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子李承乾被廢,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教育觀

走進飯店吃飯,飯店的電視正在播放電視劇《貞觀長歌》太子李承乾被廢掉那段,頗有所思。

太子李承乾的根基是其他的皇子所不能相比的。他的舅舅是文臣之首長孫無忌,他的岳父是武將之首侯君集(李靖半退隱),他還或明或暗地得到了另一位大將徐懋功的支持。可以說,除了個別陰謀分子,太子得到了滿朝文臣和武將的支持和擁戴。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也對太子給予了厚望。李世民從太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聘請了名師,甚至在後來太子的一番作為惹得下面的陰謀分子蠢蠢欲動的時候,李世民還派魏徵出任太子的老師以絕眾望。甚至最後,太子謀反按律當誅的時候,唐太宗還做出很大努力保他一條小命。

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是八年前了。以前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就一直有個問題在心中縈繞不去,那就是,以太子的雄厚根基,為什麼最終會落到被廢掉的下場?這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教育觀念和方式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從太子李承乾被廢,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教育觀

作為一個教育從業者,一直很重視教育觀念和方式的問題。這麼多年,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的終極而又全面的答案。隨著教學實踐的深入,這個問題思考的也越深刻。

一個人一生的發展,良好的條件固然是有利於發展的,但發展的質量最終還取決於自身的根骨。太子年少聰敏,很懂得照顧兄弟姐妹,也很懂得團結老臣,體現出了一個皇家子弟很好的教養;甚至在安康公主被突厥人綁架的時候,拼著太子不做,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試圖營救自己的妹妹,體現出大義的擔當。

但是,後來事情的發展,讓下面蠢蠢欲動的皇子們看到了唐太宗易儲的可能,開始了儲位之爭。太子心灰意冷之下,走向了自暴自棄...

歸根到底,太子缺乏一個帝王的根骨。

順境的時候,他有很好的教養和大義;在挫折來臨的時候,充分暴露了太子的弱點,他心理素質還是太過脆弱,對人性的陰暗面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李世民給了兒子最好的文治教育,卻沒給兒子他最擅長的武略錘鍊。李世民犯了天下很多父親都會犯的一個無意中的錯誤,對兒子過分的厚愛,終究讓太子成了溫室的花朵。好看,但經不起風霜...

從太子李承乾被廢,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教育觀

上次寫了一篇文章,號召家長們不要給孩子逆天改命的壓力,很多家長給我發來私信探討這個問題,有的言辭還很激烈。李承乾被廢這個事情,也能很好的說明這個問題。教育,還是得順應人的天性的發展,對子女的過分期待會給子女帶來不可承受的重量。

唐太宗也犯了這個錯誤。與過分的厚愛相伴隨的,還有過分的期待,與過分的期待相伴隨的,是過分的壓力:李世民以自己為參照,要求太子。

太子謀反失敗後,爺倆有過一番對話。在這番交談中,李承乾訴說了心中的委屈,大意是:父皇您文韜武略,以一柄長槊縱橫天下,而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從太子李承乾被廢,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教育觀

太子李承乾的演員曾經這樣形容太子的處境:狼群中的一隻羊。

平心而論,太子宅心仁厚,並無害人之心。可這並沒有阻礙他的兄弟們爭奪太子之位的渴望。這點,李世民本人責無旁貸。玄武門之變的血腥上位,給他的兒子們樹立了一個上位的榜樣。前後對比看待那段歷史,終歸是因果循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

本文只是針對電視劇,對李世民的教育觀有所思所想,和真實的歷史有所出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