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建寧人常將酸棗做成糕,據說與山楂糕十分相似

酸棗:樂在山野的酸果名品

汪鶴年

明代的建寧人常將酸棗做成糕,據說與山楂糕十分相似

在數量龐大的水果家族中,能有幸與地方的行政建制扯上關係的,酸棗恐怕是絕無僅有的一例。南朝人任昉所撰《述異記》中就記載了這一逸聞:“耆舊說,周秦時,河南雨酸棗,遂生野酸棗。今酸棗縣是也。”說是周秦之時,因河南某地下過酸棗雨,此地便長出許多野酸棗。於是,這下酸棗雨的地方就被人們稱作了酸棗縣。其實,天雨酸棗,未必真有其事。但因此地盛產酸棗,秦始皇特在境內置酸棗縣(故址在延津縣北),卻是見諸於史的實情。

因其似棗而果實味酸,故名酸棗。《本草綱目》引陶弘景的話就說:“今出東山間,雲即山棗樹。子似武昌棗而味極酸,東人啖之以醒睡。”《新修本草》則認為:“此即樲棗實也,樹大如大棗,實無常形,但大棗中味酸者是。”又因多生於山野,亦稱山棗、野棗。在歷史上,它的古稱亦多:《詩經》叫它棘,《孟子》稱作樲棘,《神農本草經》呼為酸棗,《爾雅》又簡稱為樲,《本草經集註》謂為山棗,《康熙幾暇格物編》則說其有金光子、金棗之稱。此外,它又有酸棗子、別大棗、刺棗等俗名。

酸棗屬於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老枝褐色,幼枝綠色,枝有刺;葉互生,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花2~3朵簇生於葉腋,黃綠色。核果小,近球形,熟時暗紅色,果實味酸。花期4~5月,果期9~10月。對其生長形態等,宋蘇頌《本草圖經》中有過較詳的記載:“[酸棗]似棗木而皮細,其木心赤色;莖、葉俱青;花似棗花。八月結實,紫紅色,似棗而圓小,味酸。”《康熙幾暇格物編》也有這樣的描述:“金光子,閩人呼酸棗,樹極高大,葉長而尖,如橄欖。四月開花淺綠色,結實如大棗,八月始熟,色黃,故亦名金棗。收幹則紫赤色,味酸。”徐珂《清稗類鈔》則說得更為明白:“酸棗為落葉亞喬木,棗之變種也。幹高丈餘,有刺針,葉為長卵形,有三大脈,花小而黃綠,實圓小,熟則紅紫,味酸可食。仁入藥,俗稱酸棗仁。”

明代的建寧人常將酸棗做成糕,據說與山楂糕十分相似

酸棗是原產於我國的一種山果,它往往野生於山坡、曠野或路旁,常形成灌木叢。亦是人工種植歷史較為悠久的一種果木。主產於河北、陝西、遼寧、河南等地,內蒙古、甘肅、山西、山東、安徽、江蘇等地亦產。

酸棗不僅是人們喜愛的水果,而且還具有相當的藥用價值。其果仁可入藥,有鎮靜、安神等作用。《神農本草經》說久服酸棗仁可以“安五臟,輕身延年”。《本草經集註》則稱其可主治心腹寒熱、四肢痠疼溼痺、血轉、久洩,虛汗、煩渴等症。《本草圖經》中還載有治振悸不得眠的“酸棗仁湯”的驗方。《聖惠方》又稱其是治骨蒸和不眠之症的良藥。《本草匯言》還說其有“斂氣安神,榮筋養髓,和胃運脾”之效。

現代營養學也認為,酸棗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的果品。它含有鉀、鈉、鐵、鋅、磷、硒等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C的含量尤高,是紅棗的2~3倍、柑橘的20~30倍,在人體中的利用率可達到86.3%,是所有水果中的佼佼者。

酸棗最早的稱呼叫作“棘”,並屢見之於《詩經》。如《魏風·園有桃》“園有棘,其實之食”;《曹風·鳲鳩》“鳲鳩在桑,其子在棘”等吟詠,就很清楚地表明,“棘”樹是一種果木,樹上長出的果實可供食用。

不過,當時的酸棗尚處於野生狀態,甚至被視之為劣木。《孟子·告子上》曰:“今有場師,舍其梧檟,狀其樲棘,則為賤場師焉。”漢趙歧注曰:“樲棗,小棗,所謂酸棗也。”場師即古人對園藝匠師的稱呼。《孟子》中的意思是說,若捨棄梧檟等良木,卻去培植酸棗一類劣木,則為不稱職的園藝師。可見,春秋時期,酸棗仍是受人輕視的野樹。

明代的建寧人常將酸棗做成糕,據說與山楂糕十分相似

戰國時,已有了酸棗之名。《爾雅》曰:“樲,酸棗。”郭璞注云:“樲,樹小實酢。”

秦漢時期,酸棗仁已開始成為醫家治病的藥物。《神農本草經》甚至將其列為上品:“酸棗仁,味酸,平。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痠疼,溼痺。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生川澤。”

《本草綱目》引南朝陶弘景的《名醫別錄》在記述其功用的同時,還介紹了其炮製方法:“酸棗,生河東川澤。八月採實,陰乾,四十日成。”

在酸棗的食用上,人們也漸漸突破了只限於生食的傳統,探尋出別具創意的酸棗產品——酸棗果粉的加工方法。《齊民要術》就介紹了製作“酸棗麨”的三大步驟:首先,將成熟的果實放在竹簾子上曬乾;再放入鍋中煮上一沸即漉出,放入盆中研細;然後用生布絞取濃汁,塗在盤上或盆中,日曝使幹,並研散為末。據說,製作成的產品,其味甜而酸,既可以用水衝作解渴的飲料,亦可與米麨相拌同食。

只是,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野生者似乎仍佔主流。唐陳藏器《本草拾遺》在對酸棗性狀、食用價值等進行描述時,就隱隱透露出此種信息:“其樹高數丈,徑圍一、二尺,木理極細,堅而且重,其樹皮亦細文似蛇鱗。其棗圓而味酸,其核微圓,其人(仁)稍長,色赤如丹,此醫之所重,居人不易得。今市之賣者,皆棘子為之。”

但對於“今市之賣者,皆棘子為之”的說法,宋《本草衍義》卻有不同的解讀:“殊不知小則為棘,大則為酸棗,平地則易長,居崖塹則難生。故棘多生崖塹上,久不樵則成幹,人方呼為酸棗,更不言棘,徒以世人之意如此,在物則曷若是也,其實一本。以其不甚為世所須,及礙塞行路,故成大木者少,多為人樵去。然此物才及三尺,便開花結子。但窠小者氣味薄,本大者氣味濃,又有此別。今陝西臨潼山野所出者亦好,亦土地所宜也,並可取仁。後有白棘條,乃是酸棗未長大時,枝上刺也。及至長成,其刺亦少,實亦大。故棗取大木,刺取小窠也,亦不必強分別爾。”

宋代的《太平聖惠方》還將“酸棗仁粥”視之為“治骨蒸,心煩不得眠臥”的食療佳品,並載有其烹煮之法:“酸棗仁二兩,以水二大盞半,研濾取汁,以米二合煮作粥。候臨熟,入地黃汁一合,更微煮過。不計時候食之。”

明代的建寧人常將酸棗做成糕,據說與山楂糕十分相似

由於它可醫食兩用,其人工種植也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至遲在宋代,酸棗已有野生、家生之別。《太平廣記》在引述《述異記》所記河南延津一帶因“酸棗”而名縣的傳聞後,又接著寫道:“酸棗之甚小者,為野酸棗。”文中之所以要強調在酸棗之中,那些特別小的品種是野酸棗這一點,便意味著酸棗已有人工種植之品,而且其果實更大一些。

其栽培已呈漸漸擴展之勢。宋蘇頌《本草圖經》就紀錄了當時的京都汴梁及西北各地已廣為種植的現狀:“酸棗,生河東川澤。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壘間。”

明代的建寧人常將酸棗做成糕,據說與山楂糕十分相似

元忽思慧《飲膳正要》還說“酸棗粥”可治虛勞、心煩、不得睡臥等症。並列其方雲:酸棗仁一碗,“用水,絞取汁,下米三合煮粥,空腹食之”。

明代,酸棗還開始在南方的福建紮下了它的根基。明代的建寧人還將酸棗做成糕,據說與山楂糕十分相似。明何喬遠《閩書》就說:“酸棗出福州、建寧、福寧,建寧以為糕。”

從明朱橚《救荒本草》的記載看,酸棗除作為生食果品外,還被釀製成酒:“採取其棗為果食之。亦可釀酒,熬作燒酒飲。未紅熟時,採取煮食,亦可。”

如今,酸棗的食用價值得到更好的開發,人們用它加工的酸棗汁、酸棗粉、酸棗酒等飲料、食品,因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成為市場上俏銷的商品。

明代的建寧人常將酸棗做成糕,據說與山楂糕十分相似

參考文獻(略)

《咱們祖先的瓜果園》(連載)

版權作品:鄂作登字-2017-A-000168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