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白岩松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白巖松

在大學裡一定要去珍惜、維繫和發展一輩子很難再遇到的集體友情。書萍曾有一句話:人到中年,友情之樹和頭髮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樹日漸凋零,但是在大學結下的情誼最深。以後你們大多在一個行當,一生當中有許多交集,沒有很多利益糾葛。為什麼這麼強調集體友情,我既不反對也不同意大學談戀愛,但不要提前談戀愛走兩人世界而丟掉一生難得的集體友情。

  二,在大學期間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讓自己的心臟更強大。學會面對失敗,同樣面對成功也是很嚴峻的考驗。對於心裡素質不強的人幾乎演變成自卑壓抑,對於心裡素質強的人愈挫愈奮。讓我衡量一個人專業素養心理素養很多層面,心裡素質是我照顧的優先方面。中斷:(外面還有多少人?如果你們願意,臺上可以容納三百多人,大學應該不拘一格。)(眾人湧上)

  三,在大學期間用自己的腦子思維。在座的同學也許發現剛進大學和高中同學沒什麼差異,也許你們高中45個同學,有的去了清華復旦,有的去了南昌大學,有的去了財大,是什麼讓你們4年後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學校的專業設置讓你們用專業的思維方式看世界。但是你們有沒有用你們的眼光看待世界?人的成功也取決於思維方式的成功,一個思維方式不斷學習變化的人會更強,一個人雲亦云的跟隨者則不強,一個人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和你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性更高的人。獨立的人格和獨立的思維方式不可替代。我們總是想做到和別人一樣,但是你能做到別人無法和你一樣嗎?這點比如我們幹新聞的,每天圍繞不超過5個的網站找選題,新聞不再具有壟斷性,拼的是你在傳播發布新聞中你是否具有獨特的吸引力,這就是挑戰,這就是競爭。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白巖松

四,學習和工作與未來的關係曾經我見到一個年紀很小的孩子實習,我問:“校友?”“校友,廣播學院的。”“幾年級?”“一年級。”“從明天開始本單位不接受你實習,回去上課。”因為我當時還是有點小權利的,把他攆走了。我不能接受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實習,你連自己要什麼,需要填充什麼都不知道,不能擁有一個系統的專業訓練和知識訓練,實踐對你沒有意義,因為你不知道缺什麼。大學實踐是一面鏡子,大學相當一部分實習心猿意馬,許多大學實習形同虛設。如果我們大學無法向社會提供需要的成品而是殘次品,社會怎能接納?沒有必要在專業知識不充分的情況下實踐,工作、戀愛和婚姻都相似:求之,不得,可遇不可求,是一個自然的結果,過程做的好必有好結果,讓自己安靜下來必有好結果。相當一部分不好結果的人卻是心猿意馬,所以有的時候上來就功利性地去追求,往往求之不得。要讓自己安靜下來必有好結果,不做就是去賭博,有人會贏,概率很低。為何不去用做好一個過程的方式去求得一定的結果?

  五,大學校園中你終將面向社會,社會需要的不是成品,我需要的是看到你不斷可成長進步的人。我屢次招聘,我從不看他現在的水準,看他有沒有很大生長空間。你不會電視我可以教你,而你僅僅會電視而不會其他,我又如何教你?我的選擇不要求你立刻成為我師傅,於是,我招聘進來的有新華社的,報紙的,各行各業的,現在成為我們那的中間力量。我用人是得知道這哥們抗打擊能力強不強?抗表揚能力強不強?很大一部分人折在第一二次成功上,厄止了原本相當不錯的生長空間。另外我格外看重人格,這是一種直覺,無法衡量人格人性,相當不錯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合作,所以做人是一個人永遠無法改變的行業。時代不管怎樣變遷,終極權衡人的標準變化不大,100年前堅信有人和我這般講過,50年後也這般。93年我問過一位上海哲學家:為什麼我們的科技醫學進步如此之快,為什麼現代人需要一兩百年前的人的音樂撫慰心靈,他說:人性的進化是很緩慢的。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白巖松

很多人問我:“你真的是手寫的書?真的不會打電腦、發郵件?”“那你怎麼知道犀利哥呢?”我當時很同情這位朋友,這是怎樣的一種思維方式呢?對,相當多的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非黑即白,非對即錯,非好即壞。說到思維方式,很多下意識的習慣是不對的,比如考試的時候,上大學的時候,連工作的時候也有很多人記筆記,我勸他們:該記的不記你也會記得,不該記的記了也記不住,100個計筆記的99個都沒有再翻過。(掌聲不止)有了電腦我一定要會嗎?會了固然可以,對於我來說,已經習慣了手寫和思維之間的同步速度,我不打電腦是因為我等不及我的腦子,因為它更快。朋友相處,戀人相處,都是因為優點而走進,但是因為接納對方缺點而相近,沒有覺得的對錯,生活都是如此。

  六、我們帶著什麼離開大學。70%女的結婚理想有房,我覺得太浪漫了,應該是100%。現實生活中不會100%26到30歲的男人有房,中國女性都單身了嗎?(全場大笑)人們總是因為別的因素選擇結合,就像我和我的太太,那時居無定所,前景不明朗,但是那是我們最快樂幸福的時光,非常簡單的想就能把簡單做到不平淡來了解生活是這樣的,你走向社會才能適應。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是平淡的,只有做好迎接平淡的準備,才能創造屬於你自己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