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建都要滿足哪些條件?爲什麼襄陽這麼好的地方沒有帝王在此建都?

曹敬陽



襄陽鍾萱樓

襄陽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不適合建都。得襄陽則得天下,所以雖然不是朝廷治所,但襄陽絕對可以改朝換代。襄陽曾經是荊州治所,管轄之地棗陽是劉秀的故鄉,劉秀舉兵起義打天下就是荊襄開始的。曹操佔領襄陽荊州,如果在荊州襄陽以戰養戰,不戰略冒進的話,不會有赤壁之戰慘敗。荊州襄陽土地肥沃,人員眾多,是儲備糧倉人員的地方。先攻打益州,後取東吳再統一天下才是“襄陽對”的最佳戰略決策。龐統的《襄陽對》與孔明的《隆中對》都是謀取天下的戰略決策。

《襄陽對》和《隆中對》都是出在襄陽兵家必爭之地,所以《襄陽對》如果實現了,就沒有《隆中對》了。《襄陽對》的戰略路線是:“先佔據荊州襄陽,在荊州襄陽儲備糧食,儲備人才兵馬,先取益州,後奪東吳,力爭三年實現天下一統江山社稷的宏偉藍圖。”

《隆中對》相當於《襄陽對》來說要次於前者。為什麼?‘’隆中對‘’是先三分天下,再實現一統天下的戰略步驟。三股勢力相互廝殺,對大漢朝以及百姓造成巨大的損失和傷害。

而《襄陽對》就能很快實現國家統一的,曹操北方江山已經穩定,再得荊州襄陽之魚米之鄉的寶地,益州劉漳政府腐敗無能,曹操大軍所到之處沒有不投降的。江東孫權也有意投降,在曹操的得到益州後,天下五分之四都在曹操掌控之中,孫權迫於政治攻勢和武力威脅。所以,孫權東吳的招安是很自然的事情。

《襄陽對》與《隆中對》進行比較,當然是《襄陽對》才是真正的平天下戰略良策。《隆中對》是逆水行舟,逆潮流而行的。得荊州襄陽後,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打益州,也只是實現一個小目標,劉備的這點人馬要損失一部分,再從益州荊州兩地北伐曹魏,這也是兩虎相爭必有兩傷的必然損失的風險,而且還有東吳大軍隔岸觀火,漁翁之利。所以,‘’隆中對‘’是賭博的戰爭遊戲規則,勝利的把握幾乎沒有機會可言。

而《襄陽對》就不一樣了,北方本來就是曹操的地盤,得荊州襄陽後再取益州,不存在北伐戰爭的辛苦了。孫權本來就是舉棋不定要投降的,諸葛亮舌戰群儒才聯盟抗曹的。所以,曹操得荊州襄陽和益州之時,就是孫權招安之時。可惜了,龐統投靠曹操不予理睬,曹操有三年之內統一天下的的絕佳機會給錯過了。

如果劉備諸葛亮把襄陽作為蜀國國都,加強荊州襄陽的重兵把守,荊州就不會丟失,反而會國富民強。益州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命令魏延把守漢中,只守不攻。俗話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這個道理。隆中對的缺陷就是荊州益州兩路人馬北伐,其實益州守,荊州北伐才是真正的戰略戰術。


gaosheqin


明代陳建就論述都城選址做了一篇議論文《建都論》,論述的古代都城選址的各項條件,即“夫建都之要,一形勢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四方,必三者備,而後可以言建都。”

通過“古今天下四大都會”的對比,陳建認為“惟洛陽三善鹹備”,定都選址時“時宜地勢、盡善全美則皆不如洛陽”。之後,作者又結合明朝定都燕地(北京)的實際,引出了當時的種種的隱憂。

早在西周初,周公就認為建都洛邑“天下中,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隋煬帝又將營建東都和開運河連為一體。同於大業元年(605)三月開工,運河以東都為中心,東都以運河輸漕南糧為生命線,使洛陽“三善鹹備”。


ZZUWLAN


答:襄陽曆史上曾經做過首都:

因為2003年人教版教材註釋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的“南陽”為“南陽,今湖北襄陽一帶”,所以南陽做過首都的話,襄陽也一定做過首都。

我們知道:南陽(宛)曾經做過玄漢的始都、東漢的南都。

1、玄漢(23年——25年):宛(南陽)——洛陽——長安(西安)。

2、東漢(25年——220年):南都南陽

所以,今湖北襄陽境內的“古南陽”曾經做過玄漢始都、東漢南都,所以湖北襄陽做過首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斷鷹攀崖


歷史上襄陽確實管過首都!

東漢末年開始號稱南都的宛城屬荊州,而荊州治所在襄陽!堂堂南都乖乖的聽從襄陽管轄!

南朝宋時僑置雍州管轄宛城,治所仍在襄陽!堂堂南都還是乖乖的聽從襄陽管轄!

唐朝時山南東道管轄宛城,治所仍在襄陽!堂堂南都還是乖乖的聽從襄陽管轄!

歷史上宛城沒有管過襄陽一天,襄陽卻管過南都宛城700年!


飄逸的歷史


縱觀中國歷史,最早有四大古都:長安北京南京洛陽。從這四大古都分析,長安是古代帝王首選的建都之地。長安十三朝建都之地,其中的大一統王朝周秦漢隋唐,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最鼎盛,影響力最大的王朝!長安處華夏地理最上游,四塞為固,平疇沃野,易守難攻。所以是華夏前半期建都時間最長,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建都之地。北京地處華北北部的燕山腳下,背靠燕山,右太行,左臨海,南面華北大平原。唐宋以後經濟重心北上南下,政治文化重心北上,再加東北正北的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北京優越的條件,成為中國後半期最理想的建都之地,元明清三個大一統王朝建都北京。南京鐘山龍盤,石城虎踞,是偏安南方的王朝建都之地。河南地處中原四戰之地。戰亂割據時代,洛陽及開封是割據小朝代的建都之地,大一統王朝只有東漢西晉二朝在洛陽建都。西周隋唐洛陽是長安的陪都。西晉及較大的北宋建都洛陽開封四戰之地,兩朝的悲摧歷史大家有目共睹!襄陽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南京等偏安南方的朝代上,屬南方戰略要地!


至樂無如讀書


自古建都需風水 龍氣該地欠缺 且 襄陽易守 難攻 守成可 拓展難 地區諸候可以為治所中心 但帝王級可是看不上的 故無大的政權建都



有王氣 但無皇之實力


伊登100104231


每一個人處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河南自三皇五帝始,是漢文化重要發源地(沒有之一),地處黃河中下游,古人(原始人)生存臨水而生存,而現在全國的環境就屬長江以北黃河以南地區冬天沒嚴寒,夏天沒長時間的炎熱。在原始古人的概念最適合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以說這些地方古蹟很多,古代文明大多出在這些地方。而一但一個部落在某一個地方為中心發展壯大了,這個中心點就被稱為首府(都)。就是說這個地方比較適合人類居住。當然了有些地方叫花都,鳥都了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