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說以直報怨!這個直怎麼理解?

現實的完美


何為以直報怨,先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直:正直、直接、直爽;怨:埋怨、怨恨。翻譯成現代文就是,以正直、直接的態度去直面別人的埋怨、怨恨。可能不太準確,大致意思應該是差不離的。

有人也許認為理解翻譯的平淡如水,毫無新意。其實也可以理解,一部紅樓不是都千人千意,各有其解嗎?故不足為奇!

孔夫子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周遊列國以宣講學說,教化萬民因材施教,克己復禮著書立說,澤被萬世!


以孔聖人之德行操守,如此,直之一字,更有何意?


用戶95118900385


孔子從來沒說過以德報德,確實說過以直抱怨,而我認為孔老先生絕對不會是簡單的說以公平正直去回報不好的事情,以直報怨在易經裡面,我理解孔老先生的意思應該是任何事情都是自作自受,真正度量大的人心裡明白報就是不報,不報就是報,(真正做錯事的人一種是自己心安理得,這種人自有天報,另一種做錯事的他自己心裡會感到抱歉,自己會反省做錯的事,他還會想辦法彌補你),關鍵看你自己是如何的修養,你選擇報與不報結果也就完全不同,僅個人觀點


子弦星


以直報怨,漢語成語,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直:正直。古義中直為值的通假。別人做了什麼讓我們怨恨的事情,當事人以客觀的態度去給予他相應處理。出自 《論語·憲問》指以正直的態度對待傷害自己的人,用作謂語、賓語,指對人的態度。


用戶95122897168


人們對於罪惡的行為,或對自己造成傷害的言行,可以用相對公平的等值回擊或懲處,讓對方知道自己不良行為對別人(或對社會公眾)造成傷害和不良後果後,他自己也會得到相對應懲罰,從而使他不敢再實施罪惡的行為。所以這個“直”字應理解為“公平的,等價的,等值的,相對應的回饋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