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外籍華人上清華免試,上北大狂減270分!

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外籍華人上清華免試,上北大狂減270分!

清華、北大是中國兩所最好的高校,是無數孩子努力的目標。

然而世界有時候就是不公平的。有人每天學習12小時,高考成績660也會和清華失之交臂!

人大附中是北京市一等一也是中國一等一的名校。人大附中有個國際部,招收的都是外籍學生。可打開名單一看,除了兩個名字帶點日本風味,一個名字有點韓國style,其他都是清一色的中國孩子

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成為“外籍學生”。更好玩的是這些外籍學生可以在人大附中選擇就讀“中國課程”或者“國際課程”。更好玩的是這些外籍學生貌似都選擇了“中國課程”。

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外籍華人上清華免試,上北大狂減270分!

因為畢業的時候36名學生裡,16名考上北大,16名考上清華,3名考上人大。比中國籍考生的北大清華錄取率高出無數百分點。

這!是出口轉內銷嗎?

一樣的孩子,一樣的家長、一樣的學校、一樣的課程、一樣的志願。什麼都沒變,只是在考試前換了一本護照,從中國娃變身外國娃,北大清華就唾手可得,然後再以高級人才引進回國,拿一張外國人永居中國的小卡片。

假設移民成本是100萬人民幣,那麼一箇中國國籍的娃花費100萬人民幣用於補課、求人、甚至是搞不正當權錢交易,他有多大機會成為北大清華的一份子呢?

清華北大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多種幾顆外國蘿蔔就要拔掉幾顆中國蘿蔔,我們不知掉哪些中國蘿蔔不知不覺的失去了坑,但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哪些中國蘿蔔暗渡成倉,換了一本護照就霸佔了一個坑。

俗話說,孩子是無辜的,但總有什麼是不無辜的把。

沒想到多年後,高考移民也與時俱進開始了國際化,出口轉內銷的手段也用上了,也許我們能靠這個辦法對美國取得教育產業的順差。

美國人?華裔美國人?在中國土生土長每年去美國玩幾天的華裔美國人?

先看北大外籍學生想進北大讀本科,只需要通過筆試和麵試兩部分。而筆試只有語文、數學和英語3個科目,連漢語等級測試都不用考!

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外籍華人上清華免試,上北大狂減270分!

再看清華,已經取消了對國際生的筆試,改成了審核制。外籍學生只需要提交申請以及所需的證明文件(比如學歷證書、考試成績單、獲獎證書等等),這些材料審核通過之後,直接進行面試!對於一些特別優秀的學生,面試都免了,直接錄取!

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外籍華人上清華免試,上北大狂減270分!

除了清華之外,像是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多所高校在招收國際生時,也啟用了“審核制”,不用考試,只需要通過面試就可以。

從招生簡章上看申請條件很簡單:高中畢業、提供成績單。漢語水平HSK五級即可,最低四級。國際學生只要達到國家語委的HSK漢語水平測試五級就可以申請就讀清華大學。HSK五級是什麼水平呢?只需要認識1800個詞彙;HSK四級是什麼水平呢?只認識1200個詞彙即可。

而且如果母語是漢語的,可以不用提供HSK成績。對於外籍換人學生來說,可以說佔盡了優勢。母語是漢語,只要提交高中成績單即可申請。

就算很小的時候出國,漢語不流暢,只要掌握1200個常用詞就能通過HSK四級開始申請。

原來是中國公民、後來加入外國國籍也可以申請,滿足一個條件即可:加入外國國籍4年以上,在海外居住超過2年。

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外籍華人上清華免試,上北大狂減270分!

2018年清華國際生的申請有三批,最近的批次1月3日結束,結果將於3月底公佈。

清華大學本科生學制為4年(建築學專業5年)大部分是用中文授課。除中文授課的課程外,目前有近200門課程為英文或雙語授課。

完成規定的教學計劃,考核合格並通過畢業論文答辯,就能獲得清華大學頒發的本科畢業證和學士學位。

就算沒能通過清華的面試,還有多所國內著名高校供他們選擇。

一年一度的華僑學生聯考將於2018年3月1日舉行。只需要高中學歷就可以參加考試,不限制年齡。

華僑學生聯考難度相當於中國孩子的中考,而且只要400分就能上國內一流高校(包括北大、清華)。

華僑生聯考

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外籍華人上清華免試,上北大狂減270分!

嬸er說:國內高考中,差1分就可能比別人低很多名次,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華僑聯考的考生,只需要一張外國國籍證明,就可以低分甚至免試上北大清華。

有時候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麼大。移民國外,又多了一條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