一的途徑就是建立一套秩序,這就是禮,而秩序得以維護和持續,就需要合理,怎樣才合理,只有從人性的角度出才合理,而家天下中人性最合理的解釋就是親情,把親情上升到理論就是仁。禮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一個是組織架構一個是運行機理,由此延伸的三綱五常,成為家天下時代維護社會合理運轉的核心價值體系。

馬克思的偉大之處,在於客觀的剖析了社會發展的本質規律,把那條既隱的大道,描繪出來,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並提出了未來的方向,人類要真正的實現人性的解放,必然要由天下為家走到向天下為公,關鍵點在財富的分配上,只有當人類創造的財富成為人類共同所有時,每個人作為人類的一份子,才能享有人性的真正的自由,而不是一部分人窮奢極欲,一部分人水深火熱。一邊是拼命的發掘自然資源,一邊是製造武器相互威脅,造成巨大的浪費,甚至毀滅。

之所以說中國式的思維,中國思維認為世事是週而復始螺旋上升的。而不是形式邏輯,直線論證,一條巷子走到黑。兩千多年的孔子已感嘆過大同社會的美好,兩千年後的馬克思論證了大同的存在機理和實現途徑。他們是站在不同時間節點上的偉人,因為他們關注的是怎樣讓人性發揚光大。


null108161361


孔子與馬克思完全屬於本質的不同,不是一條道上跪的車,馬克思發明了新的社會制度和新的社會理論,馬克思著作有《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著作他喚醒了無產者向腐朽的舊制度社會宣戰,建立以勞苦大眾為主體的新型社會制度,為其奠基了革命的論述,建立了堅實的理論依據,所以我們說馬克思是近代革命導師,通往光明道路的指路明燈,全世界社會全義陣營偉大的先師發明家,應當是恰如其份。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的孔子,他主要代表了中國的儒家思想,為封建社會剝削階級的統冶奠基了儒家學說的理論基礎,孔子的學說完全是維護封建專制的理論依據,孔子日,勞心者冶人,勞力者致於人,又如、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些看似名句的詞語,在2000多年來被人們沿用和接受,孔子的儒家學說包括,忠,孝,禮,利,廉,恥,都對當時社會所接受,並以此對人作為進入社會的必修課,使人們作為適德行為的準則,所以我國是一個受儒家教育較濃的國度,對孔子的學說應當取其精華,去除糟糕,由於受歷史社會制度的制約,我們不宜橫加指責和批判,更不能全盤否定孔子一生所作出的行之有效的成績,綜上所述,我們不能將革命導師馬克思主義和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混為一罈,馬克思主義是針對封建資本主義宣戰的總導師,而孔子則是為著封建資產階級納喊助威的祖師爺。筆者今天評論他們是兩條道上奔跑的車應不過唯!謝謝大家:


林海雪原185164327


孔子全世界都知道,被尊稱為聖人,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是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及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對世界的影響: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孔子儒家思想還啟發了歐洲啟蒙思想家,在思想啟蒙運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孔子儒學早在漢唐時代便超出中國範疇,向東南亞及東北亞輻射,形成儒教文化圈,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馬克思你如果在國外瞭解一下,最多是西方重點哲學家,馬克思主義一個相對重要的小眾哲學流派!


明溪518


馬克斯主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救星,其理論要旨是消除剝削,消除壓迫,消除欺騙,讓老百姓有尊嚴地生活於世上。

孔子只是學術的繼承者,沒有一部自著的學術留存於世,僅有一篇由其弟子東拼西湊的《論語》傳承下來,其理論本以中庸為座標,然孔子只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的正面功用,卻忽視了反面效果,則中庸不再。仁慈欠缺了威武,義氣欠缺了清醒,禮敬久缺了省儉,智巧欠缺了純樸,信用欠缺了警覺,用之治國則國弱敵強,用之統民則民懦受欺。如此理論,害大於利,由此而演生出的封建主義、官僚主義,就象二座壓在人民群眾頭上的大山,讓老百姓苦不堪言。

兩相比較,則孔子是有權有勢者心中的聖人,而馬克斯則是無權無勢者心中的偉人。所處階級不同,所持立場自不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