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古稱懷慶府,懷慶這個名稱有何由來?

雲臺山閒人


懷慶,是一個歷史上的行政區域。元設懷慶路,明清為懷慶府,府治河內縣(今河南省沁陽市),明轄六縣,清轄八縣。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存縣。地理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濟源市和新鄉市的原陽縣所轄地域。

中文名稱

懷慶

別名

懷慶路、懷慶府

行政區類別

古地名

所屬地區

華中

下轄地區

河內、濟源、修武

歷史沿革

【夏】稱“覃懷”,後稱“懷州”。

【元】稱“懷慶路”。

【明初】洪武元年(1368)十月為懷慶府。府治河內,轄:河內、濟源、修武、武陟、孟縣、溫縣共六縣。

【清末】府治河內,轄:河內、濟源、修武、武陟、孟縣、溫縣、原武(今河南原陽原武鎮)、陽武(今河南原陽縣)共八縣。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存縣,廢掉了“懷慶”這個已沿用了幾百年的老名字,河內縣名改為沁陽縣(今河南省沁陽市)。從此懷慶府做為地名退出了歷史舞臺。

【如今】,它的地理範圍大致相當於如今的河南省焦作市、濟源市和新鄉市的原陽縣所轄地域。

“懷慶”的由來

為何叫懷慶,這裡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

元朝大德三年(即公元1299年),元成宗派他的大侄子海山鎮守漠北,大德八年(即公元1304年),海山被封為懷寧王,改鎮青海。大德九年七月,元成宗又命他的二侄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到懷州奉養母親,這個二侄子對他的母親十分孝順,每天早晚問安,親自侍奉他母親的膳食,有時他母親病了,他整夜不睡,侍奉在他母親的旁邊,每天端湯送藥,一點也不敢怠慢。在懷州居住這段時間,他不斷到鄉間訪查,瞭解當地的民間疾苦,協助地方官發展當地農業生產,因此人民群眾都很擁戴他。

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元成宗駕崩,宮廷內部爭權奪利,互相傾軋,朝野一片混亂。左丞相阿呼岱陰謀奉元成宗皇后伯嶽吾臨朝稱制。右丞相哈刺哈斯看到這種情況,就連忙派人分別到青海迎接懷寧王海山,到懷州迎接海山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因為懷州離京城很近,這個愛育黎拔力八達沒幾天就匆匆忙忙地趕到了京城,他在右丞相哈刺哈斯的幫助下,殺掉了左丞相阿呼岱,自己當了監國,暫時代理皇帝處理朝政。

同年五月,懷寧王海山到了京城,當上皇帝,史稱元武宗,他改年號為至大,立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武宗在位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初七駕崩,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繼皇帝位,史稱元仁宗,改年號為皇慶。皇慶二年(即公元1313年),太后降懿旨,將仁宗奉母居住的懷王宮,改名為興隆寺(即現在俗稱的高臺寺)。為了紀念仁宗的功德,在城內大關帝廟兩邊修建懷王殿,並取年號“皇慶”中的“慶”字,把懷孟路改為懷慶路。

又過了幾十年,明朝取代了元朝,又把懷慶路改為懷慶府。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存縣,廢掉了“懷慶”這個已沿用了幾百年的老名字,縣名也改為沁陽縣。

從此懷慶府做為地名退出了歷史舞臺。

懷慶,元有懷慶路,治河內(今河南沁陽)。明清為懷慶府。懷慶,是一個歷史概念,是古代的一個行政區域,它的地理範圍大致就是現在河南省焦作市的行政區域。

懷慶

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與山西省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相望。現轄2市4縣4區和1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面積4071.1平方公里,總人口355.13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04.57萬,農業人口250.56萬。

焦作有著優越的區位優勢。它地處我國南北交匯點,東西結合部,又是新歐亞大陸橋在中國境內的中心地帶,具有承東啟西、溝南通北的樞紐地位。

焦作能夠充分保障能源的供應。這裡煤炭儲量豐富並且毗鄰晉東南煤海,地表地下水資源充足,為發展大型火電提供了便利條件,境內現有焦作電廠、丹河電廠、愛依斯電廠、金冠能源等大型電廠,電力裝機總容量302萬千瓦。正在規劃建設的紫陵、九里山、丹河三個電廠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建成後焦作將成為全國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焦作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數千年曆史文化的積澱,造就了這裡豐富而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全市景域面積達500平方公里,在綿延 130公里的旅遊風景線上,景區景點達1000餘處。全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6處,其中AAAA級以上景區3處。擁有星級酒店19家、旅行社92家。以雲臺山、青龍峽、青天河、神農山、峰林峽等五大景區,以陳家溝、嘉應觀、焦作影視城、龍源湖公園、森林公園、朱載堉紀念館、韓愈陵園、丹河峽谷、順澗湖(古周城)等十大景點組成的“焦作山水”,自然風光秀麗,山水景觀獨具特色,2003年3月,被評為全國知名旅遊品牌。2004年1月,焦作市被國家旅遊局授予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2月,雲臺山被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地質公園”稱號。2006年2月,世界旅遊評估中心和世界旅遊推廣峰會全球秘書處授予焦作旅遊服務“世界傑出旅遊服務品牌”,焦作市是中國首獲此殊榮的城市。同時雲臺山景區榮獲全國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先進單位;7月,焦作黃河文化影視城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影視基地;9月,焦作市成為國家園林城市;10月,被授予“中國城市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


江湖詩客


河南省焦作市古稱懷慶府。要知道焦作古稱懷慶之名的由來,有必要先來簡要了解一下焦作市的歷史沿革和歷史文化。

一、概述

焦作市,別稱懷慶府、山陽城。是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晉城市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市、洛陽市隔河相望,東臨新鄉市,西臨濟源[1];界於北緯35º10′- 35º21′,東徑113º4′-113º26′之間,屬暖溫帶亞溼潤季風氣候。轄區總面積4071平方公里,轄4個市轄區、1個城鄉一體化示範區、2個縣級市、4個縣;總人口373.03萬,常住人口354.6萬(2016年末)[2]。 夏朝屬冀州,稱覃懷地。商及西周屬畿內地,分屬雍、邗、溫三國。東周為晉南陽地,戰國時屬魏、衛二國地。1945年,建立焦作市。1948年,改為焦作縣。1956年,改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領導。1982年,劃為省轄市。

焦作古稱山陽、懷州,是中國 太極拳發源地;是華夏民族早期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現存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朱載堉、許衡及竹林七賢山濤、向秀等歷史文化名人故里。著名景點有:雲臺山、神農山、青天河、練何墓、圓融無礙禪寺、陳家溝、嘉應觀等。

二、歷史沿革與歷史文化

1、歷史沿革

焦作歷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時期就有人類居住。夏朝屬冀州,稱覃懷地。商及西周屬畿內地,分屬雍、邗、溫三國。東周為晉南陽地,戰國時屬魏、衛二國地。秦屬三川郡,西漢屬冀州河內郡。東漢屬司隸部河內郡。三國屬魏國冀州河內郡。晉分屬司州河內郡、汲郡、滎陽郡。南北朝分屬司州河內郡、滎陽郡。後魏分屬懷州河內郡、武德郡、司州汲郡、東恆農郡。隋分屬河內郡、汲郡、滎陽郡。唐分屬河北道懷州河內郡、河陽三城使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鄭州滎陽郡。五代分屬懷州、孟州、鄭州、開封府。北宋分屬河北西路懷州河內郡、京西北路濟源郡、京西路鄭州奉寧軍制、京畿開封府。元分屬燕南河北道懷慶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卞梁路。明分屬河內布政使司懷慶路及開封府。清屬河南省懷慶府。1913年,河內縣改為沁陽縣。1927年沁陽縣東部劃出,成立博愛縣。1945年9 月8 日建立焦作市。1948年3 月改為焦作縣。1949年10月15日,改為焦作礦區,劃歸平原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銷,焦作礦區劃歸河南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56年7 月9 日,改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領導。1959年12月1 日,修武、博愛兩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60年8 月15日,撤銷修武、博愛兩縣建置,併入焦作市;撤銷溫縣建置併入沁陽縣。1961年10月5 日,恢復修武、博愛、溫縣建置,歸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74年1 月19日,焦作市屬河南省和新鄉地區雙重領導。1982年3 月,焦作市劃為省轄市。1983年9 月1 日,修武、博愛兩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86年1 月,溫縣、武陟、孟縣、濟源、沁陽五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88年,濟源縣改為濟源市。1989年,沁陽縣改為沁陽市。1997年,孟縣改為孟州市,濟源市歸河南省直接領導。2002,焦作市轄沁陽市、孟州市兩市,修武縣、武陟縣、溫縣、博愛縣四縣和解放區、山陽區、中站區、馬村區四個城區,計116 個鄉(鎮)辦事處。2006,焦作市轄沁陽市、孟州市兩市,修武縣、武陟縣、溫縣、博愛縣四縣和解放區、山陽區、中站區、馬村區四個城區,轄103 個鄉(鎮)辦事處,計1826個村民委員會。

2、歷史文化

懷川大地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傑,焦作地下文明積澱層層疊疊,地上文化布落洋洋灑灑。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體,不可分割。

這裡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這裡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藥王孫思邈活動遺蹟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藥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淨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裡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這裡是諸多大師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韓愈等各類數不清的歷史名人曾在此或遊歷、或隱逸、或葬歸於此。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曾在修武百家巖隱居遊覽,影響頗大。

焦作地處黃河中下游北畔,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具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早在七八千年前,這裡就有人種植粟等糧食作物。從焦作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除發現有大量的石鏟、石斧、石鐮、蚌刀等生產工具外,還有水井、房屋等原始農業生產跡象。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的農業已十分發達。焦作古代的手工業也十分發達。以採礦、冶煉、製陶、編織和工藝美術為主。戰國時期已有了煤炭開採業,至明清時期具有了相當的開採規模,延續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稱。從考古發掘的文物看,春秋時期這裡已開始青銅器製作,東漢時山陽已成為全國較大的冶煉基地之一,宋代出現了以製作兵器、農具為主的作坊群。

  據史志記載,全市有60座歷史古城,其中城區有6座;祠廟335所,其中城區70多所,現在統計,全市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蹟點833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44處,縣級492處,城區內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蹟點214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6處,市級81處。道清鐵路、澤煤盛礦井、福公司辦公房和錢莊等體現著近代煤城的歷史;焦作工學院是河南省最早的高等院校。傳統的歷史文化在當今焦作仍熠熠閃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三、懷慶府的由來

1、懷慶府的演變

從焦作市的歷史沿革和歷史文化來看,焦作之所以懷慶稱:源於夏朝覃懷地;初於後魏懷州河內郡;始於元代燕南河北道懷慶路;名於明清懷慶府;廢於民國沁陽縣。

2、懷慶府的歷史

懷慶府,府治河內縣(今河南沁陽市),是明清一個行政區域。明轄六縣,清轄八縣。民國二年廢府存縣。地理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濟源市和新鄉市的原陽縣所轄地域。

懷慶府是一個歷史概念,是古代的一個行政區域,夏時稱“覃懷”,後稱“懷州”,元稱“懷孟路”,明清為“懷慶府”。它的地理範圍大致相當於如今河南省焦作市、濟源市及新鄉市的原陽縣所轄地域。明清民間有“懷府八縣”之稱:包括河內縣(現在分為沁陽市和博愛縣)、濟源縣(現濟源市)、孟縣(現孟州市)、溫縣、武陟縣、修武縣、原武縣、陽武縣(原武縣、陽武縣現合併為原陽縣)。

3、懷慶地名來源


為何叫懷慶府,這裡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

元朝大德三年(即公元1299年),元成宗派他的大侄子海山鎮守漠北,大德八年(即公元1304年),海山被封為懷寧王,改鎮青海。大德九年七月,元成宗又命他的二侄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到懷州奉養母親,這個二侄子對他的母親十分孝順,每天早晚問安,親自侍奉他母親的膳食,有時他母親病了,他整夜不睡,侍奉在他母親的旁邊,每天端湯送藥,一點也不敢怠慢。在懷州居住這段時間,他不斷到鄉間訪查,瞭解當地的民間疾苦,協助地方官發展當地農業生產,因此人民群眾都很擁戴他。

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元成宗駕崩,宮廷內部爭權奪利,互相傾軋,朝野一片混亂。左丞相阿呼岱陰謀奉元成宗皇后伯嶽吾臨朝稱制。右丞相哈刺哈斯看到這種情況,就連忙派人分別到青海迎接懷寧王海山,到懷州迎接海山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因為懷州離京城很近,這個愛育黎拔力八達沒幾天就匆匆忙忙地趕到了京城,他在右丞相哈刺哈斯的幫助下,殺掉了左丞相阿呼岱,自己當了監國,暫時代理皇帝處理朝政。

同年五月,懷寧王海山到了京城,當上了皇帝,史稱元武宗,他改年號為至大,立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武宗在位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初七駕崩,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繼皇帝位,史稱元仁宗,改年號為皇慶。皇慶二年(即公元1313年),太后降懿旨,將仁宗奉母居住的懷王宮,改名為興隆寺(即現在俗稱的高臺寺)。為了紀念仁宗的功德,在城內大關帝廟兩邊修建懷王殿,並取年號“皇慶”中的“慶”字,把懷孟路改為懷慶路。又過了幾十年,明朝取代了元朝,又把懷慶路改為懷慶府。到了中華民國二年(即公元1913年),廢府存縣,廢掉了“懷慶”這個用了幾百年的老名字,縣名也改為沁陽縣。從此懷慶府做為地名退出了歷史舞臺。

4、歷史故事

元末天下大亂,各地戰亂不息,民不聊生,河南地區尤甚。朱元璋率領的農民軍與元精銳部隊在懷慶府地區展開了。有一次農民軍攻了過來,有一塊牌子從門上掉下來,恰巧落在大將常遇春馬前,這一下被常遇春識破了機關,一連看了幾家的牌子,反正都是兩種字樣,常遇春大怒,便把此事報告了朱元璋,朱元璋正因戰事毫無進展獨生悶氣,一聞此事更是火上澆油,立即下令常遇春率軍把懷慶府地區的百姓斬盡殺絕。常遇春領命後,即率軍向懷慶地區殺去,見人就殺,雞犬不留,他們還把元寶放在大街上,看是否有人撿去,如若發現元寶少了,就證明還有活人,接著又殺,懷慶地區百姓都被殺光了,常遇春才罷休,這就是三次血洗懷慶府的故事,朱元璋即位以後便下令從人口集密的洪洞縣往懷慶府移民。

5、傑出人物

懷慶府自古便是人傑地靈。這裡先後出現過建立東西二晉的司馬家族(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司馬睿,溫縣人)、竹林七賢中的二賢(山濤、向秀,武陟縣人)、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博愛縣人)、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庭(溫縣人)、太極拳一代宗師陳發科(溫縣人)、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孟州市人)、李闖王軍師李巖(博愛縣人)、奧運會跆拳道首位金牌獲得者陳中(博愛縣人)等。

6、地方特產

懷慶府還以出產遠近聞名的“四大懷藥”、“武陟油茶”聞名於世。

四大懷藥是指古懷慶府(今河南省焦作轄區溫縣、沁陽、武陟、孟州)所產的山藥、牛膝、地黃、菊花四味中藥。我國最早的藥物學經典《神農本草經》,把“覃懷地”(懷川)所產的山藥(薯蕷)、地黃、牛膝、菊花都列為上品,之後歷代醫藥名家由表入裡、去粗存精進一步發現了四大懷藥的優秀原始本性。常言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生一方草藥。地域特產“四大懷藥”:懷山藥、懷地黃、懷菊花、懷牛膝,即以藥材道地、療效神奇成為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的瑰寶,獨領風騷數千年。


清音悠韻1


懷慶府,為古代府,府治河內縣(今河南沁陽市),明轄六縣,清轄八縣。範圍為今河南省市濟源市和新鄉市的原陽縣所轄地域。民國二年廢存縣,屬豫北道。

根據《元史》和《懷慶府志》記載,懷慶府是忽必烈的湯沐邑(國君等收取賦稅的私邑)。元仁宗即位前,曾陪生母在懷慶府長期居。仁宗御國後,為了表示吉慶,還將懷孟路改為懷慶路。這也是懷慶名稱的由來。仁宗的繼任者們都系仁宗的後代,對懷慶仍有特殊感情,對懷慶的百姓仍不乏照顧。可見在元代,懷慶府和皇室有很深的淵源。


雲臺山閒人


謝邀!河南焦作古稱懷慶府,由來傳是元將鐵木耳駐兵懷慶街與朱元璋的明軍隔黃河對峙,數次交戰 數次屠殺當地百姓,邊民殺光後山西洪洞大槐樹大批移民,元,明交戰移民不批被屠。戰爭中最可憐的還是百姓。最後明定懷慶為府,轄六縣。就知這些!是否應實就不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