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種病停止輸注抗菌藥,是哪些病?亂輸液有哪些危害?

那些心酸的日子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

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窘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無併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高血壓亞急症

慢性淺表性胃炎

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輕度結腸炎

無併發症的消化性潰瘍

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

急性膀胱炎

無合併症的自發性氣胸

單純的房早、室早

無急性併發症的內分泌代謝疾病

無特殊併發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症、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症、偏頭痛

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

無特殊併發症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無特殊併發症的腎性貧血、腎病綜合徵、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

1.發熱反應

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等原因,都會導致病人發冷、打寒戰和發熱,嚴重者高熱達40℃~41℃。

2.肺水腫

輸液速度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水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比如心衰者或有心臟病史的,可加重心衰或誘發肺水腫。

3.靜脈炎

如果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可引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格,引起局部靜脈的感染。

4.空氣栓塞

如果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接不緊有漏縫,只要有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紺紫和缺氧,並可導致猝死。

5.“惡性”藥物不良反應

輸液比口服藥物更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特別是過敏反應。口服藥物時,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無法被身體吸收;靜脈注射時,這些雜質卻直接進入了血液,嚴重的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6.肉芽腫危害

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輸液,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皮膚等毛細血管裡,可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微粒堵積還會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症、過敏等。隨輸液進入人體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使巨噬細胞增大,形成肉芽腫。

7.醫源性感染

輸液其實是最危險的給藥方式,因為它有創,需要穿透皮膚屏障,需要嚴格的無菌處理。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汙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皮膚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會有生命危險。如果醫療環境中不能做到完全無菌,則會導致交叉感染。


用戶13770938065


不是抗菌藥吧,應該是,是否輸液吧


25日,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官網掛出《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要遵循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的用藥原則,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靜脈輸液。同時,還明確了可以使用靜脈輸液的具體指徵以及門、急診原則上無需靜脈輸液治療的53種常見病多發病。


蜀蜂堂


以下是來自廣州日報的權威報道,可以看到詳細的53種不用輸液的病,大家收藏了,以後就不用去輸液了!

這幾天,廣東省衛生計生委一則《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靜脈輸液管理的通知》,就像一石投湖,激起廣泛關注。按通知要求,在基層醫院,53種常見病多發病門、急診原則上不採取靜脈輸液治療,三種情況、符合八大指徵才使用靜脈輸液。

  其實這是今年4月廣東叫停二、三級醫院門診靜脈輸注後的“餘波”,也意味著今後廣東全省所有醫院正式叫停門急診輸液了。收好這份關於輸液的讀本,保你今後看病“打吊針”心中有數。

  這53種常見病原則上不用輸液

  一、內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3.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

  4.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5.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6.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8.無併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9.高血壓亞急症

  10.慢性淺表性胃炎

  11.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12.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13.輕度結腸炎

  14.無併發症的消化性潰瘍

  15.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16.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

  17.急性膀胱炎

  18.無合併症的自發性氣胸

  19.單純的房早、室早

  20.無急性併發症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21.無特殊併發症的、阿爾茨海默病、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症、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症、偏頭痛

  22.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

  23.無特殊併發症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非急性期)

  24.無特殊併發症的腎性貧血、腎病綜合徵、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

  二、外科

  1.體表腫塊切除術後

  2.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

  3.輕度軟組織挫傷

  4.小型體表清創術後

  5.淺靜脈炎

  6.老年性骨關節炎

  7.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

  9.慢性勞損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無合併症的腎結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併發症者

  16.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併發症者、外耳道溼疹、鼓膜炎

  三、婦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宮頸炎

  3.無症狀的子宮肌瘤

  4.前庭大腺囊腫

  5.陰道炎、外陰炎

  6.原發性痛經

  7.不合並貧血月經不調(功血)

  四、兒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2.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3.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53種病要輸液需附“情況說明”

  總有人會不死心地問:如果生的病真的屬於那53種不輸液的,但患者強烈要求,或者醫生誤開,那怎麼辦?

  放心,通知考慮到了。通知要求:

  首先,今後治療上述53種疾病患者,原則上不採用靜脈輸液,確需輸液的應附“情況說明”。

  其次,定期處方點評,管住醫生開出的靜脈輸液處方。這樣一來,哪怕是患者及家屬要求的、醫生誤開的,如果在處方審核時,發現用藥不適宜的處方,藥師會馬上反饋告知處方醫師,請其確認或者重新開具處方;對嚴重不合理用藥或者用藥錯誤,藥師會拒絕調劑,記錄並告知處方醫師,按照有關規定報告。

  第三,每月查方。各個醫院,每月隨機抽查1周門、急診處方至少30例(不少於6種常見病多發病,涵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對抽查處方(用藥醫囑)進行點評,發現問題馬上干預改進,後續還跟蹤盯緊。

  具備八大輸液指徵時得輸液

  病得治,該輸液時也得輸,什麼時候該輸液?省衛生計生委指出,要遵循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的用藥原則,只有這三種情況下才使用靜脈輸液,包括:患者出現吞嚥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以及出現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藥物在組織中宜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上述三種情況太模糊,不好辨別?不要緊,通知還特別列明瞭八大輸液的具體指徵:

  (一)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用於治療燒傷、失血、休克等;

  (二)補充水和電解質,以調節或維持酸鹼平衡。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脫水、嚴重嘔吐、腹瀉、大手術後、代謝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三)補充營養,維持熱量,促進組織修復,獲得正氮平衡。用於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經口攝取食物、管飼不能得到足夠營養等;

  (四)輸入藥物,以達到解毒、脫水利尿、維持血液滲透壓、抗腫瘤等治療;

  (五)中重度感染需要靜脈給予抗菌藥物;

  (六)經口服或肌注給藥治療無效的疾病;

  (七)各種原因所致不適合胃腸道給藥者;

  (八)因診療需要的特殊情況。

  亂輸液七大危害話你知

  “感冒發燒了,打吊針馬上退燒”“拉肚子多數是細菌感染了吧,抗生素一輸,就能止瀉啊”……

  即使很多人不願意承認,看病時即使醫生跟你說“不用輸液,口服藥物後3~7天,治療效果一樣”,患者、家屬最終還是要求輸液,哪怕輸液室人滿為患,還是投身“吊瓶森林”。

  國家發改委曾公佈的一組數據讓人心驚:僅2015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一年每人輸液8瓶,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

  嚴重濫用靜脈注射,後果是嚴重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的給藥途徑以靜脈注射為主,佔57.8%。靜脈用藥導致的嚴重不良反應,往往發病急、報告數量多、救治難度大,一些嚴重藥物過敏反應比如呼吸困難、心律失常、休克等,甚至可危及生命,被視為影響臨床患者用藥安全的顯著相關因素。

  下面來看下亂輸液的七大危害:

  1.發熱反應

  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等原因,都會導致病人發冷、打寒戰和發熱,嚴重者高熱達40℃~41℃。

  2.肺水腫

  輸液速度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水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比如心衰者或有心臟病史的,可加重心衰或誘發肺水腫。

  3.靜脈炎

  如果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可引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格,引起局部靜脈的感染。

  4.空氣栓塞

  如果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接不緊有漏縫,只要有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紺紫和缺氧,並可導致猝死。

  5.“惡性”藥物不良反應

  輸液比口服藥物更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特別是過敏反應。口服藥物時,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無法被身體吸收;靜脈注射時,這些雜質卻直接進入了血液,嚴重的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6.肉芽腫危害

  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輸液,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皮膚等毛細血管裡,可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微粒堵積還會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症、過敏等。隨輸液進入人體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使巨噬細胞增大,形成肉芽腫。

  7.醫源性感染

  輸液其實是最危險的給藥方式,因為它有創,需要穿透皮膚屏障,需要嚴格的無菌處理。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汙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皮膚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會有生命危險。如果醫療環境中不能做到完全無菌,則會導致交叉感染。

點擊右上角藍色按鈕【關注】,每天與您分享優質的健康科普知識


華絡健康


亂輸液的危害我知道。人體疾病治療分別依口服、肌肉注射、靜脈滴注循序漸進,治療效果也是依次增強,但靜脈滴注強效在於藥物有效成份未被人體系統削弱而直接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到達病變部位,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靜脈滴注本因用於急症、危重症等需短時抑制、起效的病症,其缺點有:一、對身體血液循環系統及內臟等器官的額外負擔、損傷、破壞作用;二、快速治療的後果也會縮短各類細菌病毒耐藥性產生的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