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校園網貸,「貸」走了他的青春

蘇北大地,和風拂面

一場春雨過後,楊柳垂青,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拍案|校園網貸,“貸”走了他的青春

望著鐵窗外的大好春色

汪亮東的內心卻是別樣的滋味

回首過去的一年,曾經美好的四年大學生活結束,當其他的同學都手拿求職簡歷,為自己的前程奔波時,迎接他的卻是鐵窗生涯、漫漫刑期。近日,經淮安市淮陰區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汪亮東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是什麼原因

讓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拍案|校園網貸,“貸”走了他的青春

校園網貸買手機

點開山西小夥汪亮東的微信頭像,一個瀟灑帥氣的男孩出現在眼前,幹練的髮型、得體的著裝,一雙迷人的大眼睛,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生活中的汪亮東同樣如此,雖然自小長在山西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家裡還有個姐姐,生活條件不太好,但天資聰穎、刻苦勤奮的他,從小學到中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2013年高考,汪亮東以優異的成績被江蘇一所師範大學錄取。

拍案|校園網貸,“貸”走了他的青春

“那一天,天氣很熱,我媽做了一大桌子菜,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淌,但滿臉寫滿了開心。”談及當年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的情景,汪亮東再次低下了頭,雙手掩面,半天沒說一句話。

畢竟從小在農村長大,看到父母一輩子辛辛苦苦種地,供自己讀書,很不容易,剛剛踏入大學校門時的汪亮東,處處省吃儉用,從不與人攀比。由於學的是音樂專業,日常用於學習生活的花銷比較大;加之年輕人都要面子,看到身邊的同學吃穿用都比自己高檔,汪亮東的心理慢慢開始變化,他也不想比別人差。就這樣,家裡每月給的生活費他越來越感覺入不敷出。

拍案|校園網貸,“貸”走了他的青春

圖片來源網絡

2015年6月,大二快結束時,汪亮東看到同宿舍的幾個同學都買了新手機,自己的手機還是剛上大學時買的,就想換一款新蘋果手機。可家裡每個月只能給他1000餘元生活費,顯然不夠。這時,一款專門針對大學生的某分期校園網貸平臺進入汪亮東的視野,他想從家裡給的生活費中,擠出部分用來分期還貸。思考再三,汪亮東第一次在這個平臺上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了一款蘋果手機,共分24期,每月還貸289元。

拍案|校園網貸,“貸”走了他的青春

圖片來源網絡

手機買好後,沒過幾天就放暑假了,為了早日還清網貸手機的款項,這個暑假,汪亮東沒有回山西老家,他打電話告訴父母,準備利用暑假期間,在大學周邊給小學生當家教,每個月工資也有2000多元。父母聽了,雖然有些想念,但感覺孩子畢竟大了,懂事了,還是支持了他的決定。

再次網貸創業未果

第一次通過校園網貸平臺買上新手機後,汪亮東既興奮,又感到壓力很大。

“我那個時候,就一心想怎麼能夠早點把這個分期貸款還完。”

為此,他不顧夏日的高溫,同時在三個家教輔導班打工,每天來回奔波給小學生輔導作業。

汪亮東是一個頭腦活泛的大學生,在打工過程中,他發現,現在的家長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想利用寒暑假強化一下。如果自己做老闆開輔導班,生意絕對不會差,肯定比給別人打工強。再說,過兩年自己就要畢業了,總不能老是向父母伸手要錢用,應該為將來創業早作打算。

拍案|校園網貸,“貸”走了他的青春

圖片來源網絡

此時,一個同在輔導班打工的朋友和他說想找人合夥開輔導班,每人需要投資8000元錢。汪亮東哪有這麼多錢?當他拿起手機準備請求父母幫助的時候,他突然想到,這個手機不就是網貸來的嗎!於是他便和校園網絡中介聯繫,很快,通過幾個不同的校園網貸平臺,順利貸到16000元。

汪亮東將8000元錢交給合夥人,準備開辦輔導班,不料這個朋友表示不想開輔導班了。汪亮東找他索要8000元的投資時,朋友表示錢被他花光了,他可以轉一輛二手車給他彌補損失,之後此人就再也不和他聯繫。

此時,用著蘋果7手機、開著二手私家車的汪亮東,表面看起來真的很有面子,甚至自己也被“成功”迷惑了:當年暑假結束前,汪亮東風風光光地駕車回了老家一趟,面對家人和鄰居的疑惑,他敷衍說這是他做生意賺的……

此時,沒有任何固定收入的汪亮東,每月承受著不同校園網貸平臺的多份貸款,由此開始了拆東牆補西牆瘋狂網貸的悲劇。

信譽不良打同學主意

2015年9月,暑假結束,新學期開始。

汪亮東回到學校,此時他看到外面有好多校園網貸的中介到學校宣傳,剛好缺錢用的汪亮東,再次辦理了貸款的業務,用貸出來的錢還前面的貸款。

時間長了,因為不能及時還款,汪亮東在校園網絡平臺成了不良信譽客戶,無法再用自己的身份貸錢了。

拍案|校園網貸,“貸”走了他的青春

圖片來源網絡

自己無法貸款,前面的貸款還要按期還,這可怎麼辦?這一次,汪亮東打起了同學的主意。

“我就請同學幫貸款,款到後給他們一點好處費,然後取走錢,去還前面貸款欠的錢。”

一環套一環,一貸套一貸,汪亮東通過校園網貸形成的欠賬窟窿,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多,短短半年多,所欠的網貸和外債就超過了10萬。

拍案|校園網貸,“貸”走了他的青春

圖片來源網絡

此時,身邊的同學也知道他深陷網貸漩渦,都不想再幫他貸款,避之唯恐不及。

2016年9月,又是大學新生報到的日子。此時的汪亮東已經讀大四,他一副瀟灑英俊的長相,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在許多剛進大學校園的女學生眼裡成了值得信賴的學長。

“他是開著車子來的,衣著舉止都很精神,給人一種可以信任、也很成功的感覺。”受害人之一的陳紅,至今仍清晰記得第一次與汪亮東見面的情景。

剛剛離開千里之外的江西老家,步入大學校園,帶著憧憬與期待的陳紅,突然收到了汪亮東以音樂學院大四學長身份發來的“加我好友”的QQ信息,稱可以幫助其介紹兼職,賺取生活費,二人約定在宿舍樓下面談。

拍案|校園網貸,“貸”走了他的青春

圖片來源網絡

汪亮東告訴陳紅,他是某知名電商的校園代理,只要她註冊一個“白條”,就可以獲得100元的提成,涉世未深的陳紅當即同意。汪亮東以教她如何操作為由,拿起陳紅的手機,在註冊界面,輸入她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和手機號碼。註冊成功之後,又趁其不備,用陳紅的“白條”購買了一部價值7888元的蘋果手機,分為24期還款。汪亮東告訴陳紅,用“白條”買的東西越貴,她的提成就越高,並保證“三個月之內幫她將錢還清”。

此時,就連汪亮東自己都不知道哪天能夠還清身上的欠貸。不到半年的時間,汪亮東先後以學生會領導或某知名電商校園代理的身份,利用校園QQ群、微信群發佈消息,稱可以為大一女生找兼職代理、辦理校園電動車牌照、幫助註冊或刪除手機“白條”等等,以此獲取大一女生的身份證、手機號碼等相關信息,在她們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白條”操作購買27部蘋果手機,受害人多達20餘人,所購手機均被變賣成現金,用以還貸,總金額達19萬餘元

許多受騙的大一女生在貸款到期後,反覆接到網貸公司的催貸恐嚇電話,心理背上沉重的負擔,她們因擔心被老師、父母發現,多選擇在深夜發微信向汪亮東催要還款,白天無法集中精力學習,精神狀態很差。

2016年底,公安機關接到受騙學生家長報警,遂對汪亮東展開偵查,就此揭開其深陷校園網貸進而犯罪的蓋子。

檢察官提醒:

汪亮東一案再次警醒許多準備或正在使用校園網貸的大學生們,切忌為了所謂“面子”而盲目攀比、透支貸款,應結合個人家庭實際情況理性消費;對於出生日期、年齡、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需注意嚴格保密,不可隨意外洩。同時,校方也要把學生網貸消費行為納入管理工作之中,通過校園網站、校園廣播、海報、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積極開展有關金融網絡安全知識的普及與宣傳,增強學生對金融、網絡安全方面的防範意識,及時糾正部分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