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哄睡了,半小時又醒了,如何幫寶寶睡得更長更穩?

小喵音雪兒~吶


寶寶睡眠不規律對媽媽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半夜的時候不睡,白天又鬧騰。好不容易哄睡了,還沒有半小時就醒過來了。

為什麼寶寶的睡眠不能像成人一樣的規律呢?


剛出生的寶寶睡眠週期一般是在半個小時左右,在半個小時之後寶寶就很容易醒過來。寶寶的睡眠週期會比成人短,這是因為她們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善,還沒有形成正常的生物鐘。

對於這種睡眠週期很短的寶寶,家人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們睡得更長更安穩呢?

由於寶寶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家長們需要耐心的引導,使寶寶形成正常的生物鐘。

寶寶睡覺的環境很重要,儘量保持安靜,沒有刺眼的光線。聽很多媽媽講,在寶寶睡覺的時候把寶寶的手包在被子裡可以使寶寶睡的更久,媽媽們可以嘗試一下。

多給寶寶補充魚肝油、鈣還有維生素等,因為寶寶在缺鈣的情況下會出現精神亢奮。

寶寶有時候醒來之後會大哭,家人們想盡很多辦法,怎麼哄也哄不好。這時候可以把寶寶抱出去平復寶寶的情緒,等寶寶安靜下來之後接著把他哄睡。


KK健康


其實對於小嬰兒來說,半小時醒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他們的睡眠週期一般就是在30-45分鐘左右,在週期結束後寶寶就會容易醒來,而如果他們沒有再次入睡的能力,就容易卡在30分鐘上睡不長了。

那我們都知道其實寶寶這個時候還是想再睡的,30分鐘往往對於他們是不夠的,那到底怎樣才能讓寶寶小睡睡得更久呢?

其實從3-4個月開始,寶寶白天的睡眠規律就會逐漸開始形成,如果還是一直不能睡長覺,很可能是小月齡時期在寶寶睡眠週期轉換時候的短暫清醒期大人沒有“接覺”的意識,導致孩子沒有睡長覺的習慣。

那如果現在我們想要幫助寶寶接覺,最普遍的接覺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1. 提前介入:在寶寶快要醒來的時候,比如25分鐘左右就進屋,輕輕拍拍,來改變固定醒來的睡眠週期,可以一直拍到度過了這個常醒的時間點再停止,甚至可以提前抱起走動,直到再次睡安睡,但這個方式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抱起來接覺就不容易再放下,需要找準時機。

2. 伺機而動:等寶寶出現了醒的跡象,先觀察能不能自己接著入睡,如果不行,就去幫助按手按腳輕輕拍,實在不行就抱起來哄。

3. 重新哄睡:如果寶寶醒來就大哭,怎麼也哄不好,可以考慮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揉塑料袋、安撫玩具、拍墊子等等方法,或是抱出臥室平靜一下情緒,然後迅速接著哄睡。

那其實剛才說的都是怎麼幫寶寶接覺,其實讓寶寶自己能一口氣睡更長,才是我們更期待見到的。如果想要寶寶能夠自己睡長,基礎就是寶寶要學會自主入睡,當他們可以戒除奶睡抱睡等強烈的依賴,能夠讓寶寶自己躺在床上睡了,睡長覺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好。


林小暖bella


睡眠能力是隨年齡增長、神經系統和激素水平逐漸發育成熟,以及家長的良好引導而逐步完善的。小月齡嬰兒的睡眠並不是通常認為的那麼安靜持久,通常是片段式的,也很容易被外界干擾,所以無需要求新生兒能一覺睡到天亮——對於小嬰兒來說,連續睡眠的概念是可以持續睡5小時,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到5-6個月時才能連續睡7小時。寶貝睡眠可分為不同的睡眠週期,快動眼睡眠(REM)和非快動眼睡眠(NREM),非快動眼睡眠又分為淺、輕、中、深度睡眠四個階段,屬於更深更放鬆的睡眠。新生兒快動眼睡眠時間較長,約佔整日睡眠時間的50%,而且無明顯晝夜節律;在快動眼睡眠期間,寶貝會有抻胳膊抻腿、嘴巴作出吸吮動作、眼睛在眼皮下轉來轉去等表現。該階段寶貝很容易被喚醒,或被外界的聲光、自身的驚跳反射所影響。這種“睡不踏實”的睡眠,是正常睡眠的一部分,也計入到寶貝全天的睡眠時間裡的。 隨著大腦發育,快動眼睡眠時間逐漸減低,非快動眼睡眠時間延長,不過新生兒非快動眼睡眠分期不明顯,要到2個月後才能逐漸分清,6個月後才會有相對成熟的睡眠週期:覺醒狀態—非快動眼睡眠—快動眼睡眠。足月齡的寶貝,出生後6周左右逐漸可以延長夜晚的睡眠時間,而不是1-2個小時頻繁吃奶了;3-4個月時,睡眠會逐漸規律化;但早產寶貝需根據矯正胎齡來計算這兩個時間點。直到4月齡左右時寶貝才會有更多非快速動眼睡眠,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所指更深的、安靜的、放鬆的睡眠。

“小睡神”怎麼養成的?

總原則:0-3個月齡這個階段只需順應寶貝的睡眠需求即可,不要自行估計或和他人比較,也不要強迫其睡著或醒來。

識別寶貝的睡眠信號:

新生兒睡眠通常不太穩定,家長要注意識別寶貝的睡眠信號——小嬰兒往往會不愛笑了,揉眼睛,打哈欠,眼睛盯著一個地方看,肢體活動不活躍了,抱著的時候往大人懷裡扎,這些都可能是睡眠的信號,此時不要讓寶貝過度疲勞或者受過度的刺激,而錯過哄睡的窗口期。

如果嘗試哄睡了15分鐘以上,寶貝情緒很安靜但眼睛大睜不睡,可暫時結束哄睡,轉至低強度活動15分鐘左右,等出現新的睡眠信號時再次嘗試哄睡。比如看一下圖片閃卡,抱到窗前看看樓下車流人流,看看旋轉玩具,轉動的滾筒洗衣機等。

形成良好的晝夜節律:

如果發現小月齡寶貝把長時間的3-4小時連續睡眠放到了白天,而在夜間卻1-2個小時一醒,說明其可能混淆了晝夜節律,這時候需要家長適當干預,把白天單次小睡的時間控制在2小時以內,把長時間睡眠調整到晚上——可每三天縮短15分鐘白天一次長時間睡眠,同時把夜間就寢時間提前15分鐘;另外,也可適當在白天安排一些戶外活動,都有助於寶貝形成晝夜節律。但需注意:家長切勿為了寶貝夜間能有更長時間的連續睡眠,而強行延長其白天的清醒時間,這樣適得其反。嬰兒需要用睡眠促進睡眠,超過正常清醒時間之後,體內因此而釋放出的異常增高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水平會讓寶貝出現更頻繁的夜醒或者早醒。

培養晚間定時就寢的習慣:

一般推薦正式就寢時間在晚上7-8點,建議家長針對寶貝應該有一套相對固定的睡前程序,比如洗澡、撫觸、換尿布、換睡衣、餵奶、關燈哄睡。這樣每當晚間開始這套程序時,寶貝能逐漸從心理、生理上接受,進入長時間夜間睡眠的狀態。


和睦家醫療


不知道你家寶寶多大,不同年齡段寶寶的睡眠有不同的特點,所以需要爸媽提供更詳細的資料。在這裡小南就寶寶整體的睡眠情況說一下吧。


小寶寶的話,生理原因決定會經常醒來,媽媽們可以幫寶寶區分一下晝夜,比如白天寶寶睡覺的時候,不用拉上窗簾,也不用刻意保持家裡絕對安靜,清醒的時候要多跟小傢伙說說話,活動活動,讓寶寶逐漸知道這些時間是拿來玩的不是睡的。

傍晚的時候儘量別讓寶寶睡太多,晚上睡覺時要拉上窗簾,保持安靜,喂完奶別和寶寶互動。


大一點的寶寶如果依賴奶睡的話,可以先從減少寶含著乳頭睡覺的時間開始,然後媽媽稍微摸摸他的小腦袋、背脊,握握小手等,給寶足夠的安全感,一般來說寶就不會輕易醒來啦。


依賴夜奶的寶寶……過6個月後可以考慮戒掉,先觀察一個月,等情況基本穩定,就從先減掉1頓夜奶開始,再慢慢減掉2頓、3頓……讓寶一點點適應夜裡少吃的這個現實。


最後,不管寶寶多大,睡前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比如講個故事、洗個澡等等,讓寶寶養成一個正確合理的睡覺條件反射。


試試看不?有效果的話記得來告訴小南哦。


兒科醫生魚小南


首先對於寶寶來說,他們最開始的睡眠時間差不多就在半小時,專業術語叫睡眠週期,一般嬰兒的睡眠週期是在30分鐘~40分鐘,當差不多到臨界點時,寶寶就會醒來,其實這個時候的“醒”,並不像我們大人的醒,對於寶寶來說,他們的“醒”表現為:

1、睜開一下眼睛,同時嘴巴還會做出類似咀嚼的動作(細看你會發現其實非常可愛),

2、嘴裡哼唧兩聲,翻個身或者不翻身,動下手或腳(才幾個月的寶寶,可能會出現雙腳顫抖的樣子,一般家長會比較害怕,但其實沒啥事),

3、突然大哭,且是閉著眼,張大嘴,拼命大哭,

4、突然間睜開眼,看看這,看看那,可也不哭不鬧

那我們如何衡量寶寶這時是否睡醒呢?我們可以從寶寶的狀態來判斷,若心情比較好(不哭不鬧),只是神情有點落寞,那就差不多睡醒了,只是剛睡醒,精神頭還沒恢復過來;可若是醒來脾氣很差,甚至大哭,那多半就是沒睡好,還需要接著睡。

那對於需要接著睡的寶寶來說,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1、在旁觀察:我們大概都知道寶寶的睡眠週期時間,譬如30分鐘,40分鐘,那麼差不多到這個時間點時,我們就在旁邊觀察,若是寶寶翻個身、睜個眼後,又自助入睡了,那就不用再動,我們只需輕輕的離開就行,如若翻個身、睜個眼後,開始不停的擰巴了,那我們就要哄了,那怎麼哄呢?看第二點。

2、提前觀察:從寶媽、姥姥、奶奶哄睡來看,一般小嬰兒睡覺,身邊都會有大人陪著,而我們又知道寶寶在30分鐘左右會醒一次,那麼我們可以在25分鐘左右的時候,大人提前用手輕輕拍拍寶寶,用“輕拍”這個動作幫助寶寶度過“30分鐘”這個時間段,等寶寶再次睡得安穩了,可以停下來。說到這兒,我個人不太建議有些家長做的:用手抱起來,抱在懷裡走著拍,因為我們都知道,就算大人再小心,再輕微的動作,在整個彎腰抱起寶寶的過程中,多少還是會吵醒到寶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70%的寶寶,在抱起過程中被吵醒後,基本上無論你怎麼拍,他都不再睡了。

3、查看是否尿尿或者拉屎:有些寶寶睡著睡著哭或者在床上擰巴起來,多半是尿尿或者拉屎了,因此,我們在做第二條輕輕拍之前,我們可以先查看下尿不溼,是否是尿尿或者拉屎了,若是的話,趕緊換掉尿不溼,通常因為尿尿或拉屎醒來的孩子,在換了新的尿不溼後,輕輕拍一會兒就可以入睡。

4、最讓家長頭疼的一種情況就是睡著睡著,突然大哭起來,這個現象比較讓家長頭疼,我的孩子也曾出現過好幾次這種情況,睡著睡著就突然閉著眼,張大嘴大哭起來,你想啊,孩子不會說話,突然間這麼撕心裂肺的大哭,做家長的當然會頭疼。

但從我的親身經歷來說,除去寶寶身體原因,可能哪裡不舒服,不舒服裡最危險的就是腸套疊,腸套疊會讓孩子經常性的大哭,至於如何分辨腸套疊,在這就不展述了,後續有機會再說。

拋開寶寶身體不舒服這一方面,剩下來的雖不能具體解釋,但通常就是我們常說的:做噩夢,或者白天被什麼嚇到了。而這個時候,家長僅靠輕輕拍是不行的了,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將孩子抱起來,邊走邊拍,或者索性就不讓寶寶睡,先將寶寶哄不哭了。

遇到這個情況時,我建議各位寶媽們,自己千萬不要亂了陣腳,最忌諱的就是家長火氣先上來,對著孩子各種吼,你越吼,孩子就會越哭的大聲,得不償失

以上4種情況,就是寶寶在日常睡覺時,會遇到的幾種情況,就像第四條裡,我提到的,當遇到寶寶不哭或者不睡時,家長千萬不能先上火,動氣,發脾氣,我們一定要先靜下心來,先初步判斷下寶寶醒的原因是什麼,然後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法。

畢竟咱們所作的任何一種方法,都是為了讓寶寶可以接著睡,形成長的睡眠時間。

-END-

你好,我是酒翁,一個三歲娃的爸爸,同時也是一喜酒愛肉的開心老翁,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些幫助~~


寒舍閱獨


1、環境不要太鬧,光線不能太刺眼

2、寶寶缺鈣會精神亢奮,容易驚厥,覺少,建議從出生15天補維生素AD或是魚肝油,如果長溼疹了,就不能補魚肝油只能選擇維生素AD

3、困大勁了會出現類似成人神經衰弱的症狀,越困越睡不著,如果寶寶很精神,容易哭鬧,精神亢奮,但是有打瞌睡的現象,一定要停止逗孩子,用餵奶或是抱著輕拍的方式哄寶寶睡著,調整過來就休息好了

4、睡著的時候把孩子手包到包被裡孩子不容易醒

5、睡著了哽哽,要麼是餓了,要麼是尿了

6、孩子脖子溫熱無汗是他最舒服的狀態


我就是很開心


  1. 入睡環境決定了他睡眠週期,假設大人是在床上舒舒服服躺著睡著,結果有人趁你睡著了把你偷偷的挪到了廚房間的地板上,非常的涼,可能當下不會馬上醒過來,但是你迷迷糊糊之間醒過來會覺得很慌張,然後你要回到床上去,你不能在地板地磚上面繼續睡了對吧…

  2. 那麼從寶寶的角度而言,入睡環境決定了他睡眠週期,轉換的時候還是需要那個環境才能夠接著睡。就是你入睡的時候是抱著睡著的,或者餵奶讓他睡著的,它一個睡眠週期或者兩個睡眠週期醒過來之後,沒有徹底醒過來,他還在淺睡眠狀態中,他發現唉我怎麼感覺躺在床上睡了,我不在媽媽的懷裡,不在媽媽的胸前了!那麼這種情況下寶寶是很容易醒過來的,那麼大人這邊的角度就是我只能把她抱起來,否則他就一直哭。

  3. 那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讓寶寶自己睡,讓寶寶自己睡的意思,不是說把他放在房間裡讓他自己哭著睡著,是你儘量的讓他可以從入睡到這個閉上眼睛這整一個階段讓他在床上進行,在他有點睏意,但是還沒有完全睡著的時候把他放到小床裡也好你們大床也好,把它放到床上之後你給一些輕拍的動作給一些其他的安撫啊讓堅持一下,然後寶寶不要在頻繁的抱睡或者奶睡,這些都是可以幫助提升自主入睡能力的!
  4. 那麼這個過程中寶寶可能會哭泣的,因為他有一點接受這個入睡方式的改變,會有點不習慣,你可以放白噪音,對於小月齡寶寶,可以包上襁褓給他奶嘴,這些都可以幫助他去舒服的入睡!

你可能也要逐漸地幫寶寶調整到一個合適他月齡的這樣的作息,那麼一般來說兩歲之前的寶寶晚上差不多可以睡十個小時。

關注蛋殼育兒,幫助中國媽媽解決育兒焦慮。


蛋殼育兒


不知道你家寶寶多大了,我寶貝現在七個月,可以睡一整晚。白天一般是上午睡一覺,下午睡一覺,每覺都是兩個小時左右。寶寶的睡眠規律都是我在訓練,可以去我的頭條號看這篇文章《要想小寶寶睡眠好,發育正常,媽媽們做到寫11點很重要!》

我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 1)要更好地幫助寶寶在睏倦的時候入睡,不要太輕易地認為寶寶"不想睡",而放棄給寶寶安排休息的時間,甚至一直陪寶寶玩耍,這樣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 2)

    睡覺時不開燈。讓寶寶養成正常的作息時間,分清白天黑夜,睡眠有規律。

  • 3)每晚堅持睡前儀式,唱搖籃曲,講故事、親吻、道一聲晚安,都行,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想要討論更多育兒知識,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愛笑寶媽歐丹丹】。歡迎指正我的觀點,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請為我點贊,謝謝!


愛笑寶媽歐丹丹


LZ,有一個寶寶是很幸福的事情,同樣也會非常的辛苦。我家孩子三歲不到,每天最在意的除了孩子吃穿以外,就是是否能有保證孩子足夠的睡眠時間,因為這直接影響著孩子各方面的發育。

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經驗。

1,要給孩子建立有規律的作息時間:爸媽應該在寶寶較小的時候,就訓練寶寶形成生物鐘,讓晚上睡整覺形成一種習慣。寶寶需要養成有規律的作息規律,並通過白天的小睡補充睡眠。

大人切不要首先急躁,孩子雖小,但他們能感受到大人的情緒,特別是媽媽的情緒。寶寶在六個月大前,因睡眠週期尚未建立,所以睡不安穩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2,不要讓孩子養成抱睡、奶睡、拍睡的習慣。

很多家長為了哄孩子睡覺,會主動抱著孩子,輕輕拍打孩子,或者讓孩子含著奶睡覺。這些都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情緒,一旦放孩子放下,孩子立刻便會感覺到環境的變化,很容易醒,反而破壞了孩子的睡眠生物鐘。

3,控制臥室的光與聲:用光與聲音來促進寶寶生物鐘的形成,睡覺時,儘量把窗簾拉上,通過光亮、黑暗的對比讓寶寶學會白天與黑夜,醒著與睡著的區別。

4、安全舒適的床上環境:在寶寶的小床上營造一個安全舒適、像媽媽的溫暖懷抱一樣的環境是最佳的辦法。可以適當地放一些輕音樂,聲音不要太大,略微能聽到即可,有助於幫助孩子睡眠。

若遇到寶寶睡不安穩,有可能是:環境是否過於吵雜、肚子餓了、身體不舒服或受到驚嚇等,瞭解原因。(這裡我家孩子並沒有刻意去製造非常安靜的環境,反而讓臥室門虛掩,讓客廳的聲音適當的傳到臥室。現在他已經適應了這種環境,在相對有點吵鬧的地方也能安然睡著。)


老家田坎


我們家的寶寶己兩歲多了。在一個月至八個月齡之中,寶寶入睡前不是哭就是鬧,好不容易將他哄睡了,二三十分鐘就會醒來。醒來的時候不哭不鬧,嘻嘻哈哈的,抱著他,他都一直要讓你走動,不照他意思來,他就會哭喊起來。八個月的時候,有一次我抱著他故意不走動,他兩隻小手立即抓住我的左右耳朵把我的臉向門口轉,意思讓我抱著他到室外去玩。一天下來他都很少睡覺,晚上不知醒過多少次。只要我抱著他,都會不停地說,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天天如此,每天不知說了多少遍。一歲以後,寶寶睡覺的時間終於增長了,一夜最多也就醒過兩三次,不過一直都要開著燈他才能入睡。快到兩歲的時候,等他入睡了,我曾試著關燈,只要你這樣做,他就會很快的醒來,嘴裡還說個不停:看不見,看不見。不能讓他養成這種壞習慣,只要他一入睡我就會立即去關燈。現在寶寶兩歲多了,燈再不用開著了,夜裡很少再醒過,天亮了讓他起床,他都會說讓他再睡一會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