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即所謂漢成紀縣在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

漢代成紀縣舊治小坑川

漢代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即所謂漢成紀縣在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

《舊唐書·地理志》曰:“成紀,漢縣,屬天水郡,舊治小坑川,開元二龘十二年移治敬親川。成紀亦徙新城。”這個記載是成紀縣治所最明確的一次表述。這裡需要搞清兩個問題,一是小坑川在什麼地方,二是講移治為什麼還要講“徙新城”。成紀移治敬親川是唐代之事,唐人說唐事,可信度應該是較高的。他們清楚地知道,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在哪裡,又移治什麼地方,最有發言權。

漢代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即所謂漢成紀縣在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


唐時的兩部著名的地理鉅作《括地誌》、《元和志》是後世人註釋古代歷史地理的權威依據,當然是可信可靠的。

《括地誌》曰:“成紀,漢縣,在秦州成紀縣北二里。”《元和志》曰:“成紀縣東南至州一百里”、“瓦亭川水東去縣一十五里。”現將上述文字聯繫起來,就可以這樣定位,漢之成紀縣治地“小坑川”,在秦州成紀(敬親川)北二里,東南至州(秦州)一百里,瓦亭水(葫蘆河)東去十五里。這樣已經很清楚了。唐之秦州成紀的治所敬親川與漢之成紀的治所小坑川,只有兩裡之遙。

漢代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即所謂漢成紀縣在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


《後漢書》說竇融弟友封顯親侯於此。按照漢代封爵以封地名為名的慣例,就可以知道顯親川地名就早於顯親侯而存在。其實,西漢之時的顯親川,俗稱陽兀川。是個較大的域名,它就包括了小坑川。只是竇友封侯後,始建顯親縣與成紀縣相臨。成紀縣治所小坑川才見於史冊。之所以“顯親川”多見於史書,而“小坑川”則鮮為人知。因為“顯親川”不是一般的地名。此名何來,當然與“親”有關。何人之親如此之顯,受到歷朝歷代的尊崇,到了盛唐,乾脆將顯親川直接更名為敬親川,又顯又敬,絕非竇氏能有的殊榮,只有伏羲這個人文始祖才有這個資格。

漢代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即所謂漢成紀縣在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


這樣只有一種可能,陽兀川——顯親川就是伏羲兄妹成親之處。這樣,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更有意義的是,伏羲出生地古成紀——大地灣就在略陽川,伏羲做八卦的卦台山下有三陽川、新陽崖,伏羲成親之地——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又屬陽兀川(顯親川)之地,這些地名聯繫起來就很有意思。有些專家認為這與伏羲文化的核心——“八卦”的卦理十分吻合,也不正是反映了當時母系社會向父系(陽)社會過渡的社會心理形態嗎?有專家認為,研究伏羲、女媧首先要搞清兩件事,一是出生地(這個問題後面談),二是成親之事。這個成親的事實本身是沒有異義的,但這個意義在對伏羲、女媧的研究中的分量應進一步認識。它不僅使顯親川名彪史冊,而且使成紀縣治落根於此。

漢代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即所謂漢成紀縣在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


我們再來看看《晉書·地理志》的一段文字“天水郡:上邽、冀、始昌、新陽、顯親、成紀;略陽郡:臨渭、略陽、平襄、清水”。這裡雖然沒有說天水郡和略陽郡的郡界,事實上已經十分明確。我們按照歷代劃分州郡邊界以自然山川走勢為依據的基本法則,就按略陽川水(五營河)的流向,將略陽(隴城)與平襄(今通渭)連起來,我們就可以清楚的發現,被一些人稱作漢成紀遺址的治平,並不在天水郡境內,而在略陽郡的西北腹地,與天水郡相去甚遠。而與顯親相臨的成紀正在天水郡內,與《括地誌》、《元和志》的記載完全一致。所以,縱觀歷史,無論州郡如何改變,成紀縣永遠在天水或以天水為母體的州、郡。就是說成紀從未脫離過天水。

漢代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即所謂漢成紀縣在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


至此,順便說一下,有些同仁所說的“成紀三遷”的問題。成紀非一般的地名或者縣名,它以紀念伏羲而名而置,因而不論如何遷動都應與紀念的對象有關才行。“三遷說”中的所謂第二地址顯親川是伏羲成親之所在;第三地址天水,是伏羲活動尤其是演“八卦”的主要地方。這都十分明瞭。而爭論的是第一地址,我們認為,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要由與伏羲活動有關的史料說話。這裡要說一下“遷”和“移”的不同。關於“遷”,《說文》說“遷”,登也。現代漢語引申為遷徙。按照成紀“三遷說”的理解,“一遷”就是上百里之外,也就是較大區域的遷動。而“移”則不同。

漢代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即所謂漢成紀縣在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


《說文》說“禾相倚移也”。“禾相倚”就是靠的很近。“移治”就是小範圍的“移動”。從“小坑川”到“敬親川”只有二里之遙,當然是小移動了。至於“成紀徙新城”,一方面說明新舊兩城相距不遠,一方面說明這次移治是為了一個目標而有計劃的行動,所以先築城,再移動,保證這次移動更加完美。

漢代成紀縣舊治小坑川,即所謂漢成紀縣在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

可以看出,唐人對伏羲是格外崇敬的,顯親川改名敬親川,小坑川移治敬親川,又補《史記·三皇本紀》,才使伏羲見之於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