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退休前想再賺倆萬億,靠代工起家的台灣首富制止員工抽菸反被嗆


郭臺銘,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中國臺灣,企業家,臺灣企業鴻海精密下屬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1966年郭臺銘進入臺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郭臺銘在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1971年,臺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臺灣前三大船 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當年進入臺灣復興航運公司工作。1985年,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臺灣有一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其工廠生產了數以億記的蘋果產品,他本人則被媒體形容為“臺灣特朗普”,這個人就是富士康的老總郭臺銘。郭臺銘是靠黑白電視機的按鈕起家。沒想到當初只有15個員工規模只有30萬新臺幣的小公司,40年後能夠成為全年營收9459億人民幣,員工突破150萬人的全球電子業的製造龍頭。郭臺銘的奮鬥目標就很明確,就是要成為臺灣第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一。

為實現這一宏大目標,他創造了自己的經營哲學。郭臺銘稱鴻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他要做的首先是選客戶。自進入個人電腦領域,鴻海的客戶就鎖定了IBM、英特爾、康柏、戴爾等國際一流大廠。命運一直把蘋果和富士康綁在一起,但其實富士康不僅僅是蘋果代工廠,郭臺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商業方向。如果從收入角度來說,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電器代工公司。在高峰時期,富士康在中國就有100萬員工。


1950年,郭臺銘出生,祖籍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南嶺鄉葛萬村人。1966年,郭臺銘進入臺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郭臺銘在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1971年,臺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臺灣前三大船 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當年進入臺灣復興航運公司工作。1973年2月,郭臺銘出資10萬元新臺幣,與朋友在臺北縣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

1977年,公司開始扭虧為盈,郭臺銘立即從日本購買設備建立模具廠,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其後他又陸續投資建立了電鍍部門與衝壓廠。20世紀80年代,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郭臺銘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佔領市場。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郭繼續投資1600萬元進入計算機線纜裝配領域。1985年郭臺銘在美國成立分公司。

1988年,郭臺銘在深圳成立了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件廠,生產電腦周邊接插件。2001年,鴻海以1442億元臺幣營收,名列《天下雜誌》臺灣1000大民營企業龍頭。2002年,郭臺銘的鴻海集團營業收入突破3450億元,高居臺灣民營製造業第一。2005年,郭臺銘被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主辦之經濟管理類刊物《管理世界》雜誌社與華商韜略編輯委員會推舉為全球百大傑出華商領袖。


這段影片近期在網絡上流傳,郭臺銘在視察大陸富士康龍華廠時,看到員工在餐廳門外抽菸,叫員工把煙熄掉,沒想到員工回嘴“你誰啊,關你×事”,讓郭董大怒“我們富士康不要這種員工!”視頻上傳後立刻被網友瘋傳,大家紛紛稱讚郭董真霸氣,有人說,“自己的老闆都不認識,真的很誇張!

“面對陌生人,千萬不要亂回答,關你吊事了!”還有人提醒,“這件告訴我們,找到工作後一定要先認識所有上級!”甚至傳出,主管要求員工每個都認識郭董,,要確認所有員工都認識自己的上級主管、高層,提醒大家說,“別再回覆老闆,關你X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