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延年益寿的“万岁子”

核桃:延年益寿的“万岁子”

汪鹤年

核桃:延年益寿的“万岁子”

核桃是外来物种,但其在我国人们心目中所具有的象征色彩却令人刮目相看:因核桃一次栽培,百年收益,故有“百年庄稼”之称;因其营养丰富,据称有延年益寿之功,故又享有“长寿果”之美誉。大约是这些缘由吧,在我国民间,核桃还寓有“百年好合”之意,常被视之为婚庆和爱情的象征而倍受青睐。

“世界四大干果”之一

《开宝本草》中将核桃称作胡桃。《名物志》谓其为羌桃。《本草纲目》则叫它核桃,对此得名,书中释曰:“此果外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或作核桃。《梵书》名播罗师。”此果果仁油润香美,十分名贵,仅作贡品供皇上食用,故古时又称其为万岁子。因食用部分为其果仁,故又常被人称作胡桃仁、核桃仁。

核桃为胡桃科核桃属落叶乔木,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其树皮灰白色。羽状复叶,深绿色。花呈长穗下垂状,淡黄绿色。果实球形,状如青桃,灰绿色。内部坚果球形,黄褐色,表面有不规则槽纹。花期3~4月,果期8~9月。徐珂《清稗类钞》对其性状有过较详的记述:“胡桃为落叶乔木,河南、陕西等省最多,高二三丈,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夏初开花,雌雄花皆成长穗下垂,淡黄绿色。秋结实,如青桃,熟后沤烂皮肉,取核而食其种子。《博物志》谓张骞使西域还而得,故名。亦称核桃。”

核桃:延年益寿的“万岁子”

原产伊朗的核桃,后传入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国家及印度。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我国,后逐渐成为中国常吃的干果之一。如今,核桃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在我国,主要产于河北、山西、山东,其他地区亦有栽培。我国的核桃产量仅次于美国。

核桃的种类较多,如按成熟期分类,有夏核桃、秋核桃之别;按果壳光滑程度分类,又有光核桃、麻核桃之分;按果壳厚度分类,则有薄壳核桃和厚壳核桃。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普通核桃和我国野生核桃资源,精心培育出许多优质核桃新品种:如纹细、皮薄、口味香甜的河北石门核桃;以皮薄、仁满、肉质细腻著称的山西汾阳、孝义等地核桃;出产在新疆库车一带的壳薄、含油量高的纸皮核桃;产于陕西秦岭一带的皮薄如鸡蛋壳的鸡蛋皮核桃等,就是颇有名气的核桃名品。

除生食外,核桃还可榨油,同时,又可制作糕点、罐头、糖果、馅料等,还可用于烹调做菜。其与扁桃、榛子、腰果并称为“世界四大干果”。

核桃是食疗佳品。核桃仁中含有维生素E、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和磷、锌、锰、铬等微量元素,并含有比柑桔高出20倍的抗氧化物质。其含有的脂肪达63%,最高竟达80%,为大豆的3.4倍,花生的16倍,油菜籽的1.6~3.4倍,因而也是很好的油料植物。据称,1公斤核桃仁的营养价值,分别相当于9公斤牛奶、5公斤鸡蛋、4公斤牛肉的营养价值,经常食用核桃,既能健身体,又能抗衰老。所以核桃在我国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等美称。

中医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脑补脑、健胃润肺、补血养气、补肾填精、止咳平喘、润燥通便、乌须黑发等功效。唐孟诜《食疗本草》称:“润脂肉,令人能食”;“黑人鬓发,毛落再生也”。《本草纲目》引宋刘翰《开宝本草》也说:“[核桃仁]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便,去五痔。捣和胡粉,拔白须发,内孔中,则生黑毛。烧存性,和松脂研,敷瘰疬疮。”《本草纲目》则认为,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发痘疮,制铜毒”等功效。并说:“近世医方用治痰气喘嗽、醋心及疠风诸病。”不过,李时珍曾提醒:“痰火积热者,不宜多食耳。”

张骞使西域带回的异域佳果

我国栽培核桃的历史始于西汉,西晋张华《博物志》就有“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的记载。北宋药物学家苏颂《本草图经》也说:“此果本出羌胡,汉张骞使西域还,始得其种,植之秦中,后渐生东土,故曰陈仓胡桃。”这些记载应是可靠的史料,至今,在新疆伊犁地区仍有大面积的原生核桃林。

核桃刚刚传人内地时,被视为珍贵果木,栽培在京都的御园名苑之中。汉刘歆专门记述西汉杂史的《西京杂记》在记述“上林名果异木”时就有“胡桃,出西域”的记载。

汉末,核桃种植渐广,已不仅仅限于宫苑之中,因而当时的好友之间常有互赠胡桃者。《全后汉文》收录的汉末孔融《与诸卿书》就有“先日多惠胡桃,深知笃意”的言辞。

核桃还被人们用作祭品。《艺文类聚》引《荀氏春秋祠制》曰:“常设用胡桃。”

核桃:延年益寿的“万岁子”

晋代,核桃在我国北方的种植更加广泛,不仅常见于帝王的内苑,一些达官贵人的府第中亦每有种植,还出现了许多名品。

《艺文类聚》引《晋宫阁名》就说内苑华林园中种有“胡桃八十四株”。

西晋文学家潘岳在赋闲家居期间所写的《闲居赋》中,亦有“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曜丹白之色,石榴蒲陶之珍,磊落蔓衍乎其侧”的吟咏。(引自《文选》)

今陕西宝鸡和四川平武一带,当时已成为著名的核桃产地,所产的薄皮核桃倍受时人青睐。晋郭义恭《广志》曰:“陈仓胡桃,薄皮多肌;阴平胡桃,大而皮脆,急捉碎。”

南北朝时期,核桃还常被帝王作为赏赐给大臣的珍品,《全梁文》录存的梁沈约《为柳世隆谢赐乐游胡桃启》即是显例:“挺自禁园,味逾井络;动物回祗,在微必应。此乃胡、羯奔逃,吉之先见者也。”

到了唐代,核桃的食用已较普遍,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引《酉阳杂俎》就有这样一段记述:“胡桃仁曰虾蟆,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三寸,两两相对。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如青桃。九月熟时,沤烂皮肉,取核内仁为果。北方多种之,以壳薄仁肥者为佳。”

核桃:延年益寿的“万岁子”

唐刘恂《岭表录异》在记述广州的石栗时也提到核桃的滋味:“广州无栗,惟勒州山中有石栗,一年方熟,皮厚而肉少,味似胡桃仁。”刘恂为河北雄县人,曾任广州司马,后寓居广州。可见,这位出生北地的文人,在岭南为官时,仍念念不忘故乡核桃的美味。

当时,人们还将核桃制作成杏膏食用。不过,据唐段公路《北户录》记述,此种食品尽管很香,但不容易保存:“阴平、乐游胡桃,别作杏膏,香但不耐停耳。”

《朝野佥载》中还记载了发生在唐代宫廷中的一段道士与僧人赌吃核桃的趣闻:“孝和帝令内道场僧与道士各述所能,久而不决。玄都观叶法善取胡桃二升,并壳食之并尽。僧仍不伏。法善烧一铁钵,赫赤两合,欲合老僧头上,僧唱‘贼’,袈裟掩面而走。孝和抚掌大笑。”

核桃的另类食用

宋代,核桃已成为市面上常见的商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有“十二月,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的记述。

当时,人们已开始用核桃制作点心。宋吴氏《中馈录》中记载的一种名叫“玉灌肺”的食品,就是用核桃等六种原料拌和后做成卷状蒸制而成的面点:“真粉、油饼、芝麻、松子、胡桃、茴香六味,拌和成卷,入甑蒸熟,切作块子供食,美甚。不用油入各物,粉或面同拌蒸,亦炒。”

宋林洪《山家清供》中也记述了“玉灌肺”的制法,但用料及吃法稍有变化:“真粉、油饼、芝麻、松子、核桃去皮,加莳萝少许,白糖、红曲少许,为末拌和,入甑蒸熟,切作肺样块子,用辣汁供。今后苑名曰‘御爱玉灌肺’,要之不过一素供耳。”大约口感绝佳,竟被皇上看中,成为御苑中的名点。

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中还介绍了一种名叫“胜肉(食夹)”的饺子一类美食的制作方法:“灼笋、蕈同截,入松子、胡桃,和以油酱香料,溲面作(食夹)子。”

核桃:延年益寿的“万岁子”

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载,时人在制作粽子时,也每以核桃为馅:“或加之以枣,或以糖,近年又加松(指松子)、栗、胡桃、姜、桂、麝香之类。”

南宋时期,人们制作的腊八粥中,也出现了核桃的身影。周密《武林旧事》便留下了“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的记载。

此时,核桃的种植仍主要在北方,长江以南地区亦偶有所见,品种之优劣则因地而异。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在记述一种“石胡桃”时就曾以核桃为比照,并直呼为“北胡桃”:“石胡桃,生如石,其中肉无几,味与北胡桃略同。”

《本草纲目》引北宋药物学家苏颂《本草图经》也说:“胡桃生北土,今陕、洛间甚多。大株厚叶多阴,实亦有房,秋冬熟时采之。出陈仓者,薄皮多肌;出阴平者,大而皮脆,急捉则碎。汴州虽有而实不佳,江表亦时有之,南方则无。”

明王世懋《学圃杂疏》中的记述仍大致相同:“核桃北果,而宜山种。吾地绝少,然亦可种。”

核桃:延年益寿的“万岁子”

不过,明人对核桃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有了更多的了解,因而对其记述也较为详尽。明初朱橚《救荒本草》云:“胡桃树,一名核桃。生北土,旧云张骞从西域将来,陕、洛间多有之,今钧、郑间亦有。其树大株,叶厚而多阴,开花成穗,花色苍黄。结实处有青皮包之,状似梨。大熟时沤去青皮,取其核是。胡核味甘,性平,一云性热,无毒。”吃时,则“采核桃,沤去青皮,取瓤食之”,据说有“令人肥健”之功用。

从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述来看,当时人们为改善核桃的品质,在种植核桃时,还运用了用榉柳嫁接的方法:“胡桃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四、五寸,微似大青叶,两两相对,颇作恶气。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至秋如青桃状,熟时沤烂皮肉,取核为果。人多以榉柳接之。”李时珍还透露,酒后吃核桃,竟成为一种时尚:“酒家往往醉后嗜之。”

元明之际的《易牙遗意》所载一种名叫“玛瑙团”的糕点类食品中,核桃成为主要的原料:“沙糖三斤半,白面二斤,胡桃肉十两。先用糖一斤半,水半盏,和面,炒熟。次用糖二斤,水一盏溶开,入前面在内再炒。候糖与面做得丸子,拌胡桃肉,搜匀作剂,切片。”

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记载的一种“核桃缠”制作中,核桃亦是主料:其法是用核桃肉一斤,煮熟后,再裹上用薄荷霜二两、白糖二两调制好的“外衣”,再烘焙而成。同书还说,时人制作一种“复炉烧饼”烧饼时,也将核桃作为主要食材:“核桃肉退去皮者一斤,剁碎,入蜜一斤。以炉烧酥油饼一斤为末,拌匀,捏作小团。仍用酥油饼剂包之,作饼,入炉内烧熟。”

当时,京师人也喜欢食用以核桃为馅的酥饼和馅饼。明谢肇淛《五杂俎》就说:“今京师有酥饼、馅饼二种,皆称珍品,而内用者加以玫瑰、胡桃诸品,尤胜民间所市。”

核桃:延年益寿的“万岁子”

清代,人们用核桃制作的点心和菜肴已很有特色,一些烹饪经验对今人仍有借鉴作用。

清袁枚《随园食单》就介绍了当时人们制作烧饼、汤圆、粉糕和月饼时,用核桃作馅或以其作调味品的方法:

烧饼:用松子、胡桃仁敲碎,加糖屑、脂油,和面炙之,以两面熯黄为度,而加芝麻。扣儿会做,面罗至四五次,则白如雪矣。须用两面锅,上下放火,得奶酥更佳。

水粉汤圆:用水粉和作汤圆,滑腻异常,中用松仁、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作馅亦可。

百果糕:杭州北关外卖者最佳。以粉糯,多松仁、胡桃,而不放橙丁者为妙。其甜处非蜜非糖,可暂可久。家中不能得其法。

刘方伯月饼: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同书中还记述了一种以核桃、杏仁和榛子烹制的小菜“酱炒三果”:“核桃、杏仁去皮,榛子不必去皮。先用油炮脆,再下酱,不可太焦。酱之多少,亦须相物而行。”

清童岳荐《调鼎集》则记述了胡桃汤、腌菜核桃、盐水胡桃仁、煨鲜胡桃、酱胡桃、酱炸胡桃仁、油炸胡桃仁、胡桃糕、炸胡桃饼、糖胡桃饼、桃仁酥、炒胡桃仁、酱炒三仁等的制法,其中,“油炸胡桃仁”就是不可多得的妙馔:“每胡桃仁四斤,同红糖斤半、甜酱二斤、菜油三斤。先将胡桃仁焯去苦水,晾干,入菜油炸,再拌红糖、甜酱,芝麻。”

清钱泳《履园丛话》“治庖”条则透露,时人习以果子为菜,如“酱炒核桃”就是此种“果菜”的代表品种。

核桃:延年益寿的“万岁子”

清顾仲《养小录》中还记述了“核桃饼”的制作方法:“胡桃肉去皮,和白糖捣如泥,模印,稀不能持。蒸江米饭,摊冷,加纸一层,置饼于上,一宿饼实,而江米反稀。”同书中所记的一种名叫“素蟹”的小吃,亦以核桃为主料:“核桃击碎,勿令散,菜油炒,入厚酱、白糖、砂仁、茴香、酒少许烧之。食者勿以壳轻弃,大有滋味在内,愈餂愈佳。”

清末沈太侔所撰《东华琐录》中提到的一种奶卷,亦常以核桃为原料:“炙奶令热,熟卷为片,有酥皮、火皮之目,实以山楂、核桃(仁),杂以诸果,双卷两端,切为寸断。”

据《清稗类钞》记述,一种用羊腰或猪腰同核桃同烹的“胡桃肉炙腰”也是一味人们喜爱的佳馔:“用羊腰或猪腰数枚,入锅,加水煮熟,取出,去其外包之膜,切薄片,另以胡桃肉数枚,入石臼打烂,与腰片拌匀,入锅炒炙,俟胡桃油渗透腰片,再加盐、酱油、绍兴酒、香料,烹至熟透,味极佳。”

不过,吃核桃时,最麻烦的就是破壳取仁。但如果掌握了要领,也并非难事。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开核桃的钳子,横竖各夹一下,即可顺利取出果仁。如需大批取仁,则应将核桃上蒸笼,用大火蒸几分钟取出,然后立即倒入冷水中冷却并浸泡3分钟左右,经此处理,核桃壳表面会出现一条条裂纹,只要沿着这些裂纹把壳掰开,就能取出完整的核桃仁。

核桃无论是生吃、水煮,或作糖蘸均可,也可作药膳粥,或煎汤等。以其烧菜,亦味美可口,除常见的核桃腰花、核桃肉丁、核桃鸡丁等菜肴外,还可制作出韭菜炒核桃、核桃豆腐丸等美馔。

 参考文献(略)

《咱们祖先的瓜果园》(连载)

版权作品:鄂作登字-2017-A-000168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